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们每天吃素,为何大多都是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明白了

在大众的印象中,和尚一般都慈眉善目,有着圆圆的脸庞和肚子。比如西游记里面的唐僧,虽然算不上很胖,但脸盘子也和发面馒头一样白白胖胖。

影视剧里面的取材自然是来源于现实,现实生活中,只要不是闹饥荒的年代,和尚的体型大多都是偏胖。

01

和尚们每天吃素,为何大多都是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明白了

但我们都知道,佛教戒律森严,和尚一般都不允许沾荤腥,出家了之后就不许吃肉,每天只能吃清淡的斋菜,那为什么和尚反而都是胖子呢?

现代的和尚的确是胖子居多,这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过去的和尚生活比较清苦,用青灯古佛四个字来概括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那时候很多普通百姓都吃不上饭,虽然大家也会去庙里捐香火钱,但数额都比较有限,除了京城那样的富庶城市,很多小地方的和尚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古时候和尚的主要收入除了香火之外,就是靠化缘。像是唐僧那种比较出名的和尚,作为皇帝的御弟,离开皇城后都需要带着徒弟们化缘讨饭吃,就更别说其他普通的和尚了,一天下来能喝一碗白粥都是很幸福的事情。

和尚们每天吃素,为何大多都是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明白了

到了现代情况大不相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百姓生活水平节节提高的同时,对于精神信仰也就越来越重视。

佛教在中国的地位一直都不低,有了经济基础后,很多人都愿意去寺庙里面捐大把的香火钱。

香火钱与和尚们的工资是挂钩的,香火钱越多,僧人们的工资就越高,连带着在寺庙里的待遇也会更好。从前的和尚不沾烟酒,饮食都比较清淡,如今的和尚是否延续了这种饮食习惯呢?

02

和尚们每天吃素,为何大多都是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明白了

佛教之中也有很多派别之分,不过无论是什么派,大家的伙食都差不多,顶多就是菜系的区别而已。西北一带的寺庙数量极多,近几年去那边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青海的塔尔寺更是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许多网友在这里旅游的时候,拍下了许多纪实的照片。

塔尔寺是当地最大的寺庙,每天的客流量也很大,所以寺庙的主持不仅需要考虑僧人的伙食,还需要考虑游客们的吃饭问题。在游客们拍摄的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游客还是僧人,吃的饭都差不多。

和尚们每天吃素,为何大多都是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明白了

游客们有吃饭需求的时候,可以在寺庙购买套餐盒饭。这些盒饭都是寺庙的厨房做出来的,包装用的是外卖用的一次性餐盒,这样比较方便。

因为同时也要给寺庙里面的僧人供饭,所以盒饭套餐里面一般是没有荤菜的,一些游客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时候的菜品有茄子豆腐青菜和土豆,都是比较普通的素菜,价格也比较合理。

当然了,那些资历深的老和尚若是想自己开火也是可以的,现代做饭比较方便,只要有电磁炉就可以了,寺庙在这方面的规定没有那么严格。

03

和尚们每天吃素,为何大多都是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明白了

很多老和尚吃腻了厨房的伙食,就会自己动手改善一下生活,只要不杀生不吃肉,寺庙管理者不会干涉,所以和尚们只要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也能吃到不错的饭菜。而且有时候若是厨房放假,寺庙里的僧人们还可以点外卖,选择就更多了。

这样看来,除了不吃肉这一点符合我们对传统僧人饮食的想象,其实大部分时候和尚们的饮食没有那么清淡,反而油水还是很足的。尤其是在各种重大节日,寺庙里的僧人们也会进行各种聚会。

和尚们每天吃素,为何大多都是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明白了

在聚会上,寺庙会提供各种饮料,比如常见的雪碧可乐。虽然僧人不可以吃肉,但为了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寺庙也会提供植物人造肉。这种肉的原料是大豆,但却能吃出肉的味道,很受年轻僧人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寺庙中僧人的生活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的僧人每天除了念经就是打坐,如今的僧人不仅生活得以改善,精神上的娱乐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很多有条件的寺庙甚至还会为僧人们提供电脑和手机,方便他们与外界联络。

看完了当代僧人的生活之后,许多网友都表示十分羡慕。当和尚工作清闲,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拿,伙食还这么好,很多人都开始问寺庙还招不招人了。不过伙食太好也有坏处,和尚们每天都需要静坐,伙食好起来之后运动量没有提升,这就导致胖和尚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伙食   塔尔寺   和尚   唐僧   佛教   僧人   盒饭   外卖   寺庙   清淡   中国   厨房   工资   游客   饮食   肥头大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