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墨娱系【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看娱乐热点深度解读,认准理娱君!


我其实挺想说“被语文课本支配的怨念又回来了”……

最近正常速度追看《清平乐》,一天两集,一集时长将近一个小时,已经足够慢慢消化,丝毫不敢快进。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原因无他,这剧的台词实在是太讲究了,漏看一句可能就错过了关键点。

屏幕上偶尔出现的名词解释小贴士则像害羞的小媳妇一样,一闪而过。

被“背诵天团”支配的童年

宋代背景的《清平乐》,服饰、人文均以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历史,那些我们熟悉的宋代名家,一个个跃然屏幕。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若不是专门学历史专业,我们对这些名家的认识可能仅限于那些诗词歌赋上,最多也就是根据这些诗词来延伸了解到历史人物的些许事迹。

对于学惯了白话文的小学生们来说,当时老师要求背诵整篇文言文——这也足够让人头疼了。

剧中出现的范仲淹、欧阳修、晏殊、司马光等等,都是宋代名家,也是课本里经常出现的名人。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小时候墨君的记忆力不太好,每次背诵课文都会被老师留堂,饿得饥肠辘辘也不准回家,正巧老师们都住在校园里的宿舍,背好了,就去宿舍找老师,几个学生站在厨房看着老师炒菜,忍着口水全文不停顿背完,才可回去。

若是实在太晚,老师还会邀请我吃她亲手做的手艺很差但我觉得相当好吃的家常菜。

那段苦不堪言的日子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岳阳楼记》。为了背完这篇,我当时饿得都流眼泪了。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据说为了加强祖国小花朵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小学语文教材将增加80%的古诗文,真为现在的孩子们表示——开心。

其实说归说,墨君还是感谢老师的,若不是那一个字一个词的拆解分析和背诵,我们如何了解中国古文化的魅力。简单几个字,就可拆解出来一大段白话,古文才是真正的言简意赅。

《清平乐》的名家故事

几度被贬的晏殊,由喻恩泰扮演,在历史中晏殊是一位被广泛称颂的贤臣名相,也是一位“婉约派”词人,词风富贵典雅,其第七子晏几道亦才华匪浅,词风清丽,与父亲并称为“二晏”。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晏殊的词有一种惆怅含蓄之美,你一定熟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读来瞬间愁绪满怀。

说起晏殊踌躇满志的胸怀,能不忧愁吗?忧的是家国天下啊。

正因为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晏殊平生所创下的伟绩数不胜数,《清平乐》自当会有人物的生平写照,这比咱们从词里面找作者的情怀就直白得多了。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都出自晏殊这首词,李清照也私下称晏殊是自己的祖师爷。所以说他的影响力是相当深远并深入民心的。

可惜小儿子这一代家道中落,晏几道的词开始风花雪月、徜徉花丛,此为后话。

剧中的范仲淹是刘钧所扮演,也就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紘郎。刚出场时包裹得严严实实,差点没认出来。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他一出场,弹幕上不止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怨念”,看来天底下的语文老师都是一样的“狠心”啊。

来了来了,范仲淹带着他的《岳阳楼记》来了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司马光本是北宋文学大家、政治学家、史学家,却因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变成了人们口中的一个梗。

大概是因为我们总是说成“司马缸砸光”闹出笑话。

司马光由初俊辰扮演,目前出场不多。这位能人曾编撰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历仕四朝。光辉灿烂的履历令世人瞩目。

好在司马光的作品《训俭示康》是被收入的高中语文课本,没有对童年造成“摧残”。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一代文豪欧阳修(张本煜 饰)就比较惨了,才华横溢对状元之位志在必得,却因为用词大胆被太后抓住了小辫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欧阳修错失三甲,竟落到14名。

根据历史记载,欧阳修确实是因为锋芒过露,众考官有意挫其锐气,才将之落榜,促进他的成才。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道理我都懂,但这事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恐怕很难淡然处之。

但欧阳修并未因此而沉沦,不仅娶了胥偃的女儿,还在仕途之余钻研文学创作且改变了文坛风气,被后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领军人物。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只是欧阳修性格刚正,因此在仕途上颇多挫折,三次被贬。

《醉翁亭记》就是受范仲淹连累一同被贬之后所作。这篇古文比《岳阳楼记》还要难背啊!

宋朝对文人颇多扶持,文人地位卓然,女性也不受过多束缚,可谓是非常清朗开放的一个朝代,正是这种风气,才诞生出了多位文学大家和忧国忧民的贤臣良相。

《清平乐》:被语文课本支配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只是电视剧题材上对这个朝代描述甚少,反而清朝戏泛滥成灾,《清平乐》以精良的制作弥补了历史正剧的一个缺口,加之选角契合人物特点,台词严谨,实为不可多得的精品剧。

在当下看电视剧恨不得2倍速观看的浮躁时代,它的步伐缓慢而沉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值得细细品味,亦是重温童年“幸福感”的绝佳途径。#头条影视档案馆# #头条追剧指南#

本文是作者作为“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而写,来今日头条,看更多娱乐深度好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课本   贤臣   忧国忧民   仕途   古文   朝代   宋代   条理   似曾相识   风气   名家   幸福感   语文   童年   老师   作者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