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考:东北“冯家门”之冯振声

相声考75:东北“冯家门”之冯振声

网易号“娱乐小夜”经常全文抄袭我的文章,连编号也不改一下,你脸红不?这一篇是不是也要全文照搬?

相声考:东北“冯家门”之冯振声

冯振声,生于1902年,冯昆治长子,12岁时拜在高家老大高闻元门下。冯家和高家是世交,冯昆治和高闻元是搭档,高闻元的三个儿子都拜在冯昆治门下,冯昆治的儿子冯振声则拜在高闻元门下。这种情况很常见,就像郭德纲两个儿子都拜在于谦门下,于谦两个儿子都拜在郭德纲门下一样。

不过,对于冯振声的师承,也有不同的说法。按照马三立整理的相声族谱记载,冯振声的师父是沈竹善,而不是高闻元。东北的冯家远离了京津相声核心圈,很多问题已经模糊了,变得似是而非了。即便是师承这样关键的事情,也会有多种说法。

冯振声艺名冯德奎,从这个名字上可以看出,他是德字辈艺人。冯振声还有一个艺名叫冯大瞎,因为他的眼睛高度近视。

虽然拜师高闻元,但他的相声本事可是跟着老爹冯昆治学的,家学渊博,给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正是这样的家学功夫,他在学艺期间便登台表演。冯昆治思想开明,早早就送冯振声到私塾读书,通过学习,冯振声既丰富了学识,也习得了一手好字。

冯振声娶妻德佩珍,生子冯大荃。德佩珍也说相声,德佩珍的妹子德淑珍也说相声,儿子冯大荃也说相声,所以说,冯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民间相声团体,这要比常家这个家庭团体早二十年。比冯家厉害的是马家,在新中国成立前,马家已经有三代人从事相声,即马德禄——马桂元、马三立、马四立——马敬伯。

按照《中国相声大词典》的说法,冯振声打破了相声界父亲不收儿子为徒的规矩,收自己的儿子冯大荃为徒。不过,马三立的相声族谱上,还是把冯大荃记在高德明名下。

1921年,冯振声随父亲冯昆治来到东北,先是在江省齐齐哈尔,后来到了哈尔滨。先是撂地演出,后来在北市场魏家茶社、萧家茶社、齐家茶社、黄家茶社演出。因习得一手好字,在撂地演出时,他不是白沙撒字,而是用水撒字,是为当时一绝。

正值事业高峰期的冯振声,足迹遍布东北各地,蜚声黑土大地,为冯家门在东北开疆拓土起到关键作用。

因为文化水平高,思想有解放,所以冯振声创作的新相声段子也多。他和鼓曲老艺人王来君合作,创作了《真假领袖》《刘胡兰》》《董存瑞》等作品。

冯振声说学逗唱功夫深厚,单口、对口都拿手,可捧可逗,都很精彩。表演相声段子有《解学士》《君臣斗》《宋金刚押宝》《地理图》《四省人》《菜单子》《歪批<三字经>》《铃铛谱》《山东二黄》等。

1966年,冯振声逝世。

冯振声徒弟中有名的是“四大荃”,即常福荃、杨海荃、祝景荃、冯大荃(挂在高德明名下,但跟着父亲学艺),此外还有韩小痴、叶太珍、张闻斌等。

顺便说一下,相声界有两个冯振声,另一个冯振声是天津的冯宝华,原名冯振声。冯宝华拜在马桂元门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董存瑞   开明   家门   相声   师承   族谱   艺名   茶社   个儿   名下   门下   说法   儿子   演出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