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大家最近都在关注奥运吧?

在各种奥运相关的消息里,有一条特别吸引我的注意:加拿大华裔选手100米蝶泳夺冠。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拿冠军的女孩叫玛格丽特·麦克尼尔,出生在江西九江,被亲生父母遗弃,1岁时被一对加拿大夫妇领养。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被遗弃的女孩成长为奥运冠军,这本身就很有传奇色彩,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个微博大V说要帮她“寻亲”,这种恶心人的操作当然被骂惨了。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还有很多人从这件事暴露的“丢女婴”角度反思,有多少女孩被遗弃了?

但在大V蹭热度被骂和讨论重男轻女现象之外,我对领养这个话题本身就蛮有感触的。

之前在美国留学时,我待过3个寄宿家庭,其中有两个家庭都收养了亚裔孤儿,我以接触者的身份长时间近距离地了解过领养孩子这件事。正因为如此,想趁这个机会跟大家多聊聊领养这个话题本身。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抛开被讨论的“养女”身份,麦克尼尔本身就是一位顶级泳坛新星,她成长速度之快像是开了挂。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2019年,她入选加拿大国家队,然后在短短几个月后的光州世锦赛上,她力压女性100米蝶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蝶后”瑞典选手莎拉·斯约史卓姆拿下金牌。


55秒83的成绩也让她成为历史上第三位在100米蝶泳中突破56秒大关的女性,也是第一位非白人女性。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是不是颇有武侠小说里少年侠客初下山就震天下的感觉?

这次在东京奥运会上,她拿下的金牌是加拿大在这个项目上的第一枚金牌,也是加拿大本届东奥的首金。她55秒59的成绩成为了最新的美洲记录。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多嘴一句,这次拿亚军的中国选手张雨霏也超级厉害,她是近期在这个项目上游进56秒次数最多的选手之一。

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麦克尼尔聊到过家庭。她养母是位内科医生,养父是位有博士学位的戏剧老师,家中还有一个小几岁的妹妹,也是从中国收养的。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麦克尼尔曾晒出家庭照片)


从小,她的家庭氛围就很轻松,一开始会学游泳只是因为在她17个月大时,全家搬进了有泳池的房子,养母不希望她不小心掉到泳池中无法自救,所以把她送去学游泳。

高知养父母对她的影响很明显,她目前在QS世界排名第23的密歇根大学读书,一边游泳一边读心理学。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被问到在选择学校最先考虑什么时,她第一个提到的是学术,想要学一个在退役后也能顺利转行的专业。她还说在读完心理学后,想继续攻读医学院。其次的考虑才是大学的游泳项目,最后就是密歇根虽然在美国,但离加拿大很近,她回家够方便。


要知道她在接受这次采访时,已经是拿过世界冠军的顶级运动员了,但她对游泳的态度依然是“这不是我人生的全部”。


这就有点像福原爱之前说的:“我们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是人生里有乒乓球。”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从她的谈吐中,能很明显感受到这是一个被充分爱着长大的小孩,她的世界是很广阔的。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麦克尼尔作为世界冠军,她的故事听起来很闪耀是正常的,那其他被领养的小孩是怎样的呢?

我就来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吧。

我在美国上的第一所高中就在密歇根州的小镇上,整个小镇只有4000人,而且人口组成非常“白”,几乎看不到少数族裔。除了交换学生之外,全镇只有三个亚洲人,都是被领养的亚洲女孩,其中有一位就是我的寄宿姐姐。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小镇图片,我当时每天上学的路就长这样)


她叫凯蒂,几个月大时就被养父母从韩国的福利院中领养,一直在美国长大。养父母是非常普通的美国中产,爸爸是蓝领工人,妈妈是护士。在小镇上生活还算舒适,但绝不算有钱人。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家并不是出于“无法生孩子”的理由选择领养,在领养姐姐之前,家里就有一个亲生的哥哥了。

我曾经跟养父母聊过为什么选择领养,他们给出原因出乎意料地简单:通过朋友得知了领养弃婴的程序,所以在考虑养第二个孩子时,比起自己再生一个,选择了领养,希望世界上能少一个没有家的小孩。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这是当时我和凯蒂一起上学的高中)


