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山海情》第七集村里庄稼缺水、村民求水的这段戏,舒心酱反复倒回去看了好几次。

特别好,每一次都很被打动。

剧作是否吸引人,表层手法在于会不会讲故事、里层内核在于是否有真挚的情感落点。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山海情》里这一段,主要内容是“移民村子新建、基础设施跟不上,庄稼缺水、村民企图从隔壁辖区要水,发生争执最终成功解决问题”。

如果按照我这段概括来讲故事,一点都不吸引人

剧作中真正的打开方式是什么样的?

沉浸进角色的喜怒哀乐中。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大有叔愁眉苦脸在地里,看着快要干死的庄稼。

村民急急忙忙跑来报信,对得福说的每一句都很能带动观众情绪:说好了放水又不放,我们的人去说理还被打咧!被抓起来了太欺负人咧!

差异在哪里?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一,纯熟的故事叙述法。

1. 叙述视角。

故事不是从上帝全知视角切入的,而更接近站在村民视角(得福视角),从他接收的信息开始回溯前因后果。

开头我概括的那一段话为什么不吸引人?

那是梗概,是设定,是说明书。

说明书怎么能打动人?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站在得福的视角上,真真切切拍出父老乡亲们对水的渴望、对庄稼快要旱死了的焦急,才会让人有代入感。

马得福太难了,好不容易弄清楚了原因:行政规划变了,村子如今不归青铜峡水站管了、额外供水要交钱;去年人家给供了水,但收钱碰了钉子,所以今年干脆不供水了。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得福好不容易求来了赊账(欠下去年的钱只交今年的),回村做动员工作还要面对全村人对“两万八”这笔巨款的怨声载道:去年就欠了,今年为什么不能欠?

好不容易凑齐了钱,等来的水却只是装样子、被面子工程分流分走。

他要和水站交涉、要和领导求解决方案,还要安抚愤怒焦虑暴走的父老乡亲们。

实在太难了。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你看,这一段看似是第三方视角(毕竟没用第一人称独白之类),其实落点在马得福和乡亲们,从他们眼前干旱缺水即将没饭吃的细节出发,让人一次一次感受到没庄稼没饭吃的具体的难处。

并不是说上帝全知视角就不动人,而是太多不会讲故事的剧作干巴巴铺概念、朗读设定,让人很难看下去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2. 切入节点。

这一段剧作的起点,并不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而是从矛盾激化的一方展开。

多次转折、节奏很抓人。

故事里很重要的两点,一是水来之后的欢欣喜悦,二是村民们苦苦劳作、辛勤开荒的艰难。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水来了那一段,涓涓细流缓缓浸入渠道,背景音乐的丝竹声响起,从声音到画面到表情、都是小心翼翼的期盼。

观众心情也跟着这水流一点点明媚起来,谁知道水越流越小、居然停了!

弹幕一片真让人生气啊怎么又没水咧!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从喜到急到怒,到苦,节奏转折一气呵成。

至于村民们开荒戈壁的辛苦,剧作将画面放在马得福向书记的讲述里,“土地都是我们一寸一寸筛出来的,还有人走十几里路买土回来”。

画面里风沙漫漫、尘烟滚滚,父老乡亲们勤勤恳恳劳作,捧起一把土,满满都是故事,让人唏嘘。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3. 共情落点。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这段故事能让人共情。

杨三无奈:地里刨食吃的人,种不了粮食就要饿肚子。

连饭都吃不上了,谁还怕犯法。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大有叔暴走:什么事大什么事小?

书记掷地有声斥责站长:给庄稼供水、就是水站最大的事。收不上庄稼,这责任你付得起吗?

