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的心灵胜境》② | 簪花,北宋男人的时尚经

《宋人的心灵胜境》② | 簪花,北宋男人的时尚经

今天,我们继续来阅读——《头上花枝照酒卮—宋词与宋人的心灵胜境》。


昨天我们读到风流才子柳永的故事,他与许多词人不同,自成一派,常混迹于花街柳巷,以至于有人说:“有井水处,皆歌柳词”,也正是这份不同,让柳永成为了那个时代真正的歌者。


在宋代,人人爱“簪花”,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词人们关于戴花的小心思。


下面,就跟着我开启今天的阅读吧!



《宋人的心灵胜境》② | 簪花,北宋男人的时尚经

从拒绝簪花的司马光说起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二十岁的司马光高中进士。


如此年轻,便中了进士,还是一甲,优中之优,羡煞多少寒窗苦读人。


正该春风得意,一日看尽长安花,骑马倚小桥,满楼红袖招,可司马光他偏不,只越发的端庄自守起来。


这一日,“闻喜宴”开,这是为新科进士举办的贺宴,由皇帝亲自主持。


宋朝惯例,凡国有大庆,必有大宴,有大宴,必赐花于群臣。


赐下来的有鲜花,也有假花,这花儿,断不能像刘姥姥那般胡乱插一头。


宴至中途,鼓乐再鸣,内侍鱼贯而入,金盘捧出宫花艳,皇帝、亲王由内侍们服侍,其他人自己动手,各取一朵,簪戴在纱帽上,然后拜谢皇恩,坐回去继续吃饭。


这一整套,是皇家恩荣,也是朝廷礼仪,对于臣子来说,是最值得回忆的平生盛事。


这一次,新科进士们各人都取花戴了,而司马光却岿然不动,他道:


“呵呵,鄙人性不喜奢华,小时候,长辈给我打个金项圈,穿件绸缎衣服,我都要给脱掉的,何况这些花儿朵儿。”


直到身边有一位老成的官僚劝他说:“君赐不可违。”


司马光这才勉强簪上了一枝。


后来,他成了国家重臣,日子过得艰苦朴素,家无余财,不蓄奴仆,到了三四十岁,还没子女,依然不肯纳妾。


《宋人的心灵胜境》② | 簪花,北宋男人的时尚经

《清平乐》剧照


夫人先急,亲自挑选了美女,装扮停当,半夜里送到书房,司马光却埋头书堆,只当看不见。


正月十五,东京城里灯市如昼,夫人闲得无聊,要求出门观灯。司马光说:“家里不是有灯吗?”答:“兼且看人。”于是生气了:“难道我是鬼啊!?”


这般抬扛为哪般?原来,节俭的此人,早就对上元之举国观灯的风气看不惯了,太浪费!


司马光是大宋朝行走的“道德良心”。上自天子、后妃,下至外戚、百官,一言一行,都在他的审察之下。


管天管地,管皇帝放屁,管妇女穿衣。连公主离婚,他都要横插一杠子。


司马光一生专心经史,对填词这种旁门左道的小事,压根儿不放在心上,平生所作词传世仅三首而已。其一为《西江月》: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这首词,写出了人心里最微妙的波动,也写出了情感中无从解释的纠葛。


相见已惹相思,才见一面已是如此,来日情根深种可怎么办?倒不如从未见到她,人啊,倒不如无情的好。


是艳词,却写得很高远、灵隽。


司马光一生,古板得无趣,保守得讨嫌,但任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当世少有的真儒者、真君子。


这首词,是一个有心成圣成贤的人,在渡过情劫之后所留下的呈堂证供,在回忆的月色里,字字温柔、闪亮,且惆怅。



《宋人的心灵胜境》② | 簪花,北宋男人的时尚经

老头子簪花也好看



司马光后来过继了侄儿司马康为子,为了将俭朴节约的家风传下去,写了著名的《训俭示康》一文。


文中道:“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被拿出来作为反面例子的前辈名臣寇准,曾在辽国入侵之际力挽狂澜,奠定北宋百年太平。


其人十九岁中进士,三十一岁当上枢密院副使,三十三岁任参知政事,四十三岁正式拜相,是宋代名臣中最“年少有为”的一位。


宋太宗特别喜爱他,春日宫宴,将后花园新开的异种千瓣牡丹,亲手为寇卿戴上,道:“寇准年少,正该戴花吃酒!”


