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男子呵斥儿童见一次打一次 如此行为好么?

河北男子呵斥儿童见一次打一次 如此行为好么?

石家庄男子呵斥儿童见一次打一次 如此行为是否过激?

儿童溺水事故多发,如何劝阻儿童,如何保障青少年安全,各地都有不少措施。例如开展游泳课教育,例如设置安全围栏、护栏、警示语,例如报纸广播电视宣传等等。

河北男子呵斥儿童见一次打一次 如此行为好么?


在河北石家庄平山县,有一名男子开车路过一个水库,看到有儿童水库边玩耍,呵斥儿童,见你一次打你一次。(据新北方、人民网客户端、极目新闻客户端、光明网10月11日报道)

河北男子呵斥儿童见一次打一次 如此行为好么?


见你一次打一次,打骂能起作用么?打骂是暴力思维,也是威胁恐吓,会给儿童带来心理阴影,此类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应该是说服教育,入心入脑。

儿童喜欢玩水、亲水,尤其是炎热夏季,水边空气清新,还有青草游鱼,和许多中年人喜欢钓鱼一样,喜山乐水本来就是中国文化,更是人类集体无意识,潜意识,渔猎原始社会的记忆。原始社会,能打猎,能捕鱼,更能获得社会地位和异性认知。

所以这是一种本能,对于本能去责罚,去打骂,去恐吓,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是应该诱导、劝说。你见一次打一次,你没看见怎么办呢?水库、湖泊、河流没有盖子,他们想玩水戏耍,还可以去别的地方。

河北男子呵斥儿童见一次打一次 如此行为好么?


何况这些儿童也就是水库边玩耍,并没有下水,未必就危险。洪水猛兽可怕,也不至于谈水色变,到了惊弓之鸟的地步。每年确实有人溺水,让人痛心,该男子是爱心人士,比较古道热肠,为人父母,爱屋及乌,出言训诫,无可厚非。但也可能是和孩子家长有意见,有孩子打骂过自己孩子,借机报复,谁知道呢,社会很复杂,人际关系也很复杂。不能简单只看现象,此地多次发生过溺水事故,堪称百慕大三角,危险红区,所以男子感到紧张,也引发了一些网友点赞。

网友点赞,无非是出于人道主义,关爱生命的角度,但是到底应该怎么根治溺水?有人多年一日蹲守在黄河边,劝阻救治前来戏水的人,也还有义务的救援队等等。当然也有挟持要价的昧着良心发财的黑心人士。社会就是光怪陆离,有光明,也有暗影。

河北男子呵斥儿童见一次打一次 如此行为好么?


解决溺水问题,还是应该普及中小学游泳课,让孩子学会游泳,以及一些溺水自救常识。也需要技防和硬件,在一些事故多发地带,设置警示牌,警示标语,例如自然河道危险,水情复杂,禁止游泳等等。还可以设置有线广播,昼夜播放宣传。更关键是划定安全区域,建设游泳场馆,乡村可能条件有限,但是可以用渔网、竹竿简易设置,搞几条渔船,弄一些水性好的当救生员,让孩子们在有人看护的地方游泳、玩耍,也可以收费管理。

亲水本是乐趣,不能一味扼杀孩子天性,而是要带他们去熟悉水,认识水,征服水,他们会水,会有游泳,掌握救生、自救常识,也就不会溺水,还能救助他人。北方少水,旱鸭子多,但是游泳也不是什么高难度技术,要想游泳,必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老是不让孩子下水,他永远也学不会游泳,望水兴叹。更不能总是一味恐吓,见一次打一次,现在北方有些地方洪水、暴雨,要是孩子们在家里,在村庄、学校遇到洪水怎么办,你也见一次打一次?还是培养他们,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比较好。

河北男子呵斥儿童见一次打一次 如此行为好么?


授人以渔,因势利导,好过见一次打一次的暴力惩戒,教会他们真实本领,对于水可以战而胜之,胜过不许、不要、不能,甚至违者必究,触犯必严厉顶格上限制裁。

见一次打一次,此等行为是否过激,是否有暴力倾向,真的就那么好么?打着一切为了孩子名义,果真就是为了孩子,至少真下手,皮肉之苦,那是彻骨痛心。责罚、打骂儿童,也是违法违规行为,不值得称道。

河北男子呵斥儿童见一次打一次 如此行为好么?


文|苏白传媒 老刀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河北男子呵斥儿童见一次打一次 如此行为好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平山县   河北   百慕大   男子   儿童   原始社会   其乐无穷   石家庄   水库   暴力   游泳   事故   危险   孩子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