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王夫人是出身官宦之家的大小姐,贾政的嫡妻,荣国府的实权派人物。

王夫人怎么从刘姥姥眼里“着实响快,会待人,不拿大”的个性情直爽的女孩儿,活成了贾母眼里“话少,不大显好”的二太太。王夫人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曹雪芹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王夫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贾府这位当家主母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经历,了解一个比较全面的王夫人。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01.

王夫人出身富贵之家,从小接受深規戒律地教养,所嫁之人必是联姻之家。

王氏出生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大家族, 当时四大家族互有姻亲,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王夫人从出生起就肩负着为家族联姻的使命,所以她从娃娃起就会被培养成合格的大家闺秀, 从小的教育培养使她形成了具有大户人家女子的风度和仪态举止以及行为观念,使其成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大家庭要求的贤妻良母。

因为她不仅代表着自己,更是代表了王家, 她的仪态举止关乎到王家的家教和脸面,她从出生开始命运就已经被安排好。

虽然她出身富家小姐,但她不能选择自己的婚姻,为了家族的发展她必须嫁给家族生存发展需要的人。

王夫人嫁入贾家存在着某种必然性,王夫人与贾政的婚姻也带有“政治联姻”的成分。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02.

她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又工于心计的正室主母,扮演贤惠的角色却一直在嫉妒妾室的妒火中无法自拔。

她是富豪王家的二小姐,又是家政明媒正娶的妻子,虽然她谈不上有多爱贾政,但她还是对贾政很顺从和尊重的,从不和他冲突,对贾政是非常上心的。

(1)王夫人不是懦弱之辈,周姨娘是她的心机产物。

做为大户人家的小姐,婚前家母一定会教会她怎样在夫家处事,包括处理丈夫的妾室问题。

所以王夫人为了巩固她在夫家的地位,她允许贾政娶了周姨娘,把周姨娘给了贾政这是为了彰显她的贤惠,也为了栓住贾政的心,也可以说她用周姨娘堵住贾政再娶妾室的想法,还可以在贾母长辈面前落下个好名声。可谓一箭多雕。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2)那么王夫人不怕贾政移情周姨娘吗?

之所以说周姨娘是王夫人的一枚棋子,是有原因的,所以王夫人完全可以操控周姨娘,她有把握贾政不会爱上周姨娘。

1.周姨娘和王夫人年龄不相上下,可见和贾政年头不少了,但周姨娘为什么连一个孩子也没有。看看王熙凤是怎么对平儿的就找到了原因。王熙凤就是学习了她的姑妈,也可能得她姑妈真传。从平儿可以看见年轻的周姨娘,从周姨娘也可以看到老年的平儿。

2.周姨娘并不富裕,在大观园成立诗社时,王熙凤替她出了份子钱,她很感动,可见她生活的结局,可见当家主母的苛刻。

3.贾政对周姨娘没有什么感情,可见周姨不是贾政自己找的,可以看出周姨娘是王夫人千挑万选的,自己可以控制的,安插给贾政的。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3)在她的婚姻关系中, 赵姨娘就是最具杀伤力的“荆棘”。

赵姨娘能有一子一女,足可以看出贾政对赵姨娘的喜欢。贾政不喜欢天天摆着正人君子模样的王夫人,所以贾政对他这位稳重端庄得了无生活情趣的原配夫人似乎没有多少兴趣,一年之中大多数时间都歇在这个“倒三不着两”的赵姨娘那儿,根本不愿理王夫人,赵姨娘一定是年轻貌美的,从探春的美貌中可以看出赵姨娘一定是有姿色的,还有贾政更喜欢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赵姨娘,所以赵姨娘就成了王夫人眼中的妖精。

作为女性的王夫人对这种现象不可能无动于衷,对于丈夫喜爱这种在她眼种如糟粕的女人,除了嫉妒还有愤恨。但她自己又无法放下身段像她自己所鄙弃的一类女人一样去讨好贾政, 于是这种嫉妒愈演愈烈,但情绪总要找到宣泄口,于是就产生了王夫人一系列有违其宽厚仁慈形象的行为。

她对儿子婚姻关系的选择观也是这种“性嫉妒”的衍生物。她以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搜索, 选择以自己为原型的儿媳,而把那些潜在的风流灵巧的婚姻对象以各种手段驱逐出府, 这实际上是王夫人心中的“嫉妒对象”。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03.吃斋念佛行善,侍奉婆婆左右,却是不招人喜欢的人。

1)丈夫不喜欢她。能嫁给贾政不光是她出身富贵的王家,也一定是貌美如花的,但她没有得到贾政的喜欢。甚至像贾政这般严肃的人,能在中秋家宴这种重要的场合,说出这样不合时宜的怕老婆的笑话一节,实际上是对她非常不满意了。

