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耶切·基拉尔:将波兰电影音乐带向全世界的作曲大师

绝大多数人对波兰音乐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肖邦的时代。事实上,波兰的电影配乐家在当今影坛享有盛誉。而第一位将波兰电影音乐带向全世界的,是老牌作曲家沃耶切·基拉尔(Wojciech Kilar)。他早年曾在欧洲获得成功,后来前往好莱坞发展。

基拉尔身上有黄金时代配乐名家的遗风,尽管年轻时期的他曾经是波兰先锋派运动的一员,但在电影配乐领域,他最受欢迎的作品大多显得较为保守,延续着晚期浪漫派的创作技法。

与生俱来的旋律天赋令他的许多配乐都显得悦耳动人,和声技法虽然沿用了十九世纪的音乐语言,但那些令人过耳不忘的优美主题依旧具有浓重的现代气息。

沃耶切·基拉尔:将波兰电影音乐带向全世界的作曲大师

沃耶切·基拉尔

基拉尔不是新声音的开拓者,很难在他的配乐中听到稀奇古怪的音效。和同时代的其他配乐名家相比,也总是缺乏鲜明的辨识度。但奇怪的是,这些看起来四平八稳的音乐,却每每让人在怀旧的氛围里体会到一种全新的美感。

早年的基拉尔主要从事古典音乐创作,上世纪50年代末就已在各大音乐厅和古典音乐奖项中崭露头角。直到1962年,30岁的基拉尔第一次为波兰影片《遥远的声音》(Glos z tamtego swiata)担纲配乐并大获成功,从此以后,他便开始大量创作电影音乐。

实际上,基拉尔在古典音乐界始终是备受尊敬的人物,即便从80年代开始,他更多地因为电影音乐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他的古典音乐作品依旧长期在世界各地上演,包括费城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和纽约爱乐乐团在内的众多著名团体都演奏过他的作品。在同时代的配乐名家中,只有他和拉罗·施夫林在古典音乐界的成就最高。

沃耶切·基拉尔:将波兰电影音乐带向全世界的作曲大师

在电影音乐领域,基拉尔的黄金创作期从70年代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在其漫长的创作生涯里,与许多大导演都有过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

比如,普瑞斯纳并不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一生当中唯一的搭档,在他们二人还未曾相识的时候,基拉尔便为基氏的两部作品谱写过音乐,分别是1979年的纪录片《守夜者的观点》(Z punktu widzenia nocnego portiera)和1981年的《机遇之歌》(Blind Chance);

罗曼·波兰斯基的经典配乐搭档有两位,一位是菲利普·萨德,另一位就是基拉尔。波兰斯基的后期电影配乐均由基拉尔操刀,包括1994年的《死亡与处女》(Death and the Maiden),1999年的《第九道门》(The Ninth Gate)和2002年的《钢琴家》(The Pianist);

沃耶切·基拉尔:将波兰电影音乐带向全世界的作曲大师

《机遇之歌》剧照

除了《教父》系列,弗朗西斯·科波拉最为人熟知的电影应该算是《惊情四百年》(Bram Stoker's Dracula),为这部电影配乐的正是基拉尔。

除了上述几位,基拉尔的合作伙伴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克里斯托弗·扎努西(Krzysztof Zanussi)。他为扎努西的影片所作的配乐大多是经典,比如《波兰式出轨》(Bilans kwartalny)、《忠诚》(Spirala)、《和平阳光的年代》(Rok Spokojnego Slonca)、《仁慈之心》(Zycie za Zycie)、《爱在山的那一边》(Suplement)等等。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基拉尔一直活跃于欧洲,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配乐佳作。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大多带有浓厚的古典乐风,并在一些作品中融入了波兰高地民谣的元素。1992年,基拉尔为《惊情四百年》配乐后,开始受到好莱坞的关注,并创作了一些知名度更高的配乐作品。

沃耶切·基拉尔:将波兰电影音乐带向全世界的作曲大师

《惊情四百年》剧照

在基拉尔所有的配乐里,有一部早期作品不能忽略:1980年的《国王与小鸟》(Le roi et l'oiseau)。《国王与小鸟》是中国大陆较早引进的欧洲动画片,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翻译并配音的版本早已成为了那个年代观众心目中的经典。

整部配乐有两大主题。音乐开场,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便让无数人为之陶醉,搭配轻音乐式的和声效果,瞬间营造出了明亮舒适的氛围,这首主题音乐在后面的乐段中一再出现。

