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记忆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谈到秦始皇,中国几乎无一没听过他的事迹,秦皇的生平,或成为教科书上的帝王形象,或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至于历史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这也是历史名人的通病。

简述:我记忆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陵兵马俑

读过李白讲秦皇的诗篇,尽管只是为了讽刺唐玄宗迷信神仙,但我拿来讲秦皇的生平也可以。李白的诗向来豪气,有一种超伟的魄力,再加上秦皇取三皇五帝之名,自为始皇帝,泰山封禅,原本就气吞牛斗,两者相辅相成,更显磅礴大气,才让我选了这一诗篇作为秦皇的开头。

简述:我记忆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对秦皇功业的肯定,秦国从偏僻而来,历经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发愤图强,才逐步成就大国,到秦皇这一代,不再蛰伏爪牙忍受,猛虎出笼,潜龙出海,秦军出世,秦风飞扬,以虎入狼群之势,吞并六国,灭亡二周,富有四海,建立大一统国家,虽是几代人的努力,也足见秦皇之魄力,之功绩,前无古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是“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足见秦皇之伟业。

简述:我记忆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始皇

在其人生当中,也有几件大事件让人铭记于心。

其一,斩嫪毐,斗吕不韦,成功夺权上位,成为真正的帝王。

嫪毐与赵太后通奸,权焰滔天,没有自知之明,贪得无厌,自称假父,要扶自己的孩儿代秦皇为王,被发现之后,铤而走险,先下手为强,伪造印玺,发动政变,奈何秦皇虽弱冠之年,魄力非凡,英武果断,摧毁了嫪毐的阴谋,将其车裂,崭露头角。

之后斗吕不韦,我确实不了解,吕不韦推秦皇上位,又代王执政,贪恋权位,所以献嫪毐于赵太后,处处掣肘秦皇,秦皇帝王权术几经磨炼,已然炉火纯青,吕不韦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都退出咸阳,退出权力中心。

总之,秦皇取得了胜利,这个弱冠帝王,稳固了自己的国家,整合了政权、军队、民心,雄心勃勃,要吞并天下,定鼎中原。

简述:我记忆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李雪健版秦始皇

其二为焚书坑儒。

据说,秦皇厌倦儒家,坑杀了四百多人,烧毁了儒家的典籍书册。其罪恶深重,传了千百年,被无数读书人唾弃。这是历史的说法。

我看了好多种说法,最让我信服的是秦皇焚的不只是儒家典籍,而是除了实用技术之外的文化书册,秦以用为先,这样虽然残忍暴力,却是最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对于高高在上的帝王来说无可厚非。至于坑儒,则是坑的方士,秦皇晚年求仙,倾举国之力,往泰山封禅,送徐福出海,都为了长生不老,一无所得之后自然暴怒,帝王一怒,流血漂橹,这四百人实则是方仙之士,被冠以儒生之名,我感觉很对。真相永远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之下,焚书坑儒的真假,不过是我们的揣测罢了,终究得不到证实。

简述:我记忆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霸气秦皇

其三,就是征百万民夫,修万里长城,修骊山墓葬。孟姜女哭倒长城源自于此。修万里长城,是用来抵御外敌,征民夫修长城,也算情有可原,但修骊山墓,动用天下之力,倾举国之才,是真正的劳民伤财。皇帝的奢华侈靡,自古有之,亡国多出于此。

秦皇其人,千古一帝,毋庸置疑,吞并六国,统一王朝,焚书坑儒,征召劳工,修筑长城,功过俱备,但瑕不掩瑜,仍有可观,英年早逝,二世而亡,实属可悲可叹!

备注1:秦始皇,我文中也称之为秦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万里长城   儒家   民夫   书册   泰山   焚书坑儒   弱冠   长城   举国   上位   典籍   太后   诗篇   魄力   帝王   千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