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幼儿园开学了,豆豆妈妈在给豆豆收拾着装,准备送豆豆上学,而豆豆,则是一副十分不情愿的样子,似乎根本不愿意离开家,不喜欢上幼儿园。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收拾好东西之后,豆豆妈妈带着豆豆来到了小区门口,不一会,幼儿园的校车就来了,而看到校车临近时,豆豆的情绪更加激动了,一直黏着妈妈,那场面看起来感觉像是经典的分离场面一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要长期分离。

不过,最终豆豆还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上了校车,而豆豆妈妈虽说已经将豆豆送上了校车,但是仍然十分担心豆豆在幼儿园的表现,毕竟刚才豆豆那么的黏自己,于是她开始担心孩子到了幼儿园会不会不听话,会不会哭闹,会不会很想她。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傍晚的时候,豆豆妈妈提前来到了校车停靠点,等待着豆豆的归来,而当校车到达之后,豆豆妈妈首先就给老师表达了歉意,因为豆豆妈妈觉得豆豆肯定在幼儿园不乖了。

但是老师却表示,豆豆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好,不但十分的听话,并且还非常的懂事,还知道主动帮助老师分派教学道具,是个很乖的孩子呢。

豆豆妈妈似乎有点不相信老师的话,但是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带着豆豆回到了家。

但是回到家之后,豆豆妈妈就发现豆豆的不同了,豆豆并没有像早上那样的粘着妈妈,而是自顾自地做起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了。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这种情况让豆豆妈妈深感疑惑:

为什么孩子在上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

其实,很多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家里面的时候,总是一种非常“怠慢、任性、不听话”的样子,但是到了外面,例如幼儿园的时候,就变得十分的勤快、懂事、有礼貌。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依恋关系”,孩子产生这样的心理之后,就可能会出现类似的表现。

“依恋关系”是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提出的,孩子在独立与外界接触和与父母一起与外界接触的态度是不同的。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孩子对父母有着较强的依靠感,所以当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就获得一种安全感,并且孩子期望得到家长与感情上的回应。

但是当孩子和父母分离的时候,依恋反应就会被激活,从而导致孩子发生一些异变,这些变化各有不同,主要根据孩子的依恋心理而变化。

但是,如果家长没有正确的处理好这种依恋关系,那么,孩子将可能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依恋关系”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1)导致孩子的责任感极度缺乏

依恋关系的不当处理,将会导致孩子出现情感缺失的情况,当孩子的情感方面受到一定的负面冲击之后,孩子就可能还会出现一种责任感的缺乏。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孩子将会对自己的承诺表现出一种不在乎的态度,对诚信缺失所造成的后果并不在意,甚至形成一种责任感的完全丧失。

也就是说,孩子可能会非常轻易地对他人承诺某件事,但是对于自己的承诺完全没有兑现的想法。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2)无法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当家长没有好好的处理好依恋关系的时候,孩子将会难以感觉到来自父母身上的安全感,尤其是有些家长根本不懂得孩子的心理,不但没有好好的处理依恋关系,甚至还火上浇油的采用不正确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这就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安全感缺失。

当孩子无法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时,那么,孩子的人生观自然就会变得消极,因为整个世界似乎再也没有安全的地方了,以至于孩子无法积极地来面对任何事物了。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3)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影响

依恋关系对孩子最为明显的好处,就是让孩子可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而当孩子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的时候,孩子就能够放心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去发现一些新奇的事物、去做一些自己好奇的事情,去解决一些困难,或是尝试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等等。

因为,孩子就算在任何一种行为中遇到了难题,孩子都会觉得自己还有父母作为后盾,所以能够一直大胆地尝试。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但是,要是依恋关系得不到良好的处理,导致孩子无法拥有一个坚实的后盾,那么,孩子就可能对任何事物不感到兴趣,从而失去了很多锻炼机会。

要知道,孩子的各种行为在进行的时候,都是一种对大脑思维能力的锻炼,因为孩子需要去思考,所以,当孩子失去了积极性的时候,大脑的锻炼机会就会减少,孩子的智力发展自然会受到限制。

如何避免“依恋关系”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

那么,家长在平时应该如何处理依恋关系,从而减少其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呢?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家长要注意随时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情绪高昂的时候,家长要予以参与和承认,从而强化孩子的正面情绪。

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家长也要及时的进行安慰和解惑,让孩子及时的得到安全感,从而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

避免对孩子的激动行为做出错误反应。

孩子有时候的“坏行为”,其实就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但是因为孩子不知道使用哪种方式合适,就会采用一些诸如哭闹等激动行为。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家里好?“依恋关系”了解一下

所以,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激动行为时,不要“上套”,而是最好避开,让孩子知道错误的方式是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的。

对于孩子的错误要以纠正引导为主。

孩子在犯错的时候,家长要避免采用训斥等暴力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是最好采用引导纠正的方式教育孩子。

家长要知道,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并不在于情绪的发泄,而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暴力是不会达到这种目的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幼儿园   豆豆   关系   孩子   校车   缺失   安全感   激动   情绪   家里   家长   事情   父母   妈妈   老师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