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货之光到退市破产,汇源果汁如何走入死局?

从国货之光到退市破产,汇源果汁如何走入死局?

视频请看下面链接:

从国货之光到退市破产,汇源果汁如何走入死局?

7月21日,鸿星尔克宣布捐赠5000万元物资。消息一出,网友纷纷表示,都要倒闭了还捐这么多,真替你着急!


第二天,一家更让人着急的公司,向河南灾区捐赠了100万元的急需物资,它的名字,叫汇源果汁。


从国货之光到退市破产,汇源果汁如何走入死局?


它曾是国货之光,后来却一败涂地;它曾在1997年狠砸7000万拿下央视新闻联播的5秒报时广告,让品牌家喻户晓,走向全国,如今市场上却越来越难看到它的身影;它曾在2007年迎来巅峰时刻,募资24亿港元,一举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规模的IPO,如今却负债百亿、黯然退市、濒临破产。


汇源的命运转折点,出现在2008年。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可乐能够注入果汁,它的结局又会不会改写?


2008年7月,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接到了一笔委托,级别机密。


这笔委托来自汇源果汁,内容是拍卖包括创始人朱新礼在内的汇源主要股东所持股份。向多家公司发出收购建议书后,高盛收到了来自可口可乐的报价。


当时,可口可乐在中国已有很高的市场地位。在碳酸饮料领域,可口可乐占据了高达60%的市场份额,而在果汁饮料领域,可口可乐也凭借旗下的美汁源独占鳌头,拿下了1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的,正是汇源果汁。


美汁源主打中低浓度果汁市场,而汇源果汁则主攻中高浓度和100%果汁市场。虽然在细分市场上,两者有所不同,但对可口可乐来说,只有拿下汇源这个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才能扫除后顾之忧。


从国货之光到退市破产,汇源果汁如何走入死局?


7月31日,朱新礼和汇源董事的办公桌上,可口可乐的全面收购提议,格外醒目。看着这份来自偶像级公司的收购报告,朱新礼的心里,激动而纠结。


可口可乐开出的条件很诱人,收购价几乎是当时汇源股价的3倍,收购总额超过了24亿美元。以这个价格卖出,肯定相当划算。但对于这个自己一手带起来的上市公司,朱新礼多少有些牵挂和不舍。


谈判一直在进行,朱新礼还是不能决断。


8月29日,汇源果汁停牌,交易暂停。看着相比早前已下跌大半的股价,朱新礼明白,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朱新礼关掉手机,匆匆离开公司,驱车径直回到了山东老家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是他长大的地方,也是他成功的起点。城里太喧闹,他要回农村,找回内心的平静安宁。


在老家附近的一个山洞里,朱新礼待了整整三天,他静坐、沉思、徘徊、呐喊,竭尽全力想要厘清和那24亿美元有关的一切。


从山洞出来时,他满头大汗,仿佛在炎炎烈日下沿着大操场跑了三圈,但他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紧张焦躁。是的,关于收购提议,他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8月31日晚11点30分,在北京的家中,朱新礼在那份收购协议上签下名字,正式决定把这家苦心经营了16年的公司送走。


9月3日,收购案对外公布,轰动一时。复牌后,汇源股价迅速上涨,收于10.715港元,与停牌时相比,涨幅高达164%。


三天后,在汇源总部的媒体见面会上,朱新礼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企业要当儿子一样来养,但要当猪一样去卖”“这次收购,是纯属商业的、自愿的行为”“是汇源心甘情愿地嫁给可口可乐”。


朱新礼是真心想卖,如果交易成功,以他的股份不仅能轻松进账几十亿,还能借助可口可乐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把汇源推向世界。


并且朱新礼不擅长做市场、营销和精细化管理,与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相比,农民出身的他钟情于更踏实的果园种植,农场主,更符合他对自己的定位。


更何况,果园是果汁的上游,是产业链的起点,掌握了这一关键环节,便扼住了整个产业的咽喉,正所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到时候,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也得从这里进货,看脸色行事。而这次收购协议里很重要的一条,便是汇源果浆要为可口可乐的全球系统供货。


世上最幸福的人,莫过于能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顺便赚到大把的W。


从国货之光到退市破产,汇源果汁如何走入死局?


其实,一年多以前,朱新礼就开始在果汁产业上游布局了。2007年汇源果汁上市前后,趁着手上有些钱,朱新礼一口气在山东、辽宁、江苏等9处设点,经营果园和水果加工。打算与可口可乐联姻后,朱新礼更是加速了向上游的布局。


为了迎合可口可乐,朱新礼甚至“自废武功”,裁掉了大量与对方存在重合的销售渠道及相关人员,汇源果汁耗费16年辛苦搭建的销售体系遭受致命一击。


2008年底,汇源的员工人数已从年初的9722人降到了4935人,裁员近半,而销售人员更是从3926人减到了只剩1160人,削减超过七成。


虽然朱新礼想把收购当作纯粹的商业行为,但民众不这么想,更何况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2008年,多事之秋,悲喜交加。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改革开放30周年,民族情绪空前高涨。