接下来是一曲仿古风格的室内乐。双簧管与弦乐展开了一场俏皮生动的对话,随后,小号与法国号等铜管乐器也加入其中,为这场欢愉的对话增添了一丝插科打诨的效果。这一诙谐的主题在整部配乐的最后再次出现,变成了小提琴的独语。

这类古典风格乐段堪称基拉尔的拿手绝活,其中有一首模仿施特劳斯风格的圆舞曲,其“高仿”程度几乎能够以假乱真。

沃耶切·基拉尔:将波兰电影音乐带向全世界的作曲大师

《国王与小鸟》剧照

圆舞曲在整部配乐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乐段并不总是施特劳斯风格,基拉尔将华尔兹特有的三拍子变幻为各种不同的风格与情绪,时而辉煌,时而舒缓,时而顽皮,时而典雅,显示出极强的掌控能力。

还有一首以瓦格纳和门德尔松创作的两个版本的《婚礼进行曲》为素材的改编乐段也饶有趣味。以长号作为主奏乐器,用比原曲低八度的音域先吹出门德尔松的旋律,然后迅速切换成瓦格纳的版本。在“假正经”的庄重行进中,另一把长号时而奏出戏谑调皮的滑音,模拟出一种奇怪的人声,仿佛故意要破坏这神圣的气氛;钢琴也以顽皮的快速敲击声加入其中,把庄重的音乐氛围搅得乱七八糟。这首曲子也许是不计其数的《婚礼进行曲》版本中最富有创意的改编。

《国王与小鸟》宛若一部古典小品集,基拉尔将古典音乐里的各种形式杂糅在一起,搭配清新怡人的旋律和欢愉轻松的氛围,谱写出了电影音乐史上最动人的新古典主义乐章。

沃耶切·基拉尔:将波兰电影音乐带向全世界的作曲大师

90年代以后,弗朗西斯·科波拉将基拉尔带入了好莱坞。不过,他在好莱坞留下的佳作却总是与罗曼·波兰斯基联系在一起。两人合作过三部影片,原本在美国默默无闻的基拉尔也因为这三部配乐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从音乐的角度来看,这三部作品中内容最丰富、结构最完整的要属《第九道门》。

为了更好地表现这部带有玄幻色彩的惊悚片,他放弃了在其作品中时常出现的大调进行曲,转而用一系列诡异阴柔的小调乐段来铺陈画面中时刻潜伏着的不安因素。基拉尔将主题音乐谱写成了女高音的无词哼唱,缥缈的声线,在哀婉的曲调中散发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与痛楚。

随后的几首曲目,均是充斥着半音音阶的小调音乐,整体色调虽然低沉灰暗,但并不给人以强烈的窒息感,音符中反而透着一份从容,而这恰好体现出基拉尔的深厚功力。这个擅长营造明朗风格的作曲家,在这些原本暗含杀机的片段里,依旧坚持着最基本的旋律属性和翩翩起舞的韵律感,没有让管弦乐队变得面目狰狞、不堪入耳。

沃耶切·基拉尔:将波兰电影音乐带向全世界的作曲大师

《第九道门》剧照

在这部配乐里,基拉尔也偶尔尝试了他那标志性的谐谑曲风,加上弱音器的小号吹奏出色彩明快的高亢旋律,搭配动感十足的乐队节奏,仿佛一下回到了《国王与小鸟》的时代。不过,乐曲后半段风云突变,大提琴组和中音长笛将音乐带入到先前的压抑氛围中,以此凸显情节的转折。

女高音在后面的乐段中屡次出现,因为没有任何歌词,单纯的高音哼唱显得飘忽不定,让人难以把握,带有强烈的未知感,强化了影片的悬疑气氛。尤其到了最后,女高音与男声合唱交织在一起,步步紧逼的节奏,使音乐变成了盛大的神秘主义狂欢。

总体而言,《第九道门》代表了基拉尔的后期风格,他对惊悚悬疑片配乐的处理方法,与典型的好莱坞配乐家有显著区别,不刻意追求磅礴凌厉的管弦乐,更不会在音乐中肆意采用不协和音效,而是习惯用相对平稳内敛的乐段来烘托画面中的黑暗气氛。

尽管基拉尔的配乐题材十分多样化,但音乐本身的基调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他始终坚守着一种复古与现代并存的创作风格,而那些脱胎自古典音乐的巧思,已经很难在当代电影配乐中听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波兰   门德尔松   施特劳斯   瓦格纳   乐段   好莱坞   电影   音乐   道门   小鸟   国王   旋律   全世界   大师   年代   风格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