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让亲戚们百般嫌弃的河南婆婆,被儿媳宠成了家里的宝

那个让亲戚们百般嫌弃的河南婆婆,被儿媳宠成了家里的宝

01

阳春三月,微风是暖的,空气是甜的。

德华股份公司正在当地一家四星级酒店举办会议。按照惯例,会议邀请到公司精英们的家属一起参加,谭洁也不例外。

谭洁今年不过32岁,本科学历,能力出众,年前刚被提拨了业务总裁的高管职位。

正发表讲话的谭洁自信满满、谈吐得体。

轮到家属上台作为代表发言的时候,令很多同事意外的是,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谭洁的婆婆,当初那个被亲戚们百般嫌弃的河南婆婆。

婆婆操着一口浓厚的驻马店方言,语言朴素又真诚。

当谭洁问她,“您为这个家操劳太多,才有了今天的我,今年有什么愿望想要实现呢?”

婆婆笑笑,稍微顿了顿,然后面向她,满目慈祥地说:“你啊,一个多月没吃我做的炸酱面了,我呀,快不中用了。”

说完,神情间竟有些落寞与凄凉。

谭洁一惊,然后哭笑不得,并伸出胳膊将瘦弱的婆婆揽在了怀里。

台下响起阵阵掌声。

02

谭洁小的时候,最喜欢吃肉丝面,尽管妈妈也会做,但是每次做好后,她碗里的肉丝都清晰可数,并且还都是肥肉丝。

谭洁不喜欢,哭闹,偏要吃瘦肉丝,妈妈就发火。

谭洁不知道她和弟弟之间为什么总有差距?

弟弟比她小两岁,碗里经常很多肉丝。

除了在吃饭方面,谭洁能感知到和弟弟不同以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不例外。

弟弟喜欢音乐,妈妈把弟弟送去了价格昂贵的培训班,学习电子琴;谭洁喜欢画画,想要一盒水彩笔,妈妈骂她是人精,事多。

别的女孩子有发卡戴,扎花辫子,穿吊带的裙子,谭洁一年到头都是深色的衣袖和裤子。

在谭洁的记忆里,她在妈妈面前就像个外人。她本来是个喜欢笑的姑娘,随着年纪的增长,她的笑容越来越少,再后来,她变成了一个经常面无表情的人。

如果说弟弟是妈妈的骄傲,那么,谭洁就是妈妈的包袱。

那个让亲戚们百般嫌弃的河南婆婆,被儿媳宠成了家里的宝

妈妈经常在亲戚们面前数落她的种种不是,不讨人喜欢、不擅长做家务、长相拿不出手,都十岁的姑娘了,衣服还要她这个大人来洗。

有一次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谭洁憋了很多天,最终写不出来一个字。她不愿意写妈妈的不是,但是在她的印象里,她的妈妈身上,又很少有温暖。

03

一次偶然的机会,谭洁给爸爸说起她的烦恼。

爸爸听完,一脸的无奈,语重心长地说道:“女孩子,并不比男孩子低人一等,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这之后,谭洁开始变得很努力,她争取样样出色。

在家里,她很勤快地做家务,她不再向妈妈要求要花裙子,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

她期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点进步,来获得妈妈哪怕一丁点的喜欢。

妈妈和她之间,似乎总也有一条鸿沟,这条鸿沟,到底是什么,她什么也不清楚。

有时候,她想和妈妈交流些青春期的事情,妈妈也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高考填志愿那年,她其实很想留在当地的省会读书,并且是一所211的重点大学,她的成绩没有问题。最终,她犹豫来犹豫去,还是选择了沿海的一所大学。

原因很简单,在那个家里,她似乎怎么努力也融不进去。

每年的母亲节,身边的同学或朋友都会给妈妈打电话,或寄些小礼物回去。

她那个时候也学会了网购,在网络上看了很多形形色色又有趣的礼物,选了几样放在购物车,并下了订单。

她期望着妈妈会很开心,她希望妈妈看到她的心意,她对母爱,从小到大都是那般的渴望。

遗憾的是,她的妈妈没有为之所动,并且,说她审美有问题,那些礼物她一样也不喜欢。

04

结婚那年,两家人在酒店里一起吃订婚宴。

妈妈提出:“自己就这样一个闺女,又远嫁到河南,还蛮不舍的,彩金不要多,就给十万吧。”