(2)婆婆不喜欢她。王夫人很是小心翼翼地处理婆媳关系,但处处被婆婆打压。

王夫人伺候婆婆表现的温柔贤淑,贤惠得体。而贾母也却对她评价并不高。

贾母第一次看到宝钗时,这样评价王夫人“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

而贾赦讨鸳鸯一段,应该是贾母难得找到一个契机,通过骂贾赦,含沙射影的敲打了王夫人。

……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弄开了她,好摆弄我…

这是贾母借题发挥,表达了对王夫人的强烈不满,你和我作对支持“金玉”反对“宝黛”,你把你的妹妹薛姨妈一家弄到家里一住这么多年,你害死晴雯……你做的事我都知道,你们都给我小心点,只要我老太太还活着你们都给我小心点。

王夫人心知肚明自然不敢反驳。

(3)小姑贾敏不喜欢她。初次见黛玉的时候王夫人就表示不喜欢黛玉,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头说起,黛玉的妈妈是贾敏,贾敏在当王夫人小姑子的时候和王夫人的关系不好。

真正的金尊玉贵的贾敏,青春漂亮,聪慧才学又深得贾母疼爱,王夫人嫉妒又不敢得罪贾敏,所以把这种怨恨埋在心里,一看到黛玉的时候就把这怨恨转嫁在黛玉身上了。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04.王夫人的喜欢和怨恨:王夫人生平最恨漂亮聪慧水灵的女子,最喜欢那些不漂亮,呆笨老实的和她一样的人。

王夫人不喜欢的

王夫人不喜欢年轻漂亮聪慧的女子,所以她不喜欢林黛玉,在心里憎恨黛玉,也全力打压一切漂亮聪慧和她眼中的赵姨娘样的狐狸精女子。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下面看看王夫人眼中的狐狸精:

(1)在第30回中打骂金钏:“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2)第74回中对晴雯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做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好事,打量我不知道呢?”

(3)在第74回中提到四儿:“虽比不上晴雯一半,却有几分水秀。视其行止,聪明皆露在外面, 且也打扮的不同……王夫人冷笑道:“这也是个不怕臊的。”

(4)见到芳官时,王夫人道:“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

王夫人视为“狐狸精”的女子的共同之处:

都长得漂亮水灵,聪明灵动而不知隐藏, 打扮也与别人不同,而且这些出众的女子在王夫人眼里都是会“勾引”人的。

王夫人果断的将这他们撵逐出府, 造成了金钏跳井,晴雯惨死。

向来被下人称为宽厚仁慈的王夫人何以对这些并无大错的女子如此狠心毒辣。最主要的是她们戳到了王夫人的痛处。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王夫人喜欢的

王夫人喜欢呆笨老实的女子,这类女子就是她的原型

王夫人喜欢的是以袭人和宝钗为代表的人。王夫人对袭人的谏言深受感动, 直呼袭人“我的儿”。而且还做主以姨娘之礼待袭人。以袭人为代表的这类安静、“粗笨”的女子也可以在王夫人的婚姻关系中找到原型——王夫人自己。对于未来要陪伴自己儿子的女人,王夫人当然希望是一个像自己一样的人,而不是像赵姨娘一样的“狐狸精”。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05.

宝玉是王夫人得以生存的依靠,也是王夫人一生的最爱。

(1)衔玉而生的宝玉是王夫人的唯一依靠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尤其在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中,女子是否有所出是她在家族中是否享有地位和尊荣的标志。是否育有子女,尤其是男孩对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宝玉是王夫人得以在贾府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保障。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2)王夫人爱子如命

王夫人的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爱子

她把宝玉当命根子一样守护着。无论何事,只要与宝玉无利害关系,一般来说,她都能以一种正常的心态去对待和处理,十分平和稳重、端庄大气,而一旦事情与宝玉有关,她立刻会变得非常警觉、敏感。

第 32回作者先写王夫人“摸挲”宝玉脖项对宝玉嘘寒问暖,后又因贾政问起袭人名字的缘由,处处为宝玉掩护,对儿子溺爱袒护之情溢于言表。

她“忙道”“忙又道”形象地表现出王夫人不忍儿子受罚,急于让他摆脱贾政淫威的心理。

第 25回描写一日宝玉到王夫人屋里“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道短的。”

