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文|赵晓璃


一、

浪姐第五期落下了帷幕,随着淘汰名单的宣布,又有多少人意难平。

要说这一次的淘汰名单里,最难让人接受的大约就是阿朵和沈梦辰了。

有人说,《Manta》的表现堪称完美,而沈梦辰更是大放异彩,为什么她会被淘汰?

愤愤不平中,如果你细心分析,会发现这像极了一个职场隐喻。

我们先看下排名较前的节目,以张雨绮组《管它什么音乐》为例。

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不得不说,张雨绮一出场,就足够吸睛更足够燃。

升降梯、大桌子等道具,让张雨绮的表演极具舞台感,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带动全场气氛,让观众情不自禁地嗨起来。

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而王丽坤跳上场子一顿狂摇,更是让整个气氛嗨到炸。

难怪有人说,张雨绮这组未必是靠实力赢的,她们讨巧的地方在于,从服饰到造型到舞台表现等一系列的舞台呈现,调起了整个舞台气氛,她们有利地抓住了开场舞这个时机,给其他组来了个“先发制人”。

而对比意难平的《Manta》这个组。

拥有超高人气的王茜在第一次公演后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要赢,必须赢。”

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而这一次没有取得理想成绩,并非实力不够,而是输在了“不讨巧”上。

从《Manta》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三个人是非常具备专业功底的,她们的表演没有声嘶力竭,而是游刃有余,让人回味无穷。

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如果单看这个组的表演确实可圈可点,但遗憾的是,经过了前面各组的视觉轰炸,现场评委及观众的热情和耐心被消磨殆尽,如果这个节目无法给到更刺激的燃点,得分通常不会很高。

事实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这像极了我们职场中的一个隐喻。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职场经历就像一场又一场的公演,每一场都充满了不确定性,除去我们自身的技能及知识水平之外,更取决于,我们能否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者技能予以“产品化”。


二、

什么是“产品化”

说白了,就好比你去一家照了一个CT,拿到结果的你对于这个CT图像一无所知,你来到医生这里,医生看到后敏锐地发现了病症,接下来,医生会用你听得懂的言语帮你分析病情,帮助你做出决策。

在这种情境下,医生所做的这件事,就是将TA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产品化”:TA将复杂的医理和专业名词等等转化成了你这个医学小白都能理解的言语。

在医生这个职业中,能够通过CT图找到病症并分析出大概的病因,这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体现;而能够站在患者的立场思考问题,用患者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去分析病情,帮助他们决策,这就是“专业产品化”的体现。

如果说前者是一个人极为重要的能力根基,那么后者更是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获得良好的外部回馈,从而能够一路坚持下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来访者蔡蔡(化名)毕业后做了9年的会计,这些年来,她自述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而且也考了中级证书,甚至拿下了CPA里的四门,但不知为何,即便她在专业上如此精进,但在职场中的发展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晓璃老师,我看过你的很多文章,我担心自己在关键时刻的分析掺杂了太多情绪,担心自己做出错误的决策。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我想通过这次咨询,发现真正的问题。这样即便我后面离职跳槽,也不想未来遭遇同样的困惑与痛苦。”蔡蔡说。


三、

“说说看,你每个月的工作是怎样的?”我问。

在我的引导下,蔡蔡说起了每个月的工作安排,听起来和很多财务人员的没有什么两样。

蔡蔡来到这家公司是朋友介绍的,据说老板具有丰富的市场拓展经验,按照朋友的说法,中小企业职场人的前途主要看老板,跟着一个靠谱能干的老板比什么都重要;按照蔡蔡的专业背景和职场经历,现在能够进入到这家发展中的公司进来好好干,未来说不定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日后加薪升职不在话下。

蔡蔡做了几年,也挺认可朋友的这个说法。

能遇到这么一个好机会,跟着这么一个不错的老板,又是科班出身,为何蔡蔡这些年下来,看似很努力工作,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呢?

随着咨询的推进,从蔡蔡的叙述风格上,我渐渐察觉到了问题所在。

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蔡蔡说,每个月的报表差不多是下个月10号左右出具,这个时候,她就要忙着报税、填制提交一大堆统计局数据指标等等, 与此同时,她也会将报表打印出来,给老板递交过去。

“晓璃老师,难道你知道问题所在了吗?”蔡蔡有些好奇。

“如果我没有判断错误的话,你的问题很可能出在这里。”我说。


四、

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一个能否在职场中得以顺利的发展,取决于能否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知识技能化;

在蔡蔡这里,通过9年的工作经验,她基本上掌握了财务工作需要的技能,能够应对处理凭证、编制报表、报税等日程工作。

但仅仅做到这一步,是完全不够的。

第二件事情,是将知识或者技能产品化。

打个简单的比方。

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这就好比一个学了摄影的新手摄影师,他通过相应的实践和练习,掌握了拍摄的方法和技能,但这是否就能表示,你愿意为他的摄影作品买单呢?

我猜你的回答肯定是:“如果是给我拍照,并且他能拍出我想要的效果,我才愿意买单。”

如果我们站在这个摄影师的角度,答案就变成了——

职场更是一个价值交换的地方,但很可惜,很多职场人只把注意力放在了第一件事情上,却忽略了极为重要的第二件事情。

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是摄影师,你光有自以为厉害的摄影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想要变现,你就要研究你的客户群体有着怎样的喜好,他们愿意花钱拍照的原因和用途有哪些,否则到头来,你拍了一堆你以为好看的东西,不是别人想要的。


五、

放在蔡蔡的案例中,她做了9年的会计一直没有加薪升职,根源就是出在这里。

等等。

经我这么一分析,蔡蔡恍然大悟。

一年多过去了,蔡蔡没有和我们联系;而小助理从她的朋友圈里,看到了蔡蔡可喜的变化。


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行文至此,我想说——


任何领域的高手,不仅懂得“知识技能化”,更擅长“知识产品化”:他们就像前文例子里的医生一样,面对专业领域的问题,能够在大脑里进行这最复杂最专业的思考,但嘴里说出来的、文字写出来的,却是最简洁最通俗易懂的分析。

以上。


浪姐第五期,揭开了职场最扎心真相:努力不代表有回报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璃语生涯创始人。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买单   专业知识   摄影师   报表   真相   舞台   事情   技能   老板   医生   努力   朋友   知识   工作   专业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