公公婆婆本来蛮乐呵地坐在那儿的,听到妈妈这样一说,瞬间脸上满是愁容。

家里其实条件不是很好;这个彩金数字有些多了;是否可以少些;家里还有个小儿子在读书呢等等。

确实,婆婆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一辈子以种地为生,一年到头土里刨食。

爸爸想着,既然是亲事,总归亲上加亲,太咬着彩金也不太好,最终谈到了58800元,图个吉利。

谁知道,没有等到谭洁大婚那天,里里外外的亲戚们已经知道了彩金被“讨价还价”的事情,那传言绘声绘色。

那个让亲戚们百般嫌弃的河南婆婆,被儿媳宠成了家里的宝

家里条件这样差还要嫁,真是倒贴哦;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听说订婚当天婆婆还把吃剩的菜打包带走了呢;这样寒酸的婆家以后能有啥好日子过哦;河南驻马店人哦,那里又穷又偷又落后的......

谭洁气不过,左右不过是妈妈说出去的。

她知道妈妈对这桩婚事不是很满意,觉得婆家条件差,姑娘都白养了,何况,家里连个婚房也没准备。

婆家说是儿子不让在老家置办,因为工作是在外地的。实际上,就算置办也没钱置办,说到底,还是穷得透彻穷得透明穷得叮当穷得发光!

05

谭洁百思不得其解,妈妈为什么总是一副并不期望她生活得幸福的样子。

她想争辩过去,想想大婚在即,再吵没有意义,何况妈妈那副强势的性格,搞不好还要再和爸爸吵一通,那争辩还有什么意义?!

她结婚这一年,弟弟也考上了名校的金融专业研究生。

弟弟整个人透着一种光芒,她呢,工作刚刚稳定,确实,她和弟弟总有差距。

妈妈的重男轻女,未免太露骨,要怪就怪自己是个女孩子吧。

唉!

