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屑的记忆:回忆我的爷爷

收拾屋子,偶尔发现了之前自己写的小本子,寄托了自己当时的思想、感情,纸质的笔记可能会被突然遗忘,或者被卖给废品站,或者被烧作一团火,总之是要被付之一炬的,如今记录下来,留个念想。

木屑纷飞,这是一道绚烂绚丽的风景。

我之前磨过几颗珠子,因为家里很多木头,站在院子里,随处一望,总有一角是成堆的木材,只不过有的是原木,有的是已经切好、打好的木块。珠子材质普通,用的不过是桐木、柏木、杨木这些常见木材的边角料。先选一截大小合适的木头,之后刀削斧劈,弄成几块小的木头,再磨去棱角,便显得圆润,没有很多小的突刺,而突刺又用一些纸张摩擦,摸着很是舒服。今天偶尔想起,却早已不知所踪了,细究其原因,却原来随着成长,虽有一颗童心,但再无时间和精力摆弄一些小物件,同时也怕别人取笑,只能让这几颗珠子和珠子组成的记忆在过往徜徉。

我大概从小就生活在木头堆里,爷爷是传统的手艺人,学的木匠活,过了大半辈子,也有了一份家业,我记忆的一角就是爷爷永远一身粗布麻衣,仿佛从来没有过新衣服,他有条不紊地转动锯子、矬子、推子这些工具,瞬间,白花花的木屑在空中飘扬,麻衣老人、泛金的木屑、古老的工具、慵懒的阳光与空气,莫名地很和谐。

一开始,爷爷为周围几个村里的人做木工,桌子板凳、衣柜案板、雕花镂空都不在话下,如今生活仍旧在过,木工也在机械化的时代洪流下逐渐变得小众,也因为爷爷年岁渐长,他不过是偶尔为家里做几条椅子桌子,实在是有人请托做木工,也不推脱,这也算是对一身木匠手艺有所交代。

在工业化、机械化的时代,唯有真人做的更有人文关怀,也更有其韵味,每一件木匠活,每一件工具,细节之处都藏着木匠的思想、情感,他们含蓄,正是古老时代的秉性,他们细心,是对工匠精神的继承,只有如此而成的家具,才值得珍藏。

有时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这声音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爷爷在做工,我眼前浮现了一座完全由木头堆砌的城池,无论是城墙,还是行人,又是鸟兽虫鱼,又是花草树木,都是木头,它们从内而外,汇聚成一股经久不衰的香气,“冲天香阵透长安”也不为过。

扪心自问,走了一段长路,遇见了许多的风景,虽没有去过五岳名山,也没去过名寺古刹,但只在家中,小径被树木掩盖,阳光斑驳不定,感到十分惬意,意趣自生。我家也种了很多树,种植的年份也不同,有的碗口大小,弱不禁风,最大的已经两人合抱都抱不住,枝繁叶茂,好似足以遮天蔽日,家里盖房子砍了一部分,最近村里要退林还耕或者是某个别的原因,剩下的树木都被砍倒,巨大的电锯疯狂收割,整个村子的树木变成了一车车的圆木远去了,我看着空旷的土地,不由失落起来。现在小径变成了公路,人们砍伐树木盖了楼房,空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菜蔬,虽然景象一新,但也挡不住一缕愁思,这愁思没来由地浮在心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中熟悉的画面悄然变迁,村庄已经挤满了楼房,只有一旁的十年树龄的老树在诉说着过去的历史。而在家里,爷爷仍在做木工,虽然我们已经劝了许多次,但跟了爷爷一辈子的手艺爷爷舍不得拿掉。

午后,阳光正好,木屑在庭院里翻飞,猛然一股微风袭来,木屑扬上天空,越过了房屋,飞过了树木,随风而去,散入无垠的大地中去了。

木屑的记忆:回忆我的爷爷

木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木屑   自生   爷爷   愁思   麻衣   木匠   珠子   小径   木工   木头   树木   家里   记忆   阳光   工具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