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神·魔:吴某凡被逮捕,可受害者却不只是被曝光的“都美竹们”

凡·神·魔:吴某凡被逮捕,可受害者却不只是被曝光的“都美竹们”

1、粉丝与拜神

据“检察日报”,2021年8月16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犯罪嫌疑人吴某凡以涉嫌强奸罪批准逮捕。

公安办事公平公正,本应得到群众的拥护。然而,吴的某些粉丝为了维护偶像,竟然发出骇人言论。

凡·神·魔:吴某凡被逮捕,可受害者却不只是被曝光的“都美竹们”

“亦凡”这名字颇具讽刺,即便再大牌的顶流明星,亦不过凡人耳。但在癫狂的粉丝那里,他们却是神——不可能犯错的神:错的只可能是社会,不是他们。这种罔顾事实、混淆是非的无脑逻辑令人不寒而栗。

2、流量的阴暗面

世上本没有神,追捧的人多了,也就造就了神。

流量明星之所以“封神”,是因为亿万计的粉丝为其买单。而当凡人当上了神,也就在“信徒”的心中有了“神力”。根据媒体报道,吴诱骗多位女性的托辞是“试镜的机会”、“可以当女主角”,这不就是“神的号召”对他的信徒们具有的吸引力吗?若不是“流量王者”的光环和自信,吴又怎敢知法犯法?凡人误用不该有的神力,就变成了戕害凡世的恶魔。

流量本应是好的作品带来的自然结果,但在今天,流量已经不再来源于优秀的作品,甚至常常成为“没有作品、没有好作品”的“遮羞布”。例如,周杰伦粉丝气不过蔡徐坤粉丝的嘲讽“周的微博数据那么差”,连夜帮周刷榜上了“超话第一”。这件事当然可以说明周的作品质量过硬,同时也可说明,流量的自身逻辑已经不完全等同于作品质量,流量已经成为某些公众人物维持热度、吸引粉丝的捷径,哪怕他们没有作品。

但流量终归不是作品,追寻流量也没有追寻作品那么理性。即便是举世公认的“音乐鬼才”周杰伦,最近几年也被“真爱粉”批评创新匮乏,这说明以作品说话还是有保障有理性的。但遵循流量逻辑却意味着,流量就是要追求的结果本身,流量为流量正名:高的流量是吸引粉丝的理由,高的流量就是自家偶像有才华、被肯定的表征。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为了“自家爱豆”的流量,粉丝倾倒牛奶也在所不惜。这是“流量因,流量果”的荒唐逻辑,亦是流量的原罪。

流量的可怕之处在于,流量依附的网络空间及其发展逻辑不同于真实的社会现实和共同的道德基础,甚至常常是反后者的。例如,2006年5月就《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剽窃庄羽《圈里圈外》案件,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郭敬明败诉。郭履行了经济赔付,但拒不道歉,其粉丝竟然狡辩称:为什么郭的“改进之作”比原作更火?这说明郭就是比原作者更有才呀!“流量为王”的逻辑就这样扭曲了现实世界中的是非判断。

就算是真的神,贤哲智者也提醒我们:神与魔就在一念之间。更何况,今天“饭圈”在娱乐圈立的“神”,是没有经过道德考核甚至没有扎实作品的流量明星。接连不断的流量明星“翻车”,正是混乱的“饭圈”没有原则地野蛮“造神”的恶果。

没有了流量和数据,好的作品、好的创作者还是在那里。但是,没了流量的流量明星还会烜赫风光吗?当存在于虚拟空间的流量塌陷瓦解,又留下了什么不朽的作品或是精神在人们的心中呢?流量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这是当下的娱乐圈不能不反思的深刻议题。

凡·神·魔:吴某凡被逮捕,可受害者却不只是被曝光的“都美竹们”

3、沉默着的,被遗忘的

伴随着吴的被捕,性侵犯的话题一度火爆。根据统计数据,约有35%的女大学生曾遭遇性暴力或是性骚扰。更可怕的是,被性侵的女性中有45%会保持沉默或被身边人要求其保持沉默,以免受到“声名污浊”、“偏见对待”等二次伤害。

耶鲁大学教授保罗·布卢姆在杰作《摆脱共情》中提醒我们,人们习惯了把爱心和同情洒向聚光灯照耀的地方,却忘了在全世界的各处都有不公平和灾祸在等待人们的救援。在吴的事件中,性侵案展开了一角,但也只是一点角落。而在那聚光灯未能投射的阴暗处,必然还有更多的受害者和其他类型的罪恶。

当凡人崇拜的神走下神坛、回归凡尘,恶魔也会嘲笑凡夫俗子的详星拜斗,露出狰狞的微笑。只是,当繁华万象归于平静,还有多少“都美竹们”未能走进世人的眼球而被遗忘?

凡·神·魔:吴某凡被逮捕,可受害者却不只是被曝光的“都美竹们”

都美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耶鲁   气不过   封神   保罗   聚光灯   周杰伦   北京市   神力   受害者   凡人   恶魔   吴某   流量   逻辑   粉丝   明星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