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林奇的完美搭档:用音符诠释凶杀和情欲,却又那么高雅脱俗

安吉洛·巴达拉曼提(Angelo Badalamenti)曾形容自己的音乐风格是“黑暗的浪漫主义”。大卫·林奇那诡谲多变的影像艺术,倘若没有他的音乐相助,效果将大打折扣。大卫·林奇擅于表达现代人的精神焦虑,而那种程式化的作曲方式很难将其摇曳不定的、大胆前卫的风格特征转化成与之相契合的音乐语言。

巴达拉曼提则是最懂大卫·林奇的作曲家,并且,他几乎从不为商业大片配乐。他所涉足的影片类型,要么是悬疑惊悚片,比如大卫·林奇的《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穆赫兰道》等等;要么是不同类型的剧情片或文艺片,比如大卫·林奇的《史崔特先生的故事》,让-皮埃尔·热内的《童梦失魂夜》和《漫长的婚约》等等。

大卫·林奇的完美搭档:用音符诠释凶杀和情欲,却又那么高雅脱俗

安吉洛·巴达拉曼提

相比汉斯·季默式的工厂流水线,为这些影片配乐更需要独特的创造力和灵感。为了配合大卫·林奇那阴暗冷峻的镜头风格,他更喜欢用电子合成器来营造迷幻、低沉而又连绵不断的音乐氛围;而为《漫长的婚约》这样的文艺片配乐时,他又可以固执地坚守传统管弦乐的细腻质感,尽显纯正典雅之美。

巴达拉曼提是土生土长的纽约布鲁克林人,青年时期曾在伊士曼音乐学院和曼哈顿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钢琴和法国号,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凭借《戈登的战争》和《今时今日》两部配乐开启了电影音乐生涯。

大卫·林奇的完美搭档:用音符诠释凶杀和情欲,却又那么高雅脱俗

《蓝丝绒》剧照

1986年,年轻的大卫·林奇聘请他担任《蓝丝绒》里的女主角伊莎贝拉·罗西里尼的声乐指导。结果,巴达拉曼提却为整部电影创作了音乐。两人很快建立了亲密的友谊,此后,他便成为了大卫·林奇的御用作曲家。

对于两人的合作,巴达拉曼提后来这样说道:“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工作方式,他和我表述他的想法,我把它翻译成音乐。这毫不费力。”

在两人的合作生涯中,《双峰》无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整部剧围绕女中学生劳拉·帕尔默被谋杀而展开。该剧当年曾在英美等国引起巨大反响。用电影音乐专栏作者蒂姆·格雷文的话来说就是:“1990年和1991年,恐怕连英国女王都想知道到底是谁杀了劳拉·帕尔默。”

大卫·林奇的完美搭档:用音符诠释凶杀和情欲,却又那么高雅脱俗

《双峰》剧照(陈冲在该剧中饰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双峰》的原声音乐,一开场便是那段耳熟能详的电音主题,带有强烈的年代感,这首曲子也成了那个年代广受欢迎的背景音乐。

第二段则是被害女学生劳拉·帕尔默的主题。整首乐曲自始至终被包裹在合成器制造出的异常顽固的灰暗音效中,充满了挥之不去的阴沉氛围。而钢琴则数次试图用温暖向上的旋律冲破合成器的压抑气场。

作曲家后来曾回忆过自己如何写出这首令人记忆犹新的主题音乐。有一天,他正坐在钢琴旁,大卫·林奇弯下腰,在他耳边低语道:

“安吉洛,想象一下:夜深人静,我们在一片黑暗的森林里。满月当空,梧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有一只猫头鹰不祥地停靠在树上。所以,给我点这种感觉。就在那棵树后面,有一位美丽的、烦恼的、孤独的少女。她出现了,开始慢慢地朝镜头走去,眼里含着泪水。”

大卫·林奇的完美搭档:用音符诠释凶杀和情欲,却又那么高雅脱俗

《双峰》剧照

当大卫·林奇向他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后,巴达拉曼提说,“我就从小调变到了大调,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向上爬升。”就这样,劳拉·帕尔默主题诞生了。