这话是不是听起来特别鸡汤?但从我在他们家生活了一年的经验来看,他们确实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对凯蒂一直是在不断地付出,从来没有“我养了你,你就要回报我”的索取感。

凯蒂性格外向,第一次来机场接我时,她在接机处挥舞着一个巨大的欢迎牌,特别像美国青春电影里会出现的画面。和活蹦乱跳的外表蛮有反差的是,她同时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中提琴手。我在她家寄宿那年她刚好高三,凭借演奏能力拿到了志愿学校的提前录取信和全额奖学金。

确认要去大学精修中提琴之后,养父母决定要给凯蒂买个专业的中提琴,全家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寻找中提琴之旅”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离小镇最近的大城市是芝加哥,开车3个小时才能到。为了看琴,那一年我们反反复复去了很多次芝加哥。最后定下的琴价格不菲,我记不清具体数额,大概是2万多美金,这对于他们家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但为了凯蒂练琴,花钱算什么,买!

当然除了钱这种可以量化的东西之外,他们比较震惊我的一个行为是鼓励凯蒂“寻亲”

家里从不避讳凯蒂的领养身份,养父母也会希望凯蒂能够多了解韩国,乃至于亚洲的文化。在凯蒂高中的这段时间,家里每年都会接收一位来自亚洲的国际学生,这是他们为凯蒂了解亚洲做出的努力之一,也是我来到她家的原因。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这是我在网上搜到的小镇秋天,真的蛮美)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支持凯蒂在18岁之后,向领养机构索取生母信息,然后去韩国找生母。一年后我离开凯蒂家,没能实时了解到她认亲的过程,但有在社交媒体上刷到她与生母的合照。

这种心态,在我接触到的领养家庭中很常见。我开始并不理解,但跟好几对养父母聊过之后,我慢慢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问题核心就是孩子的身份认同。

养父母认为孩子有权利知道自己的来处,更希望孩子能通过了解亲生父母的消息,进一步完成身份认同,知道自己是谁。

美国拍过一部聚焦被领养的中国孤儿的纪录片,叫《Somewhere Between(中间地带)》,里面就提到领养的孩子大多在青春期,会因为种族问题,以及对“我为什么被抛弃”的疑惑,而变得非常迷茫。“寻亲”就是他们解决这种困惑的方式之一。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这种“寻亲”和微博大V说的“中国父母想找回女儿”有着根本的不同。

养父母是从孩子的成长出发,完成的是孩子的愿望,但大V的逻辑是“加拿大捡到一个宝贝”“中国父母也许当时遇到难处”,从抛弃者的角度出发,内核根本与孩子无关,重点完全是偏的。

有个问题我始终不好意思开口问寄宿家庭:“在鼓励凯蒂寻亲的时候,你们怕不怕会失去她?”

《Somewhere Between》给出了一个答案,很多养父母会竭尽全力来配合孩子“寻亲”,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一部分,比起担心失去孩子,他们更希望孩子能有一个更完整的生命体验。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之前来中国寻亲的乔伊·琼斯,在面对亲生父母的道歉时,坦荡说出“感谢”。图源:澎湃视频)


他们对完成孩子愿望压过了对失去的恐惧,也不索取回报,因为爱本身就不需要回报。

在反对大V的评论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

“不是加拿大捡到一个宝贝,是因为她的养父母把她视为一个宝贝,她才有了全新的人生。”

大概就是这种“视为宝贝”的爱,让人生多少算得上“天崩开局”的弃婴们,打开了人生的可能性。


(图片来自网络)


养父母把弃婴培养成奥运冠军,她该“寻亲”吗?


今天的文里有一大半是我自己经历的事情,说出来还蛮忐忑的,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愿意听这些,会不会觉得我唠唠叨叨


也因为这个话题跟我自己的经历有关,可能很多地方不能做到客观,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在评论区里一起讨论!


本文作者:海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养父母   密歇根   麦克   蝶泳   生母   中提琴   加拿大   亚洲   美国   中国   小镇   身份   孩子   家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