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来分析《嗝嗝老师》为何可以直戳人心

普通的教师,只会教书。优秀的老师,教你做人。而伟大的老师,会让你知道教师的真谛。但是,还有一些老师,会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开创我们的人生。--《嗝嗝老师》

《嗝嗝老师》讲述了一位天生患有图雷特综合征的女孩奈娜,她一直渴望可以成为一名老师,但是因为这个病屡次碰壁,最后她终于获得了邀约,成为了一名老师。但是摆在她面前的却是一群闹腾的9F班,中间她经历了失败、失落和迷惘,终于让9F班的成绩达到优秀,成为了模范生,而她后来也成为了校长的故事。

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来分析《嗝嗝老师》为何可以直戳人心

这部影片改编自布拉德·科恩的传记小说《叫我第一名》,因为它真实的反应了印度学校教育的现状,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深受大家的好评。因此这部影片的女主拉妮·玛克赫吉获得了2018年印度墨尔本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同时这部影片还是在豆瓣2018年评分最高的电影。

《嗝嗝老师》是一部典型的印度电影,它很贴近现实,但是又能在现实的基础上实现很好的观赏性平衡。电影里面的嗝嗝老师奈娜天生就患有图雷特综合征,往往不自觉的会抽搐,而这一种设定也为影片注入了一种人文关怀,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在接下来的故事里面更加的丰满和励志。

以奈娜老师的角度来说,它需要解决的有两道难关。首先是自己这一关,因为她天生患有图雷特综合征,而一名教师显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这也注定了她选择当教师的这条道路上充满荆棘。但是她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乐观的心态成功的克服了自己这一关。

其次是如何和学生们相处这一关,她所教的班级被称为9F班学生,他们调皮捣蛋,给奈娜老师带来很多的麻烦,但是她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这帮学生,让这帮孩子最后和奈娜老师成为了好朋友。

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来分析《嗝嗝老师》为何可以直戳人心

整部电影除了讲述奈娜老师励志的逆袭之路之外,还深刻揭露了印度社会等级分化严重的矛盾,对于印度现行的教育体制的批判。可以说这一部影片里面传达了多种意义,让观众受到了冲击,引起了大家的反思。接下来,我将会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来谈谈这部电影给到我们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个人角度:即使身处弱势也要付出努力,以免不让自己坠入深渊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奈娜老师和9F班的学生都是属于弱势群体,他(她)们在生活里面都遭受着各种不公平的待遇,比起简单的师生关系,他们更像是相互扶持和依靠,照亮彼此前进方向的路灯。

本片的女主人公奈娜其实特别的可怜,因为小时候就患有这一种疾病,往往会不自觉的发出像狗一样的叫声。而且当她的情绪越激动,就越发的不可控制,也就是生理里面所说的应激反应。

奈娜童年十分的不幸,因为这一种疾病导致经常被父亲给歧视,出去吃饭、上学都会遭到大家异样的目光,她也十分的痛恨自己患有这样的疾病的,但是坚强的她并没有被它所打倒,而是坚强的告诉自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来分析《嗝嗝老师》为何可以直戳人心

她在应聘老师的途中一次次碰壁,而她的父亲也劝她放弃这个梦想,还是踏踏实实的找一份正经工作算了。但是奈娜并没有放弃,终于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她当上了老师,但是她面对的确实跟她有着一样处境的9F班学生。她并没有选择放弃退缩,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了孩子们的信心,让他们在学校里面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并且成为了优秀的学生。

这一帮学生们其实一开始并不是顽劣不化的,他们一开始十分的好学但是就因为出身在贫穷的家庭里面,而不受到老师的重视。他们遭受过了太多的歧视和嘲讽,内心敏感的他们备受打击,因此才会做出一件件让人气愤的事情。

这其实在我看来是整个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歧视嘲讽,但是孩子是无辜的,孩子不应该背负着一切伤害和骂名,他们应该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利,而不是被这个社会所唾弃。就像影片里面奈娜所说的一样:“如果你们只顾着自怨自艾,最终的结果只会在泥沼里越陷越深,只有正视自己的恐惧,才能改变现状。”

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来分析《嗝嗝老师》为何可以直戳人心

这一句话深深的戳中了孩子们的内心,于是他们决定发愤图强,既然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无情,不如让自己强大起来,自己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是不会被你所打倒的。在我看来奈娜和学生们是紧密相连的,奈娜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改变命运的同时,还将这种信念传递给了更多跟他有着同样处境的9F班学生们。

家庭角度:家庭应该是孩子的避风港,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怀远胜于一切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整部电影分别讲述了奈娜的家庭和9F班学生们的家庭,来反映出整个印度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嘲笑。

奈娜家庭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但是因为奈娜从小就患有图雷特综合征,而遭到父亲的歧视,这也使得她幼小的心灵遭受创伤。在学校里面经常受到欺负的奈娜原本以为家庭可以给到她安慰,但是父亲却对她采取了这般态度。

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来分析《嗝嗝老师》为何可以直戳人心

这也让奈娜对于她的父亲十分憎恨,以至于长大以后她不愿意和父亲过多的交流沟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而不是漠视。

影片当中奈娜老师开家长会的时候,学生们的家长一个都没有来,于是她决定自己实地家访,在家访的途中,她亲眼见识到了生活在贫民区的人们是多么的不容易,为了打一桶水需要很早在那里排队等着,连家里的温饱都无法确保,哪里有时间去管孩子的学习呢?

他们所成长的环境是不好的,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需要更加的努力,让自己可以在整个社会立足,而不是被这个社会所抛弃。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怀远胜于一切。

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来分析《嗝嗝老师》为何可以直戳人心

学校角度:人人都应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教师应该一视同仁

从学校的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也很好的把师生的关系描述了出来,剧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印度教育体制的弊端。

在电影里面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女主小时候和可汗校长的一段对话,这一段对话看似平淡无奇,却实实在在的直击我的心里。对于这一些天生就有缺陷的小孩,应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

可汗校长把奈娜叫上台去,并没有大声的指责她破坏现场的秩序,而是呼吁大家保护她,并且告诉我们会像其他孩子的一样给予你同样的学习机会,这一段对话也对于奈娜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来分析《嗝嗝老师》为何可以直戳人心

在奈娜老师教学期间,她也和9F班学生一样遭受到了其他老师的嘲笑,认为她不可能带好9F班级,更别提拿到模范生了。其他老师对于9F班的学生们也是一脸的不懈,还多次用言语指责他们,在我看来这就是对于弱势群体的欺负。

然而在印度这个国家,本身经济就不发达,人口基数大,教育设施有很落后,自然贫富差距就更加突显了。本部影片还特意安排了9F班,作为一群来自贫民窟的孩子们独立于这个学校之外,受到的是来自老师和学生的抵制和排斥。这也使得他们的自卑转化为了叛逆,让他们的内心对此充满了厌恶。

其实他们的不自信和自卑是源自于别人的冷嘲热讽,作为学校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照顾和关怀,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教师们应该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所有人都要努力的在行动上给贫困生帮助和关爱。

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来分析《嗝嗝老师》为何可以直戳人心

这部电影看得我很感动,也给我很多启发。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得到不同的启发,这也是一部优秀电影所具备的特点。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父母、老师教育孩子的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大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角度   老师   家庭   学校   人心   印度   综合征   弱势群体   父亲   影片   努力   教师   孩子   社会   学生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