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弗兰科·赫伯特所著的科幻小说《沙丘》,无疑是美国科幻小说界的顶流,曾有过同时获得雨果奖、星云奖的辉煌战绩,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幻小说作品之一。

可是,由《沙丘》改编的同名好莱坞科幻大片,在内地公映8天,票房收入仅为1.81亿元,平均每天入账2000万+。

这个成绩看似还可以,但是如果考虑到影片上亿美元的成本,《沙丘》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只能说很平淡。对标上一部传奇影业出品的科幻片《哥斯拉大战金刚》,这部影片5天的内地票房是5.42亿元,这样一比较就看出差距了。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差在哪里了?

看豆瓣评分《沙丘》7.9分,开分是7.5分,还是一个逆袭上扬的走势。《哥斯拉大战金刚》评分6.3分,显然科幻影迷更喜欢《沙丘》。

可惜普通观众对《沙丘》不买账,看过电影的观众,纷纷表示不能接受影片中的冷兵器打斗的设定。已经是那么高级的文明了,驾驶宇宙飞船超光速旅行,但双方军队打起仗来,则是军人拿起刀剑互砍,落差太大。

但为什么从原著上就要设定冷兵器的作战模式呢?影片阵容群星闪耀,特效达到壮观浩瀚效果,这又是如何完成的?我们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部罕见的科幻片《沙丘》。

太空宫斗戏,与现实世界密切关联

1963年第一部《沙丘》小说在美国出版,之后陆续又出版了5部续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了《沙丘》六部曲。电影《沙丘》改编了原著小说第一部的前半部分,电影最后赞达亚的那句台词“这只是个开始”,真的是字面意思。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沙丘》小说翻译成汉字之后,总字数高达171万字。一目了然,这样浩瀚的内容,拍成电影的确是难度太高了。所以小说问世近60年来了,也就前后两次被改编成电影。

1984年大卫·林奇导演的《沙丘》堪称灾难,耗资4000万美元,全球票房3100万美元,IMDb评分也仅6.4分(满分10分)。故事语焉不详,特效和服化道看起来稀奇古怪,怎么看都不像是一部太空科幻,导演后来自己都不想提起这部作品。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现在,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挑起了再塑电影版《沙丘》的重任。这位曾经执导过《降临》《银翼杀手2049》的科幻片大导演,执导《沙丘》的确是不二之选。因为《沙丘》从原著上来说就不是一部强调打打杀杀的作品,小说所要传递的隐喻是希望世人注意水资源浪费、土地沙化、石油资源枯竭、全球变暖等等环保问题。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在电影正片中,那一望无际的沙海,以及人类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都深刻说明了这个创作意图。电影中提及香料,是两大家族争夺的重要资源,吸食香料可以让人类预知未来、增强感知能力,并且辅助飞船进行宇宙飞行。掌握了香料,就等于掌握了最高科技。很显然,香料就是指代现实中的石油。

优秀的科幻作品都是现实的投射,《沙丘》的小说和电影都做到了这一点。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用冷兵器打仗是影片的争论焦点,原著就是如此设定,那是因为人类文明与人工智能发生过一场毁天灭地的大战,人工智能被消灭。从此之后,人类科技的发展就出现了盲点误区。人类发明了战斗中使用的护盾,人类和飞船都可以使用,电影中也展示了护盾强大的保护作用。但是这个护盾一旦遭遇了热兵器的攻击,就会产生核爆效应,由此就恢复了刀光剑影的冷兵器战斗。

小说这个设定很缜密,但是导演没有在影片中详细说明,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又不懂,这就让很多观众一头雾水。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从电影成片来看,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沙丘》走科幻史诗路线,呈现出宏大的世界观,构建出一幅壮阔的太空英雄冒险图景。特别是影片中宏伟的沙丘星球,那一望无际的沙海,辽阔、壮观,但也令人望而却步。在电影中呈现沙漠的场景,《沙丘》可以说是做到了天花板级别。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庞大的帝国,勾心斗角的王公贵族,痛下杀手的宫廷内斗,以及之后公爵之子保罗的出逃。整个故事是不是颇有莎士比亚《王子复仇记》的感觉?在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方面,原著的确是受到了不少古典戏剧、小说的影响,借鉴的仍然是欧洲古代封建领主的争斗故事,但背景是万年之后的太空领域。

