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开播半月,《阿坝一家人》幕近尾声。饮马湖的商业开发思路虽然还未确定,但夏柔(缪婷茹 饰)的智慧帐篷方案一出,当前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迈大的步子收回来,杨耀州(蒲巴甲 饰)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必然能更上一层楼。

阿坝指的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川西地区,辖区的著名景点有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等。由于地处高原,交通不便,早年一直颇为贫困。

因为地形特殊,阿坝州的振兴和常规的乡村振兴也有所不同。在这里,光靠第一书记下乡是不成的,须要有人沉下心来深扎基层,狠狠地干上二十载。

这个人就是杨耀州。从阿坝州建州开始,其祖父杨永庆就进州工作,后不幸殉职;其父杨远德(丁勇岱 饰)长大之后,也留守在阿坝州工作;到了他这代,恰好是第三代。可以说,他们见证了阿坝州从贫困走向振兴的全过程。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阿坝一家人》里有乡村振兴的重要命题,也有基层干部的担当使命。它挖掘共同富裕过程中的种种难题,对农村群像人物做出了别样展览。它有浪漫主义的高蹈,更有现实主义的切骨。文艺作品的引导作用,在这部剧里汹涌了。

“真”成长:基层干部是如何炼成的?

《阿坝一家人》的故事,围绕杨耀州展开。从他2002年大学毕业,到2019年九寨沟重新开园,在阿坝州工作了整整十八年。这十八年,是裂变的,是前后迥异的,是先苦后甜的。这十八年,俨然是一个基层干部的成长史。

刚刚上场的杨耀州,志骄意满。2002年的南大高材生,闭着眼睛都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更何况,他还和女友共同考上了本校研究生,将来出国读博定居海外成为知名设计师,必然能在学校留下一段“神仙眷侣”的佳话。

这般前程的年轻人,又如何能心甘情愿地回来建设家乡呢?说到底,相比起繁荣发达的东部大城市,当年阿坝州毕竟是个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编剧上来就放了一串响炮。杨远德偷偷改了儿子的档案去向,将他调回了阿坝州。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似乎是个好差事。但在二十年前的杨耀州眼里,这是坏到不能再坏的选择了。一来,回到阿坝州必然要与女友异地,久而久之感情得不到保证。二来,自己已考上南大研究生,就这样放弃实在可惜。更遑论,父亲偷调档案去向是“父权独裁”,自己的未来应当由自己决定。

此时的杨耀州,尚处于人生的第一阶段。他还没遇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只想反抗父亲的权威。提出到木格梁子羌寨做调研,也是基于此。他未想到的是,自己会被羌寨淳朴所打动,会下定决心要帮他们过上好日子。

但此时的他,还是个只知道干嚼书本知识的愣头青。生瓜蛋子观众见过不少,拿着《国富论》下乡的,杨耀州当属头一个。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在羌寨,大道理不顶用,小偏方才能治病。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调研羌寨的过程中,杨耀州没少往家里跑。吃不饱、没信号、总停电,是他迈不过去的三关。跑回家的年轻人不应被耻笑,这本就是契合现实规律的写法。

很多影视剧里的改变太轻易,下个决心就改了,总归有些让人不信服。本性难移是人之常情,杨耀州同样挣不脱这份束缚。

长兄杨卫州(刘牧 饰)和未婚妻依娜(苑立若心 饰)的先后丧生,让他迅速成长起来。前者让他放弃了出国的打算,选择了继续未尽的事业;后者让他放下了男女之情的小爱,将一腔热血径直投入到建设阿坝州的未来中。于是,杨耀州裂变了。他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也明白了杨卫州和伊娜希望看到什么。

一个起初谋求个人前途发展的年轻工作者,为何能俯下身子,在阿坝州一干十几年?《阿坝一家人》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深扎基层,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观念转变,也不能只凭三言两语。杨耀州的转变,必然是艰难、挣扎的。这部剧拍出了他的自我思辨,拍出了他从毫不理解到心甘情愿的真实过程。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演杨耀州,蒲巴甲有着先天优势。事实上,他的成长轨迹与杨耀州颇为相似。他就是阿坝州人,又是八零后,同样在南方读书。有了生活作积淀,其表演自然真实可感。杨耀州这个艰难炼成的基层干部,被蒲巴甲演活了。

“真”人物:一部乡村振兴群像史

还是那句话,乡村振兴的故事不好拍。《阿坝一家人》拍出了真东西。总编剧卢敏是深入到阿坝州的。她自幼在阿坝州长大,摸了山区的底,入了振兴的魂,通了三农的经。所以剧中不见直眉瞪眼的口号和说教,放眼望去一地生活。

这里的“生活”二字,包括阿坝州的生活气息:羌寨悠久的历史文化、卧龙自然保护区熊猫怡然、外出打工者不愿回乡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农村气象。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更重要的是,这部剧写活了阿坝州的人。十八年来的两代人。阿坝州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上,有太多的形象值得细说。

以“父权象征”现身的杨远德,大抵是前期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角色。

偷调儿子档案,让他不能顺利读研的行为,以如今的视角来看,着实过分些。更何况,这不是他第一次替家人做主,次子夫妻下岗这事,就是他一手操持安排。甚至连孙子上幼儿园这种说句话就能办妥的事,他也不愿意去开口破例。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但这样一个“坏父亲”,却在阿坝州人民心中留下了好名声。他的一生,全都奉献给了全州人民。他也绝非不爱自己的孩子们,羌寨风寒,他怕杨耀州受冻,半夜爬起来向他行李箱塞军大衣。杨耀州订婚,他高兴得载歌载舞。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言辞不善,父爱如山。