这是非常朴素的道理,非常直接的困境:庄稼要旱死了,没饭吃。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这一代在大城市里996的年轻人,大多没种过田、没有直接体验

但这和看见公寓暴雷、凛冬寒风中无家可归的年轻人一样,和看见被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小哥一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在这样的不幸和困境面前,朴素的情感是相通的。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二,整体和细节混融一体。

《山海情》缺水、求水、闹水、得水这一段故事,技法上炉火纯青、好得不露痕迹;情感上真挚朴素,让人动容、共情。

群像描摹生动,前因后果环环相扣。

黄轩演得真好,我根本不记得他是黄轩,他就是马得福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尤勇智老师饰演的大有叔,发型很耀眼的杨三,每一位都好。

服化道细节、画面镜头背景音乐,所有环节全部在线。

打架人掉到水里,几位参与者衣服上半干的痕迹、脸上的泥渍,细节都值得好评。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愤怒、紧张、好笑、委屈,种种情绪都很到位。

1. 节奏的微妙转换。

村民们情绪爆炸,杨三高喊要砸了闸门,说“饭都没得吃了,还怕什么”,愤怒的众人一拥而上、群情汹涌。

马得福一个箭步窜上一旁的堤坝,疯跑过去。

很短的几秒,完全调动起了我的紧张感。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集体情绪到了要宣泄的顶点,真心害怕他们出事。

明明其情可悯,可法理面前闹事终究理亏

马得福急到爆发“要砸先砸我”。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一番剖白,“我是涌泉村走出来的马得福”,啊我都被说感动了,结果大友叔气急败坏“叔没空听你这苦情戏”、你快说怎么解决问题。

摘草帽拆台的动作、一秒让人从感动的情绪节奏里走入焦急的矛盾中。

松紧有度、起伏有度、节奏很抓人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2. 细腻的“土”式基色。

说回马得福这句“要砸先砸我”,这句台词,无数影视剧里都有。

动辄有人放话“要杀先杀我”“想要xxx,先过我这一关”。

为什么有时候就是干瘪的装X、徒劳的姿态,而此处有真实的情绪感染力?

剧作拍出了土地的质感,拍出了“父老乡亲”几个字的重量。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群像角色特别鲜明,扎实到位。

大有叔说晚上尿尿都舍不得、憋着要去地里浇庄稼。

看见书记他问的话是“你是吃粮食的吗”,“你看看这麦苗干成这样还能长吗”,将麦苗塞进嘴里咬了咬。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细节设定、台词、表演都太好了。

让人觉得那就是真实发生在眼前的故事。

大有叔那样穷、那样不舍得交钱,其实道理也都明白;出去闹事的时候非常关心得福,问“要叔跟着你吗”,长辈的牵挂很细腻。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村里开会的时候、这一群人互相吵来吵去,真出去了那全是自己人,你的六亩地我的六亩地是连在一起的,同气连枝、生死与共,有黏稠的情感、更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在这样叫人唏嘘感动的故事里,居然还有笑点,杨三和水站员工吵架嘴皮子过于利落,大有叔“一会儿der一会儿der”的发音真是让人眼泪没干又被逗笑。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剧作中上梁放鞭炮的那段,喜悦感那样动人。

看着他们迁徙而来,看着他们落地生根,开荒土地、盖起房子、努力经营着平凡幸福的人生。

都说我们是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开荒戈壁移民可想而知有多困难;越是困难,这曲折的故事越有嚼头。


教科书级别!《山海情》这半小时戏份,可以封神了


舒心结语

人文作品中很重要的质感是悲悯

有了这份质感,就不仅仅是茶余饭后打发时间的娱乐作品,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人文关怀

当然悲悯不等同于悲剧,《山海情》是正剧不是悲剧,这其中最大的差异,或许就在于那份有韧性的,打不死、锤不扁、掐不灭的奋斗的精气神。

从闯关东到大江大河里的宋家姐弟,再到如今涌泉村搬来戈壁滩上开荒的移民,这股劲儿一以贯之,顽强、朴素、动人。

这一段戏很好看、起落转折很抓人;比“好看”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作品很有力量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听起来都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但乡土中国故事里有一根不会断的骨头,有一口吹不灭的气,告诉你山亦可平、海亦可渡,山海有情、人间有梦。

他们说的“未来一定会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舒心   剧作   落点   父老乡亲   戏份   庄稼   教科书   质感   朴素   视角   村民   动人   节奏   画面   情绪   细节   级别   小时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