孕期,谭洁的妊娠反应很强烈,尽管如此,她都没有放松过工作的脚步,该出差还是出差,该充电还是充电。

孕五个月的时候孕检,检查出胎儿不太正常。她多期望妈妈能给她些建议或关心啊。

孕后期,肚子越来越大,她已经不能照顾自己。她给妈妈打电话,期望得到些帮助,毕竟初为人母,她既喜悦又恐慌。

那个让亲戚们百般嫌弃的河南婆婆,被儿媳宠成了家里的宝

妈妈拒绝了,理由是她现在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不如让婆婆来照顾下。

谭洁无奈,只好给婆婆打电话,婆婆竟满口答应了,当天即买了火车票,经过十多个小时长途奔波后,抵达了宁波。

在这之前,谭洁对婆婆的印象是土、穷,至于感情,完全谈不上。

谭洁和婆婆的沟通有些困难,她听不懂那些方言,婆婆的饭菜也不合胃口。

孩子的情况不是很乐观,最终通过剖腹产进行手术,顺产对胎儿不利。躺在手术台上,下半身全部麻醉没有知觉,谭洁初次对妈妈彻头彻底的失望。

06

婚后第三年,小两口手里存了些积蓄,想着尽快买了房子,这样在宁波就有家了。

谁知道,工资跟不上房价涨的速度,一年到头省吃省喝,待到买房的时候,首付还差好大一部分。

谭洁想着婆婆家里的条件一直不太好,不如先找爸爸拿些钱,算是借的,后面再还,未尝不可。并且,家里也有这个能力,这一点她心知肚明。

刚好也趁着假期回去家里看看爸爸(妈妈)。

当她说明来意后,一家人正吃着饭菜,妈妈听到谭洁要拿些钱买房,立马就停下了手中的筷子,满脸的难处。

说是弟弟这些年读书花了家里不少钱,家里的店铺这些年的生意也一直不太好,也拿不出太多钱的。

爸爸这时候发话了,哪里的话,钱又没花在别人身上,给孩子准备些吧。

离开的时候,谭洁妈妈给了她一张存折,里面不多不少刚好是五万,她其实要的不是这个数字,但是妈妈坚持说其他的钱都存了定存,没有半年一年拿不出来啥的。

她心里明白了所以然,她本想再和爸爸说说,话到嘴边最终又咽了下去。

走出家门的时候,她头也没有回,眼圈在眼眶里直打转。

07

很晚的时候,她才趁着夜色赶到了家。

天气很寒,已经入冬,天空飘着雨夹雪,她没有伞撑,一副狼狈、历史沧桑的样子,出现在家门口。

听到钥匙转动的声音,婆婆直接起身赶来开门,她一惊,这样晚了,婆婆还没有休息。

婆婆说,一直在等她,林杨出差了,谭洁这样晚还没回来,她蛮不放心的。

谭洁不知道说什么好,自从生了孩子后,婆婆一直跟着她,除了有一年公公腿部摔伤,婆婆回去照料了些许天外,其余时间都留在宁波帮着带孩子。

谭洁浑身疲惫的倒在软椅上,蜷成一团,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

“是不是首付款没筹够?”婆婆边说边递过来一块干毛巾。

谭洁嗯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

那个让亲戚们百般嫌弃的河南婆婆,被儿媳宠成了家里的宝

婆婆回了卧室,随即又走了出来,递给谭洁一个布袋子。

“这里面是三万元钱,是你公公打来的,这些钱本是准备修老房子用的,你们急,先用着吧。”

老房子的钱,这是老房子的修缮费。

那套老房子,再不修估计都要塌了。春节回去的时候,她亲眼看见,为了防止墙体破裂,公公找人用钢筋拉着墙体,那套老房子整个就和危房差不多。

家里一直在说修老房子的事情,一直不见动工,公公总是一拖再拖,原来是想着他们有买房的打算,这些钱就先存着。

08

谭洁没有接,她哪里接得过来。

婆婆想着谭洁是嫌少,她很认真地给谭洁说:“我有私房钱的啦。”

谭洁越听越迷离,私房钱?!

可不,婆婆白天的时候,就在小区里捡些塑料瓶子和废纸盒,全部囤在楼下的空房里。

囤得差不多了,婆婆就整理好一齐卖掉,钱不多,却足足有4300元钱。

这层矮矮又阴暗的空房,以前是居民们搁煤球用的,后来改用了天然气,这块空房就自然地空着了。

谭洁,竟然全然不知。

谭洁坚持不用,谭洁以前总也觉得婆婆没文化,做事情也不是很麻利,她怎么都想不到婆婆这般能吃苦,并且把他们的幸福看得这般重。

谭洁心里百感交集。

谭洁一直觉得自己是没有家的,特别是出嫁后,然而,此时此刻,她发现自己最大的底气,竟然是来自于婆家,准确地说,来自于这个看似普普通通却有着十足能量的婆婆。

谭洁最终和老公商量,放弃了小三房的购买,选择了两房的小户型。

家的幸福,和房子的大小无关。

他们都还年轻,他们还有未来,他们还有时间,他们还有很多的可能性。

合适的三房,留待以后再说。

09

谭洁在工作上面越来越拼,她以前很温柔,现在的她走路带风,务实又现实。

上苍没有辜负她的付出,谭洁的薪水一路增加,职责也越来越大。

而工作繁忙也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她明显地感觉到饮食方面,越来越难以下咽。

直到有一天,她刚喝下的汤羹因为反胃,全部吐了出来。

情急之下,先生赶紧陪她去了医院,胃镜手术过后,谭洁虚弱的倒在先生的怀里,脸色甚是难看。

胃出血,并且伴随着糜烂性慢性胃炎。

谭洁天天都要吃药,但是效果甚微,她工作的强度实在是太大了,从而导致她越来越虚弱,吃不下饭的同时消化也越来越差,最终,公司不得已批了她假期。

期望她在家里好好休养一段时间,重回工作岗位再创佳绩。

那个让亲戚们百般嫌弃的河南婆婆,被儿媳宠成了家里的宝


吃中成药、胶囊、西药的效果不好,后来转为吃中草药,中草药需要天天熬。

先生工作性质的关系,要经常出差,婆婆便照顾起了谭洁。

起初,谭洁闻到中药的味道就会觉得恶心到吐,她对喝中药下去更是很排斥。然而,婆婆天天不厌其烦地熬药,劝药的时候又很有耐心,谭洁便被婆婆感化了,开始有意识地逼着自己把药喝下去。

