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你这样说话,影响他的一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话在孩子的心中会产生长远的影响。有时候,也许家长无心的一句话,就会成为孩子的"座右铭",从而影响他的一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话能够说,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建议不要这么说:


面对孩子你这样说话,影响他的一生

1."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

说话分析:很多父母以为这样说,就能够解决孩子之间的纷争。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回想自己的童年,好像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以为做哥哥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就算大的一方心里有什么不满,也只能逆来顺受。其实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年纪的大小,“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原则。父母应该换-个角度,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爱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而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地让步。


长远影响:若父母长期以这种口吻教育孩子,只会让大的一方对弟妹怀恨在心,逐步成为手足间的芥蒂;而弟妹则会仗着自己年纪小,认为别人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然后会持续犯错。

2.“这是姐姐的玩具,妹妹玩自己的。”

说话分析:有时父母为避免孩子们争夺玩具,实行同一款玩具买两件,孩子就不会因为别人有自己没有而产生嫉妒心理。如果孩子间因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纷争,父母便对他们说:“这是姐姐的玩具,妹妹玩自己的。”其实这种教导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借着互相分享玩具的时机,懂得体谅别人的需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而能够获得与别人分享的喜悦。


长远影响:如果父母经常让孩子意识到某东西是自己的,某些是别人的,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起‘楚河汉界”的观点,不懂得互相分享的重要,令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

3“哪个乖就爱哪个”

面对孩子你这样说话,影响他的一生

说话分析:家长不要以为对孩子这样说,就能把孩子驯服得服服帖帖。"谁乖就爱谁”反而会向孩子灌输"爱是有条件’的错误观点。父母让孩子觉得,只要表现好些、 父母才会更爱你一些。长辈这样的心态,会在不知不觉间加剧孩子们的竞争,为了争取长辈的爱,遮掩自己的真性情,以各种方法来取悦长辈。一些自信不足的孩子往往会认为长辈的爱不可靠,越加自卑。


长远影响:长此以往,孩子会为了讨好长辈和争取他们的爱而努力,令孩子怯于表现真我。即使孩子生活在应以真诚示人的家庭中,都仿如带着面具,活在无形的压之下。

4.“弟弟一个人呢,快去陪他玩玩。

说话分析:这种命令式的吩咐,只会令孩反感。试想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做自己的事,可父母的一句话,孩子就要放下自己的事去陪弟弟玩,孩子当然会感到扫兴。即使孩子陪弟弟一起玩,也未必出自真心。相反,年长的孩子会觉得父母只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却不理会自己,这样无形中可能加深兄弟姐妹间的隔膜。


长远影响:如果父母经常忽视孩子的感受,只会令孩子和父母间的关系变差。父母经常要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会令孩子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

5."她是我们家佣人,我们有权骂她。

说话分析:无论发生了什么事,父母对孩子说:“她仅仅个保姆。”这样的话是极富阶级观点的,让孩子意识到她是佣人,我们雇她工作,我们就有权骂她!这样会让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尊重保姆曾为家庭所付出的努力。

试想这样的情况,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犯了错,父母却怪保姆没照看好,这只令孩子得不到适当的教导,甚至日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懂得承担责任。

长远影响:如果父母在未了解事情真相前,只凭孩子的一面之词,就责备保姆,这会纵容犯错的孩子重蹈覆辙。

6."居然在阿姨面前向我撒娇?等客人走了再罚你!

说话分析:亲戚远道而来,孩子在别人面前撒娇,父母时怒上心头,说出这样的话。-般来说,父母为免客人和自己尴尬,不便马上责骂孩子,准备等客人走了之后再说。不过因为父母和客人谈笑风生,把处罚的孩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不过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犯错却不立即处罚,等得太久,可能连孩子也忘了处罚的事。如果想取得惩罚的效果,让孩子知错能改,就要立即处理,否则效果会大大减少。

长远影响:施行奖惩,都该即时处理,才能获得效用。幼小的孩子大都健忘,等得太久的惩罚,可能已把自己的过错忘得一干二净,另责罚的作用大大减少。

7."那个孩子叫什么名字?我叫老师罚他!

说话分析:父母接到孩子给人欺负的消息,心痛孩子,自然想保护他,为他出头。不过,父母要知道,孩子说出自己的情况,往往是希望先得到父母的关心,父母应该以关怀的态度教导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立即找老师代为出头。如果问题不是太严重,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如鼓励孩子把事情告诉老师,由老师来处理。记住: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

长远影响:因为小朋友间的争执时而有之,如果孩子每次遇到问题,都找父母出头,有谁还敢和他玩呢?这样只会令孩子变得更孤立。

极力推荐这么说

成功父母必须说的五句话孩子父母的心头肉,对待孩子父母们总是告诫要充满爱心、耐心并时刻保持冷静。不过,小调皮们却总有让父母头疼的时候,怎么办?现在教您5句话,抛砖引玉,让你做个成功的父母!

面对孩子你这样说话,影响他的一生

1.“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

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能够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儿,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能够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但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你也不会被女儿看作是个“坏妈妈"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2."妈妈(爸爸)爱你,但妈妈(爸爸)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一这样, 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协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的时候,小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激动而变得情绪失控,他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仅仅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惟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协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除了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你还能够给他一些参考答案:“你生A气是不是因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 "等你的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能够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让你生气的事情一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你能够这样说。说得好像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请你的孩子帮你想一个解决办法。比如,这个办法就是等吃完饭,你开始洗碗的时候,他唱歌给你听。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能够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对立面。如果令你满意的惟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们能够一起想办法让孩子能记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面对孩子你这样说话,影响他的一生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个。“小明爸爸让他吃冰淇淋,那我也能够吃。”“他能够,所以我也能够。"这是小孩子们最常用来跟你讨价还价的简单逻辑。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镜,并不意味着楼里所有的小孩都能够得到眼镜,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买双新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说话   孩子   纷争   长辈   长远   保姆   弟弟   客人   家长   姐姐   父母   事情   妹妹   玩具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