“戴花吃酒”,正是宋朝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宋真宗朝,已有硬性规定,宴会所赐花朵,不仅必须戴,还要集体在殿中谢恩。

《宋人的心灵胜境》② | 簪花,北宋男人的时尚经

《清平乐》剧照


到了宋仁宗朝,赐的花,须得本人亲自簪戴,完事了也不能扔,必须一直戴回家,不然治你的罪。


所以,司马光当年国宴上拒不戴花的行径,其胆大妄为,实在值得正史给他记上一笔。


宋代人爱簪花,不分性别。


苏轼就是个爱戴花的人,连多刺的月季花也不放过。


另外,宋朝的小老头们,在簪花一事上,有绝不向年轻人认输的热情。


苏轼有诗自夸:“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行人见了都拍手大笑,闺阁中的女子们,纷纷卷起珠帘,争看这位“不自羞”的老人家。


苏轼的好朋友以及政坛死党黄庭坚,也有类似的作品。


鹧鸪天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庭坚二十二岁中进士,也算少年得意,但仕途并不顺,早年因恃才放旷,流连青楼,饱受政敌攻讦,中年之后,又因参与“元佑党争”,遭到政治迫害。


写这首词时,黄庭坚五十岁,正被贬官外放在蜀中黔州。


古人寿命短,五十岁已妥妥自称一声“老夫”了,临老被贬,任谁也不高兴,那又能怎么办呢?


不如好好活着,好好吃饭,还要好好地欣赏美人歌舞。


最后,作者本人还为簪花傲立了精神:白发与黄花相映成趣,成一种老辣沧桑之气质美,至于“时人”——世俗之人怎么看,老夫才不在乎呢!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的重阳节,黄庭坚再次写下: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次年五月,黄庭坚去世。


老头子簪花好看吗?好看的,白发与鲜花的相得益彰,超越了世俗之眼,绽放生命之美。



《宋人的心灵胜境》② | 簪花,北宋男人的时尚经

一枝梅花是宋魂



时间到了南宋,国势日颓,人物凋零,有卓尔不群者,是辛弃疾。


辛弃疾曾有词句回忆少年时代:“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头上插着花,喝醉了酒,骑马狂奔,放在现代,这就是醉驾,亏得古时候田野广阔,任他快活。


说到花,最能代表宋朝的,是梅花。


随着观赏梅花在全国的普遍栽培,文人士大夫们,将梅花放在了百花之首的位置。


而最爱梅花,视之为知音、引之为同调的,是士大夫中的独特群体——隐士。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隐者林逋的这首诗一出,成了千古咏梅的压卷之作,文人骚客尽折腰。


林逋跑到繁华的杭州城外,在孤山上住着,一住二十余年。


在湖光山色里架个小船来去,他奉行不婚不育主义,只在住所旁边种了很多梅花,还养了鹤,朝夕相伴,自称“梅妻鹤子”。


家里来了客人,看门的童子就把鹤放飞,他看见了就从湖上回来。


当地的太守和朝中的宰相,都来求见他,皇帝特别下旨,拨款给他盖房子。他这隐士,做得真是安逸。


宋朝的隐士,大抵做得安逸,并不要像古人那样躲进深山,吃糠咽菜——如果说隐士是闲云野鹤,宋朝的隐士,就是把窝做在红尘边上的鹤,出世与入世,只在扇一扇翅膀之间。


还有一位隐士,名叫邵雍,程颢说,他是真正能安邦治国的儒门圣人,虽一生不曾当官,去世后,朝廷仍赠谥号“康节”,后世遂称“康节先生”。


以个人魅力征服了大宋朝野的邵先生,平生最爱的花,也是梅花。


关于热爱戴花吃酒的事,邵先生还特地写了一首诗解释。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这就对了,生逢太平盛世啊!


《宋人的心灵胜境》② | 簪花,北宋男人的时尚经

《清平乐》剧照


邵先生通古晓今,能掐会算,知道中国人能挨上一点太平日子有多难!投胎是技术活,就算投到富贵人家,时代不好也叫你分分钟人不如狗。


邵雍生命中这六十年,正是北宋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的时光,自己身体又硬朗,不趁着好春光喝酒,还待怎的?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不喜簪花的司马光,以及热爱戴花吃酒的宋人骚客们。美丽的花朵,自古就让人心生欢喜,在宋代更是登峰造极。


宋代人有什么样的生命观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黄庭坚   新科   黄花   司马   内侍   太平   胜境   宋人   隐士   进士   花枝   宋朝   北宋   宋代   剧照   梅花   白发   皇帝   心灵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