10

婆婆为了能让谭洁身体尽快恢复,改变了以往的做菜风格。

她不再是按自己的意愿,纯粹是按谭洁的口味来做饭菜。

听邻居的老姐妹们说“食疗”也是不错的办法,婆婆硬是要谭洁教会了她玩智能手机,她说自己喜欢上了玩抖音视频。其实,她是偷偷在视频平台上看大厨们做菜的手法。

听邻居的老姐妹们说市郊的寺庙香火很灵,婆婆趁着那天得空一个人去了市郊,叩拜了菩萨,投了香火钱。

婆婆哪像是农村来的老土妇女,婆婆分明是家里的一尊佛。

那天,谭洁随意向婆婆聊到,她小时候很喜欢吃肉丝面,很少能吃到。

这件事情,婆婆记在了心上。

婆婆学着做了肉酱面,那天做好的时候,兴奋的要谭洁评价她的手艺,是否和她妈妈做的有一拼?

谭洁,当时一脸雾水,一个是肉酱面,一个是肉丝面,哪里和哪里啊。

原来,是婆婆把肉丝面听成了肉沫面,为了避免汤汁清汤清水没啥味道,她特地自制了酱料。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炸酱面。

一根筋道的面条下肚,有番茄的淡酸味,有面条的爽溜感,更有黄瓜丝的脆嫩。

好吃!

11

为了便于消化,那碗面的份量并不多,谭洁却记住了那碗面独特的味道。

在婆婆的身上,谭洁分明能看到另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是妈妈。

不是她的妈妈,又是她的妈妈。

见谭洁越来越喜欢吃她做的菜,脸色也越来越好,婆婆对自己的手艺越来越有信心。

如其说谭洁的病是吃药调理好转的,不如说是婆婆的用心从根本上帮助了她。

半年后,谭洁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整装待发。

尽管有一段时间不在职场,部门也经历了一次重组,但是她对未来不惧怕,职业规划清晰如水。

她和婆婆的相处,越来越和谐。

在工作打拼的过程中,加班、出差、满负荷等等,这些对她都不算什么。

她的心智比过往更成熟,她的处事比过往更理性,她的底气比以往更有力。

她教会婆婆去学广场舞,尝试着和更多的人接触;

她带婆婆去吃自助餐,吃多吃少没关系,重要的是吃个自在;

她陪婆婆去周边的城市游玩,在坐缆车上了黄山顶的时候,婆婆笑得比任何时候都快乐;

她给婆婆订制了一件老年旗袍,婆婆试穿的效果很不错,尽管她总也舍不得穿。

婆婆做婆婆前,她的世界就是农村那一亩三分地,最远的地方就是他们村所属的乡。

婆婆做婆婆前,一件衣服只要穿不烂她可以一直穿下去。

婆婆做婆婆前,她的伙食仅限于后院的冬瓜、南瓜、丝瓜。

12

谭洁这次被提拨为业务总裁后,这家公司也凭着行业里优秀的口碑以及成绩,登录上了新三板。

妈妈给谭洁打电话,说明了弟弟现在正在找工作,一直不太顺利。

她听谭洁爸讲,谭洁的企业还不错,看能不能企业里给弟弟安排个职位。

那些天谭洁正在海南做尽调,忙碌得不可开交,头几天还在发高烧不止,也是这个原因,她的爸爸有和她通过一次电话。

那个让亲戚们百般嫌弃的河南婆婆,被儿媳宠成了家里的宝


而妈妈打电话来,一句话关心的话都没有,平时不怎么联系,这一联系就要她给弟弟找工作,她当时手里正有工作要处理,着实顾不是太多,就先挂掉了。

谁知道,当她出差回到宁波后,妈妈就找到了家里。

拎了些水果,并且和婆婆“敞开心扉”地唠嗑起来。

说谭洁小的时候吃饭很挑食,这个女孩子一点也不乖巧,让她很费心;说谭洁结婚嫁到婆家后,就很少回家看他们二老了,她倒很惦念;说谭洁得了胃病都不给家里人说,明摆着心里没有娘家。

言下之间,她这个妈妈很关心这个女儿,女儿心里没有这个娘家。

婆婆弄不明白谭洁妈的真实来意,便把话说给了谭洁听。

谭洁心里明白,妈妈是用这样的强硬办法要求她给弟弟找工作。

谭洁那天的工作甚是疲惫,她已经连续加了半个多月的班没有休息。

曾经,她很渴望得到母爱,她得不到;

她出嫁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有了好的生活,现在妈妈还来搅乱。

她心里烦乱又填满了委屈,当即给爸爸打了电话。

13

她一直以为妈妈是重男轻女;