这种民族情绪,也把汇源果汁和朱新礼推上了风口浪尖。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上升到了外资阴谋、民族品牌存亡的高度,朱新礼也一度被戴上了“卖国求荣”“卖国贼”这样的高帽。当时的一项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对收购持反对态度的网友比例占比高达82%。


人们的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早年,中国的汽水品牌就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80年代,汽水厂曾在中国遍地开花,并形成了以北京北冰洋、上海正广和、天津山海关、沈阳八王寺、广州亚洲沙示、重庆天府可乐、青岛崂山可乐和武汉滨江汽水为代表的汽水“八雄”。


与此同时,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国际饮料巨头也在中国稳步发展,并凭借在品牌、技术和营销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对中国饮料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从国货之光到退市破产,汇源果汁如何走入死局?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汽水“八雄”逐渐式微,日子变得艰难起来。


从国货之光到退市破产,汇源果汁如何走入死局?


看着这种糟糕的形势,相关官员认为,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产饮料行业必将一败涂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与外资合作,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1993、1994年,中国轻工总会分别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签署合作备忘录,指定汽水“八雄”与外资合作,以退为进,并要求“两乐”必须生产至少30%的国产品牌饮料。


就这样,汽水“八雄”中,山海关、八王寺等“三雄”归入可口可乐门下,北冰洋、天府可乐等“四雄”则归入百事可乐门下,只有正广和由于股权未能及时厘清,才躲过了“合资化”的命运。


本想着借合作学习外资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进而曲线发展,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凶猛的外资很快露出了狰狞的獠牙,把这些合作的本土品牌迅速边缘化直至逼得停产,无一例外。


北冰洋,合资之初慷慨解囊,一瓶北冰洋搭配一瓶百事可乐,捆绑销售,不过北冰洋在帮百事可乐快速打开国内市场的同时,自身销量却下滑严重,最终被迫停产,这只可爱的长脖大白熊随即成为历史。


后来经过漫长的谈判,北冰洋才得以与百事解约,重新开始生产销售已经是2011年。


天府可乐,合资后生产比例迅速下跌,从1994年的100%猛降到2000年的0.5%,到2006年也彻底停产。在12年的短暂寿命里,年年亏损,负债过亿,最后甚至成了重庆特困企业。


除了北冰洋、天府可乐,其他“各雄”也纷纷落幕,命运是惊人地相似。这事轰动一时,有个说法很形象,叫“水淹七军”。


从国货之光到退市破产,汇源果汁如何走入死局?


回到汇源果汁,如果它真的卖身成功,等待它的,或许也是被封杀雪藏、化为历史尘埃的命运。


恰巧,从2008年8月1日开始,中国的《反垄断法》正式施行。这起收购案撞在了反垄断的枪口上。


2008年11月19日,商务部正式立案,并启动审查程序。


2009年3月18日,经过长达四个月的细致周密的反垄断调查,商务部最终否决了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理由是收购发生后,可口可乐能把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饮料行业,从而对消费者利益和果汁饮料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狠狠地打在了朱新礼的脸上,也彻底打乱了他心中的如意算盘。而汇源股价也即刻急速下跌,连跌三天,到3月20日收盘时,跌幅已近60%,惨烈腰斩!可乐没能如愿注入果汁,汇源也已元气大伤,从此走上了漫漫下坡路。


2014年开始,汇源果汁的负债开始攀升,2017年底负债超过百亿,最终在2021年初黯然退市。


这场收购案已经远去,曾经的国货之光也已黯然失色,危在旦夕。看到这种惨状,有人感慨,要是当年卖给了可口可乐,就不会沦落到这步田地了。真的是这样吗?


汇源的衰落始于可口可乐收购案,却不能完全归罪于一起收购的失败,更多的,还是因为战略混乱、盲目扩张、家族管理等企业内部问题。


从新疆棉事件到河南水灾,我们看到许多民族企业在紧要关头果断发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激发了民众的国货消费热情的同时,也让人们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民族企业,正走在破产的边缘。


网友们喊着“野性消费”、“给我买活它”涌进了直播间,汇源果汁仅仅两场直播销售额便破亿。


不过民众的热情或许可以拯救民族企业于一时,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企业自身。


对于那些深陷困境当中的民族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思考如何直面自身问题不断改进,把野性消费的流量,持久转化为存量。


只有那些真正用心经营的民族企业,才能长久获得国人的青睐,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成就民族之光。


参考文献:

1.饮料之王的品牌秘史——《可口可乐传》读书笔记,东亚前海贺晓涵

2.从外嫁可口可乐到退市边缘,汇源果汁这十年发生了什么?李伟

3.朱新礼退场,汇源还有翻身机会吗?赵一苇

4.被强制执行近16亿!汇源果汁彻底凉了…李智

5.为什么汇源果汁会退市?屈丽丽

6.汇源收购案的教训,王姗姗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汇源   国货   北冰洋   果汁   百事可乐   可口可乐   死局   汽水   中国   外资   可乐   饮料   民族   品牌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