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师范生不当老师,医科毕业做会计,是白眼狼还是实现自我?

这两天,公费师范生不当老师应记入诚信档案的建议,引起了唇枪舌战。

其实在个性和自我被充分宣扬的今天,这个讨论真正反应的是在小我和大我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首先要尊重个人意识,毕竟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小家还是要在前面,无家不成国。

但是在特殊领域或者非常时期,大我必然优于小我。比如国防,医生和教师,就是极其特殊的环境,卫民,医民,育民,哪一个离得开人民。

公费师范生不当老师,医科毕业做会计,是白眼狼还是实现自我?

大山里的乡村教师

国家资源不能随意浪费

在细说我的观点前,先讲一个小故事,我的一个朋友在会计事务所上班,最近新来了一位同事,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朋友很是不解,中国顶级医科学府的毕业生为什么选择财会行业呢,遂发问。

对方答:“当初就是想有个北大文凭,而医学部分数线比较低。”

我就呵呵了,医生不同于其他职业,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是医者的箴言,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行业都有济世的机会啊!

一个医生,且不说是最优秀的,职业生涯将会救治多少人呢。反过来说,有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想进入到北大医学部深造,致力成为一位仁心医者呢?

一个如此草率的决定,浪费的不仅仅是国家资源更是公共资源。

公费师范生不当老师,医科毕业做会计,是白眼狼还是实现自我?

做完手术累倒的医生

2017年《柳叶刀》杂志公布了一项研究,分析了中国2005年至2015年相关的卫生年鉴,发现25-34岁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

而整体的医患比例为1:2000,即2000名患者才能平均到一位医生。

如果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学医,再从事其他行业,这当然无可厚非。如果初心如故事中的人物一般,于公于私都太不负责了。

公费是福利也是“要求”

回到公费师范生的话题上来,大家都集中在这件事是否严重到要记录在诚信档案上。其实如果看到提议者的用意,这个话题就非常简单了。

提议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提到,要提高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育水平。

公费师范生不当老师,医科毕业做会计,是白眼狼还是实现自我?

即将毕业的师范生们

国家培养公费师范生,即是一种对贫困学生的变相福利,也是一种“要求”,因为祖国的建设需要你。

强制的目的并不是绑架,而是为了规范,因为势必会有那么一些习惯了钻空子,占便宜的人。

诚信有价?

还有网友评论说:“有违约金的前提下还有必要记入诚信档案吗?”

公费师范生不当老师,医科毕业做会计,是白眼狼还是实现自我?

网友评论

这明显是当前社会流行的“金本位”思维,它自动认为金钱是人极度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我都拿出“罚款”了,我最看重的东西都给你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这其实间接的表达了当诚信不足时,可以用金钱抵消不良的后果,真正实现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戏谑。这才是时代的悲哀,因为正是我们自己让金钱慢慢成为了万能。

用金钱买来的诚信,还是诚信吗。

大我和小我

人生的理想状态,不外乎满足了小我的同时,也实现了大我的价值,形成合二为一的融合状态,那就完美了,夫复何求。

小我是自我的满足,充实,进而自信于生活和工作,成为自我“命运”的主宰。而大我是对家庭,对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个人的贡献。

但二者往往充满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为了大我牺牲小我,还是为了小我放弃大我,没有完全的对与错。

但是,在民族和国家无上前途面前,有时候投身大我,其实就是成就了小我。

白衣执甲,热血卫国,如此而已。

幸生于强盛之中华,思为国之建设,难道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师范生   公费   医学部   仁心   金本位   医者   小我   大我   医科   中国   不当   金钱   医生   自我   诚信   老师   会计   档案   国家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