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可能你这辈子都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了


恕我直言,可能你这辈子都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了

文|赵晓璃


一、


“晓璃老师,怎么办?我都28岁了,可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来访者孙芸(化名)坐在我的面前,灯光映照在她那双忽闪的大眼睛上,散发出一种游离而困顿的意味。

孙芸,5年前毕业于国内一所普通高校的生物专业,然而孙芸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于是就没有选择对口的工作,而是来到了一家房产公司做销售。

两年下来,孙芸业绩一般,也厌倦了销售的高压力和高强度,于是就想换个轻松的工作——怀着这样的目的,她应聘到了一家公司做人事专员。

真做了人事工作的孙芸才发现,这份工作确实不像房产销售那样需要承受高压力了,但与此同时,工资少的可怜,另外工作内容也十分琐碎,基本上就是一个打杂的:核算工资、跑社保、去人才市场招人,等等......两年下来,孙芸发现自己又开始出现倦怠的情绪了。

就在孙芸苦闷迷茫之际,她发现自媒体平台冒出了不少人,其中有些人的收入远远超过了普通打工族,这让孙芸的内心蠢蠢欲动,她花钱报名了一个学习班,听完课的感觉就是——简单,不就是输出吗?谁还不会写点啥说点啥?何况自己当年上学那会儿的作文还经常被老师夸奖呢?


恕我直言,可能你这辈子都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了

孙芸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辞去看不见前途的人事专员工作,她在一个平台注册了一个自媒体号,信誓旦旦要做出个模样出来。

然而等孙芸做了才发现,写一篇两篇文章不难,但每周都要保持稳定的输出量,这让孙芸倍感崩溃。

更要命的是,文章阅读量更是惨不忍睹,偶尔一两篇阅读量过千,其他都是几百几十的,而收入更不用提了——没有阅读量,平台给到的广告展示收益就少得可怜,更别谈什么其他的变现途径了。

孙芸觉得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她打算重新找工作。


等孙芸重拾心情来到人才市场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处境很尴尬——

孙芸心知肚明,再怎么样都不能提自己做自媒体平台的这段失败的过往经历,就用“家里有事”做了敷衍与推脱。

在人才市场接连碰壁之后,孙芸彻底慌了神,面试官那句“职业规划”的问题戳痛了孙芸,她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无意中看到了我的文章,一路顺藤摸瓜,找到我这边进行咨询求助。


二、


“说说看,为什么要找一份喜欢的工作?”我问。

“因为只有喜欢才能投入啊,才能把工作做好啊......”孙芸说。

“有没有想过,这个逻辑很可能是这样的:因为你没有投入把工作做好,所以才一直没有发现喜欢的工作呢?”我问。

孙芸被我这么一问,似乎陷入了思考。

我告诉孙芸,职场中,很多人都会不自觉陷入到一个致命的假设里,这个假设被称为“激情假设”。

在“激情假设”里,人只要找到一份充满激情的使命般工作,似乎就可以像永动机一样,在工作中勤勉精进了。


恕我直言,可能你这辈子都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了

然而问题在于,在你没有深入了解自己和这份工作之前,你所有的了解和判断都是流于表面的,而你对于自己喜欢与否的评判,甚至也是禁不起推敲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找到喜欢的工作”更像是一个头脑的游戏,也是自我拖延与逃避的借口。


三、


从本质上来说,职业的底层逻辑就是交换——你用你所有的经验与技能,去交换你所需要的生存资料等。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爱上学习,又是什么样的人会爱上自己的工作呢?

前者的答案是学霸——因为他们擅长学习,在学习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然而他们爱上的可能不是学习,而是通过学习能获得自我价值的证明本身。

后者的答案是具备职业志向的人——这类人不论选择做什么,都会竭尽全力把他做好,甚至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可以主动调适自己的心态、提升自己的能力,慢慢地,他们能在工作中获得不错的体验和反馈,换句话说,他们爱上的可能也不是这份工作本身,也许是工作中的人,也许是工作中的某件事让自己特别有成就感,他们通过工作找到了某种归属感和愉悦感。


恕我直言,可能你这辈子都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了

要知道,人和工作的关系是长久的,所以注定是变化的;而由于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导致每个人和工作的关系也不尽相同。

我们不能否认,这个世界确实有少数人,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的工作和热爱浑然一体无法分割——很多天才就是这样,比如3岁就能听懂音乐、4岁就能弹琴、5岁就学作曲、16岁就被任命为宫廷乐师的莫扎特。

对你我而言,让我们持续工作下去的动力,其实并不是所谓的天赋,而是持续不断的正向反馈。


四、


那么,对于孙芸这种确实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来说,到底怎样才是较为科学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思路呢?

1、如果你不知道喜欢什么,可以反过来列举出你讨厌什么;

在前文的孙芸这里,她用我给到的“逆向思维”的方法,列举出了自己讨厌的工作要素。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聚焦,选出你最讨厌的部分。

在孙芸这里,她说自己最讨厌占据大量私人时间的工作(如销售)。

2、列出自己的职业期待,越具体越好;

我让孙芸进一步列出自己的职业期待,例如对薪资的具体要求、对于工作时间的具体要求、对于工作地点的具体要求,等等。

孙芸按照我的要求,列出了对于未来工作的具体期待。

3、搜集符合期待的职业信息,将它们进行分类;

我让孙芸按照列出的薪资要求、工作地点等关键信息,去招聘网站进行职业信息搜索,将这些职业信息进行分类。

孙芸很快完成了这部分任务,在排除了销售岗位之外,比较符合孙芸期待的有人事行政、财务、运营策划等岗位。

4、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情况,找到匹配的职业进入;

在孙芸选出的这些类别的职业中,毫无疑问,根据孙芸过往的经历,人事行政是她的首选项。

与此同时,我还要进一步排查孙芸的特质和优势情况,在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分析后,我发现孙芸还可以考虑财务岗。


恕我直言,可能你这辈子都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了

由于孙芸的个性特质不太支持她选择运营策划类岗位,这部分我建议她慎重——倒不是说完全不能做,而是做的话,可能在花费同等时间精力的基础上,没有做行政人事与财务岗上手的快。

最终,孙芸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立足点。


五、


事实上,“我不喜欢这份工作”这句话深层的心理表达往往是——

如果你是因为能力不足,或者说,这份工作其实还是很匹配你的,只是你对它的认知存在偏差,从而误判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那才是比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最为可悲的事。

恕我直言,可能你这辈子都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了

行文至此,我想和你分享一段我个人非常认同的话,那就是——

“表面上的喜欢也好热情也罢,哪怕再真诚,都没有议价权。”

你不妨沉下心仔细想想,你究竟是喜欢这份工作表面的光鲜,还是愿意接受背后的高代价,去付诸艰苦卓绝的努力?

因为这个世界上,但凡喜欢的背后,都意味着昂贵的代价——这是成年人世界残酷的法则。


恕我直言,可能你这辈子都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了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璃语生涯创始人。著有《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都会   喜欢   工作   特质   人才市场   岗位   确实   人事   期待   能力   激情   经验   职业   媒体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