电影《沙丘》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沙丘星球的震撼视效,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庞大无比的沙虫怪兽。

从故事层面到特效场面,还有精彩的演员表演,《沙丘》是货真价实的科幻大片。只不过少了密集的打斗、搞笑的桥段、丰富激烈的战斗大场面,让不少观众产生了落差。

一句话,这不是一部爆米花电影。

赏心悦目的豪华巨制,IP的力量

《沙丘》由华纳影业出品/发行,传奇影业制作,这部耗资上亿美元的超级大片,是反传统的商业电影,因为它并不十分娱乐化。虽然不是爆米花电影,但是耗资不菲。首先看演员阵容,主演提莫西·查拉梅、乔什·布洛林、丽贝卡·弗格森、赞达亚、张震、杰森·莫玛等等,妥妥的全明星阵容,单是演员片酬就可以料想是天价。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影片中层出不穷的特效场景同样很烧钱,几处大场面的处理也足以配得上影片的史诗格局。单就影片展现出科幻史诗的磅礴气势而言,在今年的好莱坞电影中无出其右者。

《沙丘》中的沙漠主场景选择在约旦南部的月亮谷进行拍摄,这里有世界闻名的红岩沙漠,千年历史铸就的自然石拱悬崖、形状突兀的岩壁,都让这片沙漠犹如外星一般神秘。此前《星球大战》《火星救援》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是好莱坞拍摄外星场景的重要外景地。

此外剧组还远赴挪威、匈牙利搭景拍摄。影片前期拍摄历时4个月,后期耗时一年。在2020年6月份,还在匈牙利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补拍。可见,要完成这样一部太空科幻,着实不易

从小说角度来说,《沙丘》在好莱坞业内是公认的难拍,尤其是1984版电影票房失利之后,大公司更是不敢轻易触碰。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最终是传奇影业启动了《沙丘》新版电影的制作,实在是勇气可嘉。这部电影很明显是非常难拍,并且还不容易卖座。对于一贯擅长开发IP的传奇影业而言,他们应该也能一眼看出《沙丘》不会有《哥斯拉大战金刚》那样的票房效应,但最终还是启动了这个项目。毕竟,爆米花电影实在是太多了。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沙丘》作为一部宏伟的视效大片,去影院观赏自然是首选。不过发行方华纳选择了影片在北美的发行是“院网同步”,《沙丘》在北美院线上映后,不久就在华纳的流媒体HBO Max同步上线。华纳在疫情期间,已经对旗下发行的多部大片进行这样的操作,《沙丘》也是如此,算是一种无奈之举。

不过,《沙丘》的全球票房已经高达2.3亿美元,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院网同步”并没有太大影响,原著仍然有不小的号召力,这也是好莱坞公司热衷于开发IP的主要原因。据导演透露,《沙丘2》已经在运作当中,这个故事应该还会继续下去。

结语

作为一部非主流、反传统的好莱坞大片,《沙丘》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命运恐怕很难扭转。中国的普通观众刚刚对类似“星战”的太空史诗,有了初步了解。要一步跨越到建构在中世纪逻辑上的“高科技、低文明”叙事难度不小。再加上对西方政治常识的陌生,影片中的很多设定普通观众很难,也没有耐性详细了解。这些都是影片的短板。

《沙丘》再好,在中国也是隔靴搔痒

《沙丘》已经在影视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在市场表现上,我们只能期待,随着IP的后续开发,能够在中国培养出更成熟的电影观众群体。

10月27日,传奇影业刚刚确定《沙丘2》立项,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在第一时间发布了首款概念海报。影片定档2023年10月20日北美上映,主演悉数回归,少年保罗将继续他的征途。

【文/崔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沙丘   华纳   隔靴搔痒   好莱坞   冷兵器   影业   科幻   原著   中国   票房   太空   大片   导演   观众   影片   电影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