她一直在努力,一直不曾让妈妈满意;

不管她如何做,妈妈总是对她有意见。

爸爸起初听电话的时候,沉默不语,几声咳嗽声过后,爸爸打开了话匣子。

谭洁一岁的时候,谭洁的亲生妈妈就生病过世了。

为了能够把谭洁好好照顾长大,本不想马上娶亲的爸爸,在奶奶的压力之下只好顺从。

妈妈过门了之后,起初还很愿意带着谭洁,小时候的谭洁很是可爱,也讨人喜欢。

谭洁三岁的时候,妈妈生了弟弟,弟弟的出生,彻底打破了以往家里的平静。

不知道为什么,妈妈再也容忍不下谭洁。

每次爸爸看不过眼妈妈对谭洁的不好,妈妈就发脾气,说自己条件这般好嫁给你,还得养活你和别的女人的孩子,你凭什么再要求我?

那些年家里的经济条件还不是太好,爸爸要忙碌着赚钱,急于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特别是弟弟出生后,负担更重了,在谭洁的事情上,爸爸也是有心无力。

谭洁结婚,爸爸心里也有数婆家条件不好,但是爸爸一直在做生意,看得出来先生值得托付,是个好男人。尽管妈妈一直给亲戚们抱怨谭洁嫁不好,嗤之以鼻,爸爸心里虽然很反感嘴上也没再说什么。

那次买房,爸爸是给谭洁准备了二十万元现钱的,只是最后的时候,谭洁的妈妈截留了十五万。待爸爸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谭洁已经签了小户型的购房合同。

14

婆婆正在厨房熟练地用菜刀剁着肉沫,没有肥肉只有瘦肉。

婆婆的背似乎有些弯了,她身上总也喜欢穿着那件有些褪色的线衫,头发相比前些年也白了很多。

谭洁喜欢吃她做的炸酱面,由于工作忙,她已经很多天没在家里吃过饭了。

爸爸打来电话,问她什么时间能回家看看?

她确实很想爸爸,但是想到每次回去妈妈那副半冷半热的模样,她都觉得心里不舒服。

“我刚请了年假,准备带婆婆去乌镇看看。”

“呃......”没等爸爸回话,那边妈妈的声音已经震耳地传来:“她那婆婆有啥好,又穷又土嘎啦的,她当个宝贝儿似的。”

“怎么说话呢,洁的孩子一直是她婆婆带的......”“哪个当婆婆的不带孙子的!”

谭洁不愿意再听下去,挂了电话,沉默了好一会儿。

那个让亲戚们百般嫌弃的河南婆婆,被儿媳宠成了家里的宝

婆婆是穷的,但是穷不是她的错。

婆婆是土些,但是土不是她的本性。

在经济方面,婆婆确实没有给到得力的支持,但是她自己活了大半辈子,物质生活方面她自己又有多么富足呢?

谭洁特殊的成长环境,导致她缺失的并不是物质,她缺失的是来自母亲这个角色所特有的温暖与善意。在这方面,婆婆的存在,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她。

如果非要对婆婆和儿媳定义出一层关系,那估计是前世的母亲来世的婆婆吧。

她不想记恨妈妈,她们本就不是母女,何来的恩怨?

她想要的是,婆婆能够健健康康,这样她就能够打着儿媳的大招牌,尽情向婆婆“索取”一份特殊的关怀与温暖。

谭洁走向落地窗,春风将白色的窗帘吹起,她看到小区里的紫玉兰已经开花了。

花瓣饱满,在七彩的阳光下,展现着迷人的姿态,香气四溢,淡淡的。

美好的人和事物,都是有春天的。

而万物生长的春天和枯叶凋零的冬天,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随即,她给助理发了条微信:“下周安排一场面试,面试人是谭珏。”

【网图,侵删】

作品原创,更多精彩故事请点击下列链接:

小说:大二那年,被人贩子卖进山沟后,她收获了真挚的爱情

故事:婚姻七年痒的魔咒,让那个总是被亲戚们嘲讽的老公打败

故事:妻子漂亮丈夫坚决要离婚,岳父母出面喝杯水后,丈夫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婆婆   亲戚   家里   肉丝面   炸酱面   婆家   儿媳   宁波   河南   公公   弟弟   爸爸   事情   条件   妈妈   喜欢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