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当年拍《断背山》时,找了一名不识谱的作曲家为影片配乐

阿根廷人古斯塔夫·山塔罗纳(Gustavo Santaolalla)可能是奥斯卡奖历史上知名度最低的原创配乐获奖人之一。

山塔罗纳的突然走红,令许多人感到不解,因为他的工作方式与好莱坞绝大多数配乐家南辕北辙。但就是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作曲家,在2004年以后,垄断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

2010年,山塔罗纳来到上海,接受中国媒体记者李冰清采访时曾经这样说道:“我只选择很少数的导演和项目,他们允许我在其中表达自己的艺术想法。我很清楚我在提供一种服务,为演员的表演和电影本身增添气氛。但我也觉得,我的音乐参与在电影之中是一种艺术的综合,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助。”

李安当年拍《断背山》时,找了一名不识谱的作曲家为影片配乐

山塔罗纳的音乐风格是很挑电影的,他选择的电影也并非那些商业大片。从进入电影音乐界开始,山塔罗纳就喜欢为那些中小成本的剧情片和文艺片配乐,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他进入主流视野。

在此之前,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位很受尊敬的唱片制作人和作曲家,为一些拉丁乐队制作唱片。他的Surco唱片公司拥有众多南美最受欢迎的摇滚艺人。

无论是阿根廷本土乐队时代,还是后来因电影配乐登上奥斯卡之巅,山塔罗纳身上始终有一个屡遭诟病的缺陷:这位两次斩获小金人的作曲家,竟然完全不识谱!创作全靠一双耳朵。

在其事业道路上,阿根廷小提琴家贾维尔·卡萨拉扮演着他最忠诚的搭档。二十多年里,每次山塔罗纳有新的灵感,卡萨拉就会把它们记录下来,从乐队到配乐,他们一起完成了许多创作。

李安当年拍《断背山》时,找了一名不识谱的作曲家为影片配乐

1998年以前,山塔罗纳从未想过这辈子会做电影音乐,他在自己的故乡尽情放飞着梦想。后来,他把自己过去十三年最优秀的作品结集成册,灌录成了唱片《Ron Roco》。

没想到,这张唱片引起了两位导演的注意,迈克尔·曼(Michael Mann)将其中一首《Iguaz》用在了电影《惊爆内幕》(The Insider)中;墨西哥导演伊纳里图(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听完这张唱片后,对山塔罗纳的才华十分欣赏,随即邀请他为电影《爱情是狗娘》(Amores Perros)和《21克》(21 Grams)配乐。就这样,山塔罗纳误打误撞地走上了电影音乐之路。

2002年,他为《21克》谱写的音乐赢得了奥斯卡奖提名。此后,他逐渐将事业转移到好莱坞。山塔罗纳倡导的完全不同于好莱坞既有传统的音乐美学,很快便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李安当年拍《断背山》时,找了一名不识谱的作曲家为影片配乐

随着《摩托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通天塔》(Babel)等优秀作品的问世,他一跃成为电影界炙手可热的明星。作为非欧美系作曲家,自打进入好莱坞后,山塔罗纳的事业顺利得超乎想象。这位并不年轻的新人“一不留神”便成为了好莱坞历史上第三位蝉联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的作曲家,令许多同行艳羡不已。

接踵而来的荣誉却并未让他感受到一种归属感,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山塔罗纳是好莱坞的幸运儿,但面对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出,力图在异国他乡传播本民族音乐的山塔罗纳却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外来者,他用了足足八年时间才真正融入到美国社会中去。

事实上,主流人士对他的质疑从未停止过。一些美国评论家依然在诟病他不识谱的软肋和从不使用管弦乐队的“毛病”。但这些保守的观点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山塔罗纳正是靠着别出心裁的音乐形式,才得以异军突起。他的音乐,用洗练简洁的乐器组合,演绎出抽象冷峻的旋律线条,吉他声中透着空灵寂寥之美,并在音乐中巧妙借用了空间和沉默的力量。

李安当年拍《断背山》时,找了一名不识谱的作曲家为影片配乐

这种靠静默而不是喧嚣取胜的音乐,的确与好莱坞一贯提倡的“音乐无处不在”大异其趣。而电影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背景音乐”式审美已经脱离了当代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

与山塔罗纳合作的导演,都不是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思维,他们不喜欢色彩浓郁、曲式繁复的大型配乐,他们的电影都不靠紧凑的张力、迅猛的节奏取胜,而善于在绵长幽静的叙述中刻画人物内心的变迁。所以,山塔罗纳音乐中的低限、空灵和旷远,正好与这些电影的画面风格相吻合。

这些导演通常会给山塔罗纳留下极大的发挥空间,他们抛弃了好莱坞传统法则——先看样片,再配乐。而是用典型的欧洲电影创作方法,让作曲家从电影开拍之前就参与到创作中来。拍摄过程中,导演会用山塔罗纳的音乐来启发演员的灵感。

《断背山》就是最好的例子。据台湾乐评人蓝祖蔚所述,在拍摄框架还没定下时,山塔罗纳便已完成了所有音乐。他曾经说:“李安是个天才,我把所有的音乐交给他,他就明白该如何一一安放到场景中去。”

李安当年拍《断背山》时,找了一名不识谱的作曲家为影片配乐

山塔罗纳第一次和李安见面时,李安只告诉他说:“我有七场戏要配乐,想要一种空旷的气息和令人憧憬的音乐。”然后,就寄了剧本给他研读。

两个星期后,《断背山》还在前期筹备阶段,很多外景地都还没选好,山塔罗纳便寄给李安一张CD。李安最初以为他是想给自己分享过去的作品,打开一听才明白,山塔罗纳已经写好了《断背山》的主题乐段。

《断背山》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后,李安坦承,山塔罗纳的音乐确实帮了他不少忙,让他可以先借助音乐,去想象电影的情貌与灵魂。所以,主要演员开始拍戏时,李安也让大家一起听音乐,去体会电影所反映的基调,从而找到了更一致的呼吸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李安   布宜诺斯艾利斯   作曲家   阿根廷   奥斯卡   好莱坞   美国   空灵   当年   唱片   导演   乐队   影片   事业   艺术   电影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