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我很喜欢《三体》这本书,闲着就翻翻,挺开心。

有时,我会想起一个问题:《三体》中揭露的不算少啊,怎么读者们不反感呢?怎么没人说这是抹黑呢?

还有,《三体》也是获得国外最高科幻奖项的——雨果奖,怎么没人说这是迎合西方是媚外呢?真是双标吗?

当然不是,依我看,《三体》悲悯生命,咏叹家园,立起了人的高标,也彰显了恶的极端,很真实,读者自然看得出来。


《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读者是讲理的,不需要用假象堆积起来的崇高来满足精神需求——我们没有的,不具备的,那就是我们的短板,是现实存在,学习人家的就好了,抓紧攻关赶上来就好了,没必要非要把人家的说成垃圾堆。

同理,明明我们没那么糟烂,非要糟践成恶心的存在,那不是抹黑是什么?

其实道理很简单,还是一个实事求是,还是一个让心认可的问题——不能昧着良心胡扯是吧?陈忠实的《白鹿原》涉及年代更为久远,但没见谁说他抹黑什么。


《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我们常说读者是上帝,因为读者是受众,是消费者,更是品评者和监督员。他们或许不具备作家的水平,但不代表看不懂作者在写什么——炒不出好菜不代表吃不出咸淡。

当然,作为读者,不能强求作家用假大空的渲染来维护民族自尊,同时,也要将心比心,毕竟创作不易,所以有瑕疵很正常,没必要鸡蛋里挑骨头——但如果连鸡蛋都算不上如何体谅呢?那就该问问作者是何用心了吧?太自然不过了。

同样,作为作家,能珍惜无冕之王的殊荣,有对国家和民族的起码责任感,良心还在,他会任由手中的笔肆意妄为吗?不会。他的作品会被说成抹黑吗?更不会。


《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创作不是任性,更不是泄愤!生活的真实不是风月场不是屠宰场,更不是养殖场,你非要昧着良心迎合西方的重口味肆意歪曲,又怎能不被读者当头棒喝呢?

写什么你说了算,写得如何读者来评,很公平!

如果作家有正确的三观,有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那他的作品一定感人,一定有好的导向作用,这就是人们称道的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

这样的作品,读者自然鼓掌喝彩。比如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龙须沟》。


《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刘慈欣的责任意识也毋庸置疑——读他的作品,时时能感到那种人类的悲伤,那种即将失去家园的无尽的愧悔和哀痛……说实话,读了这部作品,我相信许多人都有了长足的思考:关于人生,关于危情中的道德,关于使命感,关于救赎……


《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譬如对文革的追思,这确实是一个时段的偏差,也的确是文明之殇,值得深刻反省。如果没有这个文明之弊,叶文洁能对地球文明丧失信心吗?能产生和最终确立引进三体文明来强制改造的信念吗?我们确实犯了错,制造了悲剧,而且人性之恶也的确得以充分体现,比如伊文思以环保事业为幌子,实际做的却是毁灭文明的行为……

还有面对危机时的种种自私自利的念头和举动:

比如幸存派——提前替三体做事,以换取后代平安;坚决反对任何人离开地球的共亡派——这是我好不了谁也别想好的恶念!当然,更多的是悲观失望混吃等死……


《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这都是事实,没啥不能面对的,这是揭露,但读者都心领神会:这样的悲剧不能再重演了,人类的道德也需要时时警醒反思提高……这种揭露是必须的,有好处的,它产生了悲壮的美,也触发了人类求变求进的奋发之美……这类揭露不还是基于责任和爱吗?不还是正能量的吗?

读罢此书,震惊之余,又会感到深深的庆幸——一切都没有发生,地球安好,我们安好!接着,就会想如何避免悲剧,会想如何让人类更强大,让祖国更强盛,让任何侵略者都有来无回!——这就是作品表达出来的,无论是引导作用,还是教育功能,都很正面。


《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谁会说是抹黑呢?

难道是科幻题材抹黑难吗?正相反,科幻类的想污蔑影射诋毁……更容易。只不过,作者心不黑——因此我们得以感受到罗辑、章北海、史强、常伟思等人不屈的奉献精神……感受到丁仪、汪淼等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者。


《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三体》中随处可见的生活的美,不断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期冀:罗辑面壁的北欧冰山,梦幻般的星空,云天明和程心爱情的凄美……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云天明艾AA和程心关一帆因遭遇宇宙黑线,瞬间咫尺天涯——他们竟然间隔了1800万年,哇,心悬起来了!

好作品!

《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胸怀民族家国之忧,意欲拯救,意欲唤醒众人觉悟,极力展示人间美好,这是多大的道德自觉啊,良心作家,没错吧?不只是我们,整个星球都受益,是吧?

再看这个奖项——和诺奖一样,雨果奖也是国际大奖,科幻最高奖。

有人会问:不是说诺奖变了味吗?这个就不是吗?

我没说,也不打保票,我只说事实——事实上是,刘慈欣的《三体》在科幻作品角逐中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获奖成为当之无愧。这是否他不必一味迎合西方口吻的底气呢?

但尽管如此,西方的标准照样逼得刘慈欣做了一些改动,比如把某处的女人改成男人,以免造成某个特殊群体的误解……之类,这无妨大雅。


《三体》怎么不涉及抹黑的问题呢?

也有某国媒体把三体比作他们,把地球文明比作我们,然后……那又怎么样,意……而已,所有读者都不会误读,所以还是无妨大雅。

……

显然,同为大奖,未必就不打歪主意,只是,本体无腐,如何下蛆?

个人看法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雨果   大雅   安好   云天   科幻   良心   悲剧   道德   地球   作家   人类   读者   民族   自然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