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01


前天是七夕。


有人在民政局门口排队十小时,就为了在“中国情人节”的这一天,拿到结婚证。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有对象的人在使劲撒狗粮,单身狗在拼命秀孤寡。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商家们恨不得给消费者按头安利属于情人节的礼物。


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网上关于“七夕是不是传统情人节”的争议,也不少。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我们把七夕当成情人节,是从小时候听过的牛郎织女故事开始的。


小时候也学了不少与七夕有关的诗词,比如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然而,我国的传统情人节并不是七夕。


真正的七夕,本质是乞巧,说白了就是女子秀针线活的节日。


至于历史上我国传统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传统情人节是元宵节。


有人认为根本就没有传统情人节这一说。


其实这也不是网友第一次对如今流行形式中的传统提出质疑了。


事实上,每当有大热的历史相关影视剧播出,都伴随着不少争议。


不止是话题度很高的“流量剧”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哪怕是备受好评在豆瓣上有9.1分高分的《国家宝藏》,也会存在这样的质疑。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作为历史的后继人,我们究竟该不该用娱乐的方式,去认识我们的过去,去了解自己的文明?


要我说,其实没什么不好。


用娱乐的方式去认识历史,首先打开了我们求知欲的窗口。


就拿“七夕是传统情人节”来说,争议至少让关注这个话题的人,对七夕有了“情人节”之外的了解。


七夕究竟是什么时候作为传统节日流传下来的,并没有定论。


但可以确定的是西汉初期的时候是没有七夕节的,因为那时候人们记录时间,用的并不是“一二三四”而是“天干地支”,“七月七”在西汉初期根本不可能出现。


不止热门话题能让我们对传统节日背后的历史知识有了解,影视剧虽然不能做到完全还原历史,但能够用清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历史观。


比如我们常听“宫斗”,但现代人的视角下,对于宫斗的理解其实是有限的。


而《甄嬛传》《金枝欲孽》这种电视剧,虽然违背史实的部分不少,却很直观地让我们了解到封建历史背景下,宫斗其实是双输的人生悲歌。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贞观长歌》《雍正王朝》等历史正剧,虽然也有违背史实的部分,但却用相对公正的视角,把盛世明君具体的呈现给观众。


这不仅拉低了普通人了解历史的门槛,相比文字性的空话套话,有故事情节的历史事件,也更深入人心,能增加我们对一些人生感情的理解。


再说《国家宝藏》。


以往我们去博物馆,如果不跟导游,对历史也不是很了解,那基本就等于走马观花。毕竟各个朝代出土的历史文物背后,都承载着那个年代的故事和审美,小小的展品背后,反映的是当时的技术水平。


要看懂它们,就得做相关功课。


跟着《国家宝藏》看文物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它把严肃的文物放置在综艺中,吸引年轻人的同时,对历史做了生动科普。


这是博物馆文物的一次破圈。


也是轻松了解历史的一个新的窗口。


其实这种对历史的再次演绎,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屡见不鲜。


我国最广为人知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日本最典型的,有文学巨著《源氏物语》。它的故事背景就是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紫式部一口气写了四代天皇执政的70年间,各个阶层的在历史演变中的爱恨情仇。


小说总有作者“演义”的内容,但它承载的文明和精神,却是恒久不变的。


因此文学大师川端康成说,《源氏物语》是日本最伟大的小说。


在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孕育出的文学巨著就更多了。


他们有些是根据史实写成的历史诗,比如《荷马史诗》,还有很多是历史基础上的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不一定谨遵史实,但确实对世界文明传承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能够传承历史文明,弘扬历史文明的形式也在拓宽。


从前文字是文明传承的工具,后来有了影像,有了游戏。


《FGO》就是用游戏带出历史的好例子,它以各国历史人物为原型,在游戏里,创造了宏大辽阔的幻想世界观。


这些对历史的演绎,的确有不那么符合史实之处。


但游戏可以用比史书轻松的方式,拉近历史文明和现代观众的距离。


给普罗大众传递直观又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


02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从小在接受的填鸭式教育中,秦始皇是个复杂的人物。


一方面,秦始皇是明君。


他统一六国,废除分封制,巩固中央集权,同时开创性的让全国各地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是中华文明的千古一帝。


另一方面,秦始皇又是暴君。


他野心不足,统一六国后百姓并没能够安居乐业,他滥用民力讨伐匈奴,让百姓饱受战争之苦,还下令修长城劳民伤财。


但他为什么这么做?


