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医生的一条朋友圈引发的思考——年轻人请更注重健康

近期,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赛英的一条朋友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心血管医生的一条朋友圈引发的思考——年轻人请更注重健康

事情的缘由是,6月25日,一个20来岁的小伙捂着胸口,口齿不清地来到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他表述胸闷胸痛反复发作已经持续一周,这一轮发作,已经超过6个小时,因疼痛难忍,才来就医。

医生赶忙为他安排检测,发现其肌钙蛋白数值已经严重高于正常标准,最后诊断结果为:下壁心梗!医生建议尽快实施手术。但小伙子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凭啥你们说心梗就心梗,你们说放支架就放支架?”最终不听医生的劝阻,匆匆离开了医院。

很显然,这位小伙子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对诊断的结果也不以为然。但心血管医生表示:心梗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来的年轻人成为了心梗“青睐”的对象。据统计,医院接诊的心梗患者中,35岁以下年轻人的占比超过一成。而年轻人诱发心梗的主要原因,与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有关。

心血管医生的一条朋友圈引发的思考——年轻人请更注重健康


网友A:“完了,看完吓得睡不着了,晚上又得熬夜。”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熬夜可谓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平日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心脏承受着不可承载之重。

心梗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大多年轻人对自己健康状态毫无认知,认为自己年轻能抗能熬,身体吃得消,一般不会去定期做体检,更不会进行心血管方面的检测,等到心梗发作时,已为时晚矣。

事实证明,年轻人更应该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脑血管的检查必不可少!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未出现异常,并不代表自己没有心梗的风险。因为常规心电图是以ST段是否抬高作为检测依据,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没有那么高,而有的人明明因为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确实存在潜在风险,但因为程度较轻,暂时没有检查出心梗,并不代表这些人就可以继续去挥霍身体。要想让年轻人清楚知晓自己是否存在这种风险隐患,我们需要更加精准的检测技术。

HyperQ是心电检测领域的一项颠覆性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心脏在除极时产生QRS波中高频成分振幅变化,来评价心肌细胞是否存在缺血,基于特定算法分析,通过12导联立体成像心室壁肌整体缺血状态,从而做到定性定量定位的检测出心肌缺血问题,提高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有效降低临床漏诊率。

心血管医生的一条朋友圈引发的思考——年轻人请更注重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心血管   联立   年轻人   医生   特异性   心血管病   心电图   敏感性   心肌   支架   小伙子   朋友圈   不良   风险   年轻   医院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