夏柔的成长,比杨耀州来得要晚一些。男方建设西部,女方出国深造,分手在所难免。但她从来没有忘记杨耀州。汶川地震之后,她学成回国,为灾区重建出力。不过,此时的她和初入羌寨的杨耀州一样,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按照偶像剧的写法,这两人相逢注定要干柴烈火,轰轰烈烈。《阿坝一家人》反其道而行之。感情是克制的,二者倒为了建筑问题频繁争吵。由头还都站得住脚。一个考虑经济,一个讲究专业,最终议出了省钱办大事的良方。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母亲央金俄玛(娜仁花 饰)是家中润滑剂,杨家父子起摩擦全靠她斡旋。杨耀州最初愿意留在阿坝州,也是她瞥到了保留学籍建设西部的政策。这个善良的阿妈,只盼着儿子抓紧结婚。趁着年轻,自己还能给他们带带孩子。

还有那些可爱的村民们,也值得一说。老巴头(冯千 饰)脾气执拗,却愿意把所有腊肉都留给杨耀州吃;依娜刚和心爱的杨大哥订婚,地震来了却能不顾生死解救自己的学生;桑吉(容尔甲 饰)则敢爱敢恨,早期虽对基层干部心有不满,但杨耀州救了他的命,他便真心实意“听大哥的”……

客观来说,《阿坝一家人》的演员演技都不错。丁勇岱是实力派,在历史剧、都市剧、主旋律剧中皆有拿得出手的角色。缪婷茹演的夏柔,见柔也见刚,严肃又活泼,俨然和蒲巴甲达成了“双强”平衡。娜仁花更是金鸡影后,演技不用多说。冯千、苑立若心、容尔甲等人的表演也颇为出彩,与角色相当契合。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真”意义:如何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前两年的荧屏上,脱贫攻坚的故事演了不少。精准扶贫过程中,涌现出不少动人的诗篇。如今,脱贫致富的使命已达成,乡村振兴事业又提上了日程。

对观众来说,这或许有点费脑筋。同样是讲农村的现象,两者又有何区别?

脱贫攻坚本质上是一场战役,它的特征是快准狠,讲求集中作战。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一种战略,它讲求常态推进。战役是短期的,战略是长期的。

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曾讲到,“当代乡村建设,是基于自然和农耕的生态化和谐共生关系,探索着农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多重功效。要以尊重社会生态系统为基本出发点,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从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在‘三农’领域的突出表现。”

于这一点而言,《阿坝一家人》展现得颇为透彻。这部剧最难得之处,在于以小见大地写了振兴路上的三种冲突。它立足川西,聚焦阿坝,但所体现的内核是整个中国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第一种冲突,是城市教育和乡土文化的冲突。

比起自己的父亲,南大毕业的杨耀州算是个高材生。比起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杨耀州,海归博士夏柔的学历则更胜一筹。但面对着羌寨的贫困局面,杨耀州却只能照搬课本知识,好不容易想出个卖苹果的办法,还赔了个底朝天。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夏柔将羌寨设计成欧洲的托斯卡纳风格的计划,更是罔顾实际。别说州政府那边过不去,就连杨耀州这个“半吊子”,都能看出她的方案有问题。钱不钱的先不说,把拥有千年历史的羌寨扒倒重建,完全是纸上谈兵的儿戏行径。

有趣的是,如果读者深入了解现实中的振兴故事,会发现国家对第一书记的要求是“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这样一来,既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问题,也能提升基层组织的素养水平。

第二种冲突,是振兴政策与基层实况的冲突。

对杨耀州来说,羌寨的苦主要在肉体上,红原的苦则折磨在身心。桑吉实在是不讲道理,不仅自家不肯去定居点定居,甚至教唆其他牧民,动乱民心。面对这种情况,晓之以情是很难动之以理的,只能按照草原上的规矩来办。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桑吉是骑马的好手,杨耀州就激他骑马。桑吉是重情重义的汉子,杨耀州就不顾安危,寒风中冒险救他。一来二去,如孔明收孟获,愿为先生身前驱。

第三种冲突,是一腔热血与现实困境的冲突。

乡村振兴不容易,光靠着一腔热血解决不了问题。唐僧一个人取不了西经,信念再坚定也得有降妖手段。基层干部也是如此,要懂得高风亮节、身先士卒,更要懂得脱贫的手段和方法。羌寨过去也颇为努力,但他们失败怕了。

杨耀州通过村主任和老巴头两处锚点,成功把村民们说服了。村民或许不信这个毛头小子,但相信村主任。和妻子在阳台上唱个“红白脸”,私搭乱建者就没脾气了。说到底,中国社会是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小社会团体。费孝通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就是这个理。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另外,在民族文化展现、自然风光还原、年代质感表达方面,该剧也勉力了。

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的美景,卧龙自然保护区熊猫的憨态可掬,藏族、羌族载歌载舞的野趣,以及2002年遍地翻盖电话的古早,真真有趣。很显然,导演顾其铭在拍戏过程中,是抱着必出精品的信念的,是打了心稿的。

透过家庭代际,我看见《阿坝一家人》的用情至深和青春昂扬

开播以来,《阿坝一家人》表现不俗。首播当晚,收视开门红,首个周末同时段位居第二。7月6日江苏卫视收视破2,7月9日伊始,浙江卫视连续三天收视率破2。7月12日江苏卫视、浙江卫视收视双双破2,7月13日江苏卫视收视位居同时段排名第一。收官邻近,热度定能再度飘红。

【文/马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阿坝   卧龙   父权   家人   群像   熊猫   江苏   卫视   乡村   基层干部   冲突   父亲   生态   青春   家庭   社会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