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首马——海口马拉松随记

我的首马——海口马拉松平安完赛,在离关门前15分钟冲过终点,在终点休息区的椰子树下,我盘腿坐下,望着胸前精致的海马奖牌,真是思绪万千,悲欣交集,鬼知道过去的5个多小时我都经历了什么……我的首马——海口马拉松随记

2017年1月8日7;30,随着发令声,15000人缓缓流动通过起点拱门,我们全程马拉松选手3000人在第一个方阵,所以通过起点很快,我只用了20秒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打开了手机的悦跑圈和计时手表,起跑感觉还不错,气温24度左右,阴天,小风偶尔吹过,感觉比较爽,由于是第一个全马,所以配速控制在630,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一切似乎都在掌握,谁知道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大约在4公里左右感觉630的配速就有点累了,按我平时的训练情况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这样啊?我也跑了近一年了,虽然总跑量不够,但也参加了11个半马比赛,11个半马有两个是现场参加,其余的是在线上跑的,长距离也跑过三次,一次42公里,一次35公里,一次30公里,怎么也不至于4公里就累了,所以我只好再降低配速到7甚至720,到5公里水站时喝了两杯饮料,吃了一颗盐丸,感觉要好一些了,似乎缓过劲来了,但根据今天的状况,我不敢提高配速了,按着720 左右的配速跑,中途有水站就喝水喝饮料,按照这个状态一直跑完半程,总共耗时2小时40分钟左右。虽然跑完了半程,心里却轻松不起来,甚至有悔不该报全程的感觉,因为觉得半程几乎就耗光了我的身体力量了,剩下的只是精神力量了,后来分析原因,可能跟气候有较大的关系,因为从摄氏10度左右的成都一下子到25度左右的海口,人的身体对环境还是有一些不适应。我的首马——海口马拉松随记

没想到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半程,我指的不是正常体力透支的情况,而是这种天气变化叠加对人的双重打击。大约在11点左右,也就是在我跑到30公里左右,太阳出来了,非常灿烂的阳光,并且是很有杀伤力的阳光,第二天回到成都洗澡时后背、肩部和后脖子还火辣辣的痛,可见海口的阳光有多么的晒啊。从30公里到36公里我整整花了一个小时,每一个水站都喝水,在后来的微信圈里我的感言是“我就像一只骆驼在沙漠里拼命地朝着有水的地方跑”,从5公里处到20公里已经吃了3颗盐丸了,我想盐丸吃多了也不好,并且到30公里处有一点轻微的恶心的感觉,不知是在一个水站喝了一口太浓的盐水的原因,还是偶尔吹过潮湿咸腥的海风的原因,我心头飘过不祥的感觉,因为赛事提醒中专门说到在比赛过程中出现恶心、胸闷、心前区疼痛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比赛,我开始放慢脚步,到后来慢走,再到后来,我纯粹到路边坐下来休息,几乎休息了差不多4分钟左右,期间有一个漂亮的医疗志愿者骑着自行车过来问我怎么样,我说没事儿,有点累了,休息下,她让我要量力而行,真是很让人心暖啊。休息一会后感觉要好一些了,我又回到赛道,慢跑,维持在820左右的配速,到36公里处,被晒得实在受不了了,咬牙坚持到了下一个水站喝水,休息,由于是急停下来,坐着还是不舒服,我马上又回到赛道上继续慢跑,到后来是跑200米左右改成快走,跑起来脚掌和关节要好受一些,但心跳一快,人就累,快走心脏要好受一些,但脚掌和关节难受,所以,到后来是走一会儿,跑一会儿,跑一会儿,走一会儿,跑跑走走,本想维持着这样的状况完成最后的7-8公里,但突然听旁边的人说,前面要关门了,我心里不禁一紧,也很纳闷,难道在30公里以后到终点以前还有一个关门站?我不由得绷紧我那松弛的神经,唤回我那飘散的灵魂,驱使着无力的驱壳,朝前迈动,不是迈动是艰难地移动,有时甚至跑50米又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走几十米,走着走着,突然脚步又不由自主地艰难地快速迈动,改走为跑,人在这个时候实际上变得最纯粹和简单了,因为这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停下来休息,但这个时候又是最考验意志力的时候,因为收容车就在旁边,只要一招手,一切痛苦和疲劳就可以过去了,有时在意念中似乎也闪过那么一下,但自己马上就会清醒,不能这样,再坚持一会儿,心中默念“哈库呐玛塔塔”,再到后来,连这些都不会去想了,就是凭着身体的惯性和心中那口气息,还有那颗生生不息的灵魂带着自己顽强地往前。终于,终点的拱门就在眼前了,这个时候,告诫自己的是,慢!慢!慢!不要激动,注意你那已到极限的身体和心脏。还有300米了,这时自尊和荣誉重新回到身上,我要以通过起点的状态通过终点,于是在离终点200米处,我收拾起狼狈不堪的身体和灵魂,高举双手,以矫健的步伐通过终点的计时地毯,时间定格在5小时45分21秒,当我坐在休息区椰子树的树荫下回望来路时,我的眼神和表情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在房顶上看着那帮喝着啤酒的哥们一样。

海马,我的首马,经受炼狱般又活过来的路程,让人悲欣交集,悲的是在痛苦面前的无助,并且有绝望的感觉,喜的是希望总在绝望后出现,只要不放弃,不抛弃,最后的希望总会到来。我的首马——海口马拉松随记

本来对海马的组织工作没报太大的奢望,因为不是国内的一流赛事,举办时间也不长,但海马的组织工作还真是可圈可点,,政府部门只是挂了一个支持和指导的名,主要企业在承办执行,但整个政府和企业的组织工作和保障还真不错,交通管制很好,也没有太扰民,既保证了比赛,又保证了主要路段马路的半幅通行,凭参赛号免费的公共交通,每2.5公里设置一个固定医疗点,10公里前每100米设一名医疗志愿者,10公里后每50米设一名医疗志愿者,医疗救护车和AED急救也沿赛道部署,移动厕所的数量也可以,没有出现拥堵现象。最值得称道的是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有大量的摄影者在沿路拍摄直播,赛后我到APP上搜寻,居然找到几十张照片,很多都拍得不错。

海马——我记忆深刻的首马,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当然下次会记得擦防晒霜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海口   脚掌   拱门   组织工作   赛道   成都   马拉松   终点   会儿   志愿者   要好   灵魂   身体   起点   感觉   医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