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家庭拥有2套房,他们会面临什么结局?如今答案基本清晰了

近几日,冰冻了3个月的楼市,又有了聒噪的迹象。

房地产专家们貌似又发现了房产上浮的“新信号”:北京证券中心挂牌成立、央行也连连对实体行业送上低利率的融资橄榄枝。“看涨”派的房产专家们纷纷认为,这些钱一旦流进了实体企业,80%以上的资金经过2-3个轮回之后,会重新流入住房市场,所以新一轮房市上浮或已经悄然开启。

以上说法准确吗?指闻君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说资金是否真的可以流向房市,就目前的房地产调控节奏来说,即便是居民有“闲钱”来投资房地产,在严密的调控举措下,购房需求也不会增加,房产价格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40%家庭拥有2套房,他们会面临什么结局?如今答案基本清晰了

首先,住房调控次数,近些年来呈现出“快速递增”的态势。

2017年调控260次,2018年提升至400次,2019年达到620次,2020年超500次,2021年8月之前,调控也达到400次左右。与此同时住建部在8月份第一次提出了“房产调控问责制”,今后针对城市住房调控不力,以至于导致价格过快上涨的,要坚决予以问责。

虽然看起来只有短短几个字,但释放出的信息却很大,我们知道,房市价格的上浮,60%以上的原因是地价上浮,2003年之后,房地产被确定为城市发展的支柱性产业,80%以上的城市形成了高度土地依赖性。对于房产价格的调节,经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楼市与土地携手共进,城市“酒足饭饱”。调控问责的出现,意味着今后城市需要扎扎实实执行“三稳”目标了。

40%家庭拥有2套房,他们会面临什么结局?如今答案基本清晰了

其次,楼市的资金源头,已经被卡住,即便是市场资金滚滚而来,淌入房产的资金并不会多。

2020年以来,全球遭遇黑天鹅侵袭,TOP20的国家中,美国、日本、印度、英国、德国等纷纷出现了倒退情况,只有中国在短暂的蛰伏之后,再次崛地而起,为全球发展注入了一丝红色。

2020年美国下滑近2.46%,日本下滑接近1.88%,德国下滑了1.52%,英国下滑4.2%,仔细查看排名前二十的国家,唯独中国、荷兰、瑞士增增长,其他17个都表现出绿色下行态势。

时间进入2021年,全球各个国家为了重新恢复,纷纷开启了发行货币的举措,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前后累计释放6-7万亿美元的货币,日本释放出了73.6万亿日元的资金,欧洲央行也开启了1.85万亿欧元的资金量。可以说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如滚滚洪流袭来。全球89%的国家房产出现上浮。

40%家庭拥有2套房,他们会面临什么结局?如今答案基本清晰了

为了提前预防,2020年8月底,央行提出了“房企融资三红线”原则,要求房企们把负债等“三红线全部降低至三绿线”之内,并且给出了融资增幅上限;2021年再次提出“双上限”,一方面设置金融机构向房企的贷款上限比例,另一方面设置了银行向个体购房者的贷款比例上限。

可以说,楼市的资金管道已经被几乎掐断,即便未来有再多的资金释放出来,那么进入房市的可能性也接近于零。“三红线和双上限”也打消了“国际通胀带来我国房产上浮”的可能性。在这一场世界性的“房产资金”阻击战中,我们已经宣告胜利。

第三、2021年之后,房地产还有上浮的机会吗?

指闻君给出的看法是“总体平稳,优质资产具有进一步提升可能”。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房产算作是优质房产资源呢?房产学者任泽平其实早就给出了答案,任泽平指出,房地产发展长期看发展、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高层已经多次提出,各大城市要放弃“房地产短暂刺激”的传统做法,要结合城市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随着地价的平稳新周期和楼市资金收缩新周期的到来,今后的房产优质与否,关键要看城市发展势头如何。

40%家庭拥有2套房,他们会面临什么结局?如今答案基本清晰了

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一批一线城市,依然具备传统的产业竞争优势,工业基础布局完善、高薪就业岗位众多,在高收入、高就业机会的支撑下,人口自然会源源不断地向这些大城市聚集,进而提供更多的住房消费需求,所以指闻君认为,类似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其实具有一定的“优质”潜力。

而对于武汉、成都、南京、长沙、西安、合肥等新兴一线城市和强二线省会城市(或者区域中心城市),今后核心区域也具备一定的“优质”潜力,这些城市正在打造以新的产业为引擎的“弯道超车”模式,光电子通讯、化学工业、核能源、核技术引用、新能源汽车等纷纷在这些新一线和二线城市落地生根,可以说“后劲很足”。

新一线城市正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天津、青岛、合肥等,也提出了制造业立市、工业强市的计划和战略。

目前来看,先进制造、创新中心、智能制造、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成为新一线城市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词”。

不过,总体而言,房产上浮并不具备全面性、也不具有广泛性,普通人买房投资的时代彻底失去了,正如房产学者马光远说的那样,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要去买房投资,把钱拿在手里比投入房地产市场或许更加划算一些。

四、未来10年,拥有2套房的家庭会面临什么结局?答案基本清晰了。

央行的“资产负债报告”显示,户均房产保有量达到1.5套,超过40%家庭拥有2套房。随着房产新格局的开启,未来10年,这些多套房的人,他们会面临什么结局?继续躺着赚还是有损失?如今答案基本清晰了。

首先,在房产增值幅度方面,接下来10年的增幅并不会太大。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中国住房报告2021》预测,全年房产提升幅度在5.1%左右,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楼市限制亦步亦趋,5%-6%的增幅或将成为常态化情况。

其次,房产持有成本快速推高,也是房市的一个新情况。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就曾直言,要敢于正视房地产有泡沫的现状,采取一揽子计划来有序烫平楼市泡沫,例如开启住房空置税、物业税、房产税等多种费用,特别是空置税,对多套房的人影响更为直接,在加拿大、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发达国家都有空置税的收取行为,依据国际惯例,空置税在1%-5%之间,针对的是闲置房源收取的一种额外费用,这样会大幅降低房产资源浪费的可能性。除了空置税之外,房产税也呼之欲出了。

40%家庭拥有2套房,他们会面临什么结局?如今答案基本清晰了

在费率方面,房产学者们认为,空置税保持在2%相对合理,房产税在1%-1.5%之间,这都是房产持有的负向成本,中泰证券的首席学家李迅雷认为,现阶段直接的房产持有成本达到10%以上,租金收益不到3%。

这种情况下,一套100万元房子,在1年时间内或缩水2-3万元,房子越多贬值金额就更大,所以说二套房以上的人,结果基本清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套房   答案   德国   日本   央行   美国   红线   增幅   上限   楼市   住房   结局   清晰   资金   家庭   房产   城市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