秦始皇本人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


普罗大众从浅显的历史课本中当然无从得知。


而《国家宝藏》助演天团的原班人马,就用《阳陵虎符》的故事,给秦始皇正名了。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公元前215年,也就是秦始皇32年。


野心膨胀的秦始皇,把目光放在了占据黄河上游的匈奴身上。


他想要一举收复河套地区的匈奴,摆脱外敌随时可以顺流而下的威胁。


可是匈奴对大秦有多大的威胁呢?国内百姓刚刚安居乐业,将士们也不想再次陷入烽火战争中。


那时距离统一六国的战争已经过去了六年,不论是将士还是百姓,都需要从之前连年的战争中歇口气,恢复作业,在太平年间好好休整。


所有人都觉得,国家折腾不动了,军队折腾不动了,人民也承受不起折腾了。


始皇帝一意孤行,于是,有人想要“为民除害”,刺杀皇上。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他是个赵人刺客。


按计划行刺时,却被一名老兵拦下。


老兵质问刺客为何行刺,刺客表示秦王派发劳役不断,滥用民力,百姓苦秦久矣!现如今又要攻打匈奴,民众更加无以为生。


老兵怒斥他,匈奴曾经凌虐赵、秦、燕,现如今讨伐匈奴乃是收复失地,并无过错。


原来这个老兵正是秦始皇,他从怀中掏出虎符,并令到:阳陵丞听令!虎符在此,听朕诏令。


把这个空有热血的无知狂徒带去军营,大军出发之日,让他随军运粮。亲眼看着朕平灭匈奴,收复河套!


最后秦始皇力排众议,再起大军三十万,由蒙恬统率,北伐匈奴。连战皆捷,终于全据黄河,并开启了沿黄河修建的万里长城工程。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说到修长城,又有很多人说秦始皇劳民伤财了。


但其实,修长城是绝对有必要的。


它不仅是军事防御工具,还是经济封锁工具。


因为长城修筑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而游牧民族必须依靠马匹奔袭才能达到速战速决的效果。


所以长城就采用了这种低矮但连贯的建筑方式,有效阻隔了大小规模的奔袭,这是军事防御功能。


而经济封锁功能,则主要是针对的是中原内的大小商人,限制中原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往来。


商人不是刀尖上舔血的军人,没有必要为了赚钱而搭上性命,自然不会冒险与边夷地区做生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经济打击。


事实证明,后世的皇帝们,也认可秦始皇修长城的举动。


不然秦朝之后,长城在历朝历代手中,也不可能被反复修建了近2000年,一直修建到明朝。


所以,秦始皇并不仅仅是野心家。


只是站的位置不同,想的事情不同,痛点也不同。


他是个复杂的人,乍看是反派,其实算明君。


03


这个故事是我在FGO四周年庆上看到的,演出方《国家宝藏》助演天团用一出短剧讲述了秦始皇,以及两个围绕“兰陵王面具”和“秦玉良盔甲”展开的短剧。


此外,庆典还邀请了国乐大师方锦龙先生。作为“国乐四大天王”之一,方锦龙先生会弹奏近百种乐器。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当晚在直播中,他用来自四个人类文明的乐器,演绎了《FGO》第二部「异闻带宇宙」经典曲目:


用源自俄罗斯的三角琴演奏的《永久冻土帝国:阿纳斯塔西娅》,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用北欧风格的树皮笛演奏了《无间冰焰世纪:诸神黄昏》,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用我们中国的五弦琵琶演奏的《人智统合真国:SIN》,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以及用来自印度的西塔尔琴演奏的《创始灭亡轮回:由伽·刹多罗 I》。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宏大的音乐,把气氛炒到最热。


如果说《国家宝藏》助演天团,代表的是《FGO》中的东方文明元素,那方锦龙先生的演奏,代表的是《FGO》中的世界文明


阿纳斯塔西娅是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末代皇女,诸神黄昏是挪威神话预言中的一大串劫难。


很多玩家就是通过游戏,才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各国的文化和历史人物。


不能否认,即使游戏是娱乐,这也是一种文明的传承方式。


我们也不难看出,《FGO》在世界文明传承这个维度,是真用心。


和《国家宝藏》IP联动,请国乐大师方锦龙先生,其实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不管是借助综艺,音乐,还是借助游戏,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用现代的娱乐方式,用更年轻更平和的姿态,把历史文明的元素融入年轻人的生活里。


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历史是厚重严肃的。


教课书上的历史充满了朝代更迭,战争与和平都是遥远世界里的故事。


我们会为历史感到骄傲和痛心,但要说通过浅显或生涩的书真正领略历史人物的风采,领略历史事件的关键性,其实很难。


对于非历史相关专业的大众而言,历史作为通识课,边学边忘。


但作为世界文明的继承人,我们理应对祖先留下的故事,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而制作精良的文化传承作品,就像带我们走进了一个轻松愉快好吸收的历史游乐场。


所以了解历史哪需要要一板一眼很严肃啊。


每个时代有自己的传承方式,边打游戏边涨知识,不冲突。


-END-


昨天七夕节,我想的却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源氏物语   虎符   王朝   国乐   黄河   史实   匈奴   情人节   宝藏   昨天   传统   方式   故事   国家   历史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