接下来,作曲家创作了也许是电影音乐史上最奇特的一支“舞曲”。这首名为“奥黛丽的舞蹈”的音乐不仅显得古灵精怪,合成器奏出的曲调酷似经典的侦探片音乐;而在另一首名为“梦中人之舞”的乐段,则带有明显的大摇摆爵士乐风格,律动感十足。

第四首曲目名为“夜莺”,在迷幻电子的音效铺垫下,出现了轻柔冷冽的女声吟唱;在“爱情主题”里,则再次出现了劳拉·帕尔默主题中那只努力挣脱合成器氛围的温暖旋律,但它依旧被包裹在朦胧的电音环境中,显得晦暗不明。

大卫·林奇的完美搭档:用音符诠释凶杀和情欲,却又那么高雅脱俗

《被告》剧照

在巴达拉曼提的配乐生涯中,《双峰》代表了其中一种重要风格,而将这种阴柔晦暗之风发挥到极致的则是法国影片《被告》的原声音乐。所有乐段全部利用电子合成器制造出阴冷怪异的音效,只是在其中一个乐段里出现了凄清的女声吟唱。

这部配乐中,合成器的角色就像《漫长的婚约》里无处不在的弦乐,所有乐段保持高度统一,节奏徐缓沉闷,旋律少有起伏,每一个乐句都拖着长长的尾音,女声合唱的加入只是让电子音效显得略微丰满而已。

大卫·林奇的完美搭档:用音符诠释凶杀和情欲,却又那么高雅脱俗

《漫长的婚约》剧照

《漫长的婚约》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风格:优雅纯正的弦乐慢板,雄浑深沉的法国号,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任何激烈的乐段,音效始终控制在一个相对微弱的状态下,如一柱香似的缓缓燃烧,完全不同于《双峰》和《被告》里电子音效带来的压抑灰暗。

时而有煽动性的旋律弥漫开来,转瞬间又归于平静。醇厚悠长的音乐语言很自然地将观众带入到欧式文艺片的缓慢叙事中。

在让-皮埃尔·热内的另一部影片《童梦失魂夜》中,巴达拉曼提对整部配乐的节奏处理相比《漫长的婚约》更加轻快。由于该片的奇幻风格,作曲家没有过分依赖弦乐组来营造浓郁厚重的音效氛围,而是用钢琴、木管、竖琴、管风琴等乐器做引领,弦乐在高音区轻轻地涂上一层淡雅的色调,并增添了一丝跳跃的动感。在相对轻快的节奏中,音乐多了一些曲折幽回,也让独奏乐器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旋律显得灵巧而富有活力。

大卫·林奇的完美搭档:用音符诠释凶杀和情欲,却又那么高雅脱俗

《童梦失魂夜》剧照

虽然人们总会将他的名字与大卫·林奇放在一起,但在许多作品里,巴达拉曼提并不局限于某一种音乐语言。除了前面提到的几部配乐,《穆赫兰道》、《妖夜慌踪》和《秘书》等影片的原声音乐均呈现出非常丰富的表现形态。

《穆赫兰道》开头几个乐段是黑暗压抑的电子音效,后面则变成了悠扬动人的弦乐抒发;《妖夜慌踪》在朦胧低沉的电子音效和轻佻迷人的爵士流行乐间摇摆;《秘书》里充斥着各种电子合成器的实验音效,间或出现钢琴和吉他的抒情旋律。

实际上,巴达拉曼提的配乐风格几乎很难给人留下某种固定的印象,就此而言,他算得上是最不拘一格的电影配乐家,他也并非在所有作品中都坚持黑暗的浪漫风格。比如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中,巴达拉曼提甚至留下了电影音乐史上最迷人的吉他乐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大卫   帕尔   劳拉   文艺片   安吉   双峰   乐段   合成器   弦乐   婚约   情欲   剧照   音效   搭档   音符   高雅   旋律   风格   完美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