寥寥数语便将王夫人对宝玉疼爱关怀之情表现得栩栩如生,也把贾宝玉在母亲面前任性撒娇的神态进行了传神的描写。

贾环故作不慎失手打翻烛灯,烫伤宝玉,王夫人则“又急又气,一面命人来替宝玉擦洗,一面又骂贾环”,还“叫过赵姨娘又骂”又是心疼,又怕明日贾母问怎么回答……急的又把赵姨娘数落一顿,她在看过宝玉没有什么伤着,让人把宝玉好生送回房才稍稍安心。王夫人的“急”“气”“骂”“疼”“安慰”“送”将一个母亲在儿子受到伤害时的愤怒、心疼、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33回贾政笞挞宝玉,王夫人对儿子的宠溺之情得到了更加完美的展现。

眼见宝玉被打,王夫为解救宝玉她使出了浑身解数。在情急之下,王夫人也顾不得保持贵妇人的端庄贤淑了,把妇人的一个绝招“哭”发挥得淋漓尽致:王夫人“哭道”“又哭道”,接着“抱着宝玉哭”最后“爬在宝玉身上”大哭,把王夫人眼见儿子挨打时的心疼、维护和无奈所以就只能各种哭。

王夫人对宝玉的爱确实是为人母情感的自然流露,她把宝玉的安危看得比自己更重,王夫人对宝玉的衣食起居关心,嘘寒问确实是出于舐犊之情的自然流露。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06.

看似享受荣华富贵的大家族当家主母,实则她的一生很悲催的。

(1)在婆婆面前活得小心

王夫人极孝顺婆婆贾母,晨昏定省,事事躬亲, 即使因贾赦要娶鸳鸯一事遭到贾母冤枉,被数落一通,也是“立马站起来, 不敢还一言”。

(2)不得丈夫的宠爱,在贾府她靠自己支撑自己的地位。

她的一切生活起居饮食贾政都不管不顾,一年到头也很少在她的房里休息。为什么赵姨娘敢做不着调的事呢,因为有贾政宠着和罩着。

(3)自己的女儿元春生下就被婆婆抚养养,这对每个母亲来说都是痛苦的,这是抚养权被剥夺。自己的女儿长大后又被送到那整日见不得人的地方了,相见很难。

4)2次承受失去骨肉之痛

第一大儿子贾珠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贾珠是她亲手教育成人的,有才学,可是年轻轻地去世了,失子之痛可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了,这样的痛苦她承受了第二次,女儿元春在中年去世,此时的王夫人已经有些年纪了。

(5)她无意之中断送了儿子的爱情,也断送了儿子的幸福,最后宝玉在失望之余离她而去,她一次又一次把宝玉喜欢的人摧残而死,在宝玉失去黛玉后,对她最后的恩情也所剩无几了,宝玉也曾试着与宝钗相处,可是终难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宝玉对王夫人一定是失望的,最后选择离开她离开了家。

(6)她间接地毁了宝钗的一生,如果不是她一再撮合,以宝钗的才华容貌和谁过日子都不至于过得这么不得丈夫的心吧。

解读《红楼梦》封建男权下标本式的正妻王夫人:失子孤苦的人生

07.

最后质疑一下王夫人对宝钗的爱。

读《红楼梦》,我一直在思考王夫人究竟是不是爱宝钗?

宝钗很明显是王夫人选定的儿媳妇,王夫人是金玉良缘的忠实拥护者,可是王夫人真的喜欢宝钗吗?

在金钏死后的一节中,我一直怀疑王夫人对宝钗的喜爱,金钏去世后,王夫人想给金钏穿一身好衣服,这时宝钗提出把自己的衣服给金钏儿,宝钗说她不在意,可是作为姨娘的王夫人就不能在意一下宝钗吗?

如果她爱宝钗,怎么能把宝钗的衣服给死去的金钏穿呢

也许是宝钗为了讨好王夫人这样做,可是王夫人为什么就同意了呢?她不心疼自己的外甥女吗?这一直是我难以释怀的问题。

总之,王夫人是封建男权下的标本式的正室妻子形象,表面上端庄大方,而内心却极度焦虑、极度苦闷,有着难以诉说的心理痛苦,最后落得失去了二子一女的悲催的人生。

写在后面的话,《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文中对王夫人的看法只是自己的一点小观点,希望和你一起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昌定,论贾政、王夫人与反面形象的塑造[j]红楼梦学刊1990(1)

2.李培顺,好个厉害的王夫人——红楼梦人物散论[j]解放军外语学院报,1998(4)

3.孙绍先,女性嫉妒心理探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89(8):40/4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红楼梦   大显   呆笨   宝玉   姨娘   男权   孤苦   狐狸精   聪慧   标本   封建   婆婆   出身   丈夫   儿子   女子   家族   漂亮   人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