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杨笠的抵制,其实是对当下脱口秀行业的集体讨伐

洪晃说,杨笠只是跟男人开了个玩笑。

对,她确实只是开了个玩笑。所以她一会被投诉一会被抵制,很难说仅仅是因为这个玩笑。

那是因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李诞的脱口秀团队非正常爆红太久了,“撑”得这个市场都有些不良反应了,明显已经到了把吃进去的吐出来一些的时候了。

因此人们对杨笠的苛责、抵制只是表象。人们,其实是冲着现下的整个脱口秀行业来的。


人们对杨笠的抵制,其实是对当下脱口秀行业的集体讨伐

截图来自网络。


绝不是危言耸听。

无独有偶,在杨笠的电脑产品代言被迫下架的同时,《吐槽大会5》最新一期因故延播的消息在网上激起千层浪花。网友普遍认为,此次延播事件不可能像节目方所解释的“因编辑时间不足”那么简单,这里边不排除有相关部门的投诉和干预,或是长期积下的“因果”关系。

虽然暂时未能知悉实情,但人们对李诞和他的脱口秀团队、他的脱口秀节目进行了最坏的结局预测。这种预测看起来完全是捕风捉影,然而这些风和影,是基于人们对李诞领衔的国内脱口秀大军的现状的了解、及其负面影响的感受和调查所“捕捉”而来的,并非空穴来风。


人们对杨笠的抵制,其实是对当下脱口秀行业的集体讨伐

截图来自网络。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曾经讲过,现下国内脱口秀行业在网综节目中传递出来的一个现象,就是部分表演者自觉不自觉地把大众所理解的“得罪人”升级成了侮辱人或歧视人,让观众对脱口秀的体验由好变坏,由坏变为反感,由反感个别人变为反感整个行业。这样的连锁反应,无疑使异见者们的批评变得更加尖锐。

所以无论是人们对李诞女性内衣广告文案的诟病、对杨笠几句玩笑话的反击、对《吐槽大会》延播事件的不友好的揣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均可“溯源”的。


人们对杨笠的抵制,其实是对当下脱口秀行业的集体讨伐

截图来自网络。


判断一个娱乐行业是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不是看它在短期内赢得多少红利、多少掌声,而是看它在这段时间里是否建成了能够得到大众认同的价值审美体系、能够带动大众树立正确“三观”的价值审美标准。李诞和他的脱口秀团队早期表现还算是比较谨慎、比较友善的,但到了后期,可能是因为编剧的“黔驴技穷”,也可能是因为节目摊子铺大了需要一些有的没的来填充,漏洞就出来了,捉襟就见肘了,格局就跟不上了。

格局确实没有跟上。举个例子:在笑果文化池子离职事件之后,不仅内讧频起,李诞团队还多次在节目中以此为噱头进行冷嘲热讽。这种“小家子气”在小范围内可能会产生一些“笑果”,但在全国观众面前,恐怕就有些贻笑大方了。


人们对杨笠的抵制,其实是对当下脱口秀行业的集体讨伐

截图来自网络。


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所以洪晃说人们对杨笠的讨伐是“上纲上线”,明显是低估了网友们对娱乐事件的判断能力。

网络时代,网友是检验娱乐市场的“试金石”,他们对李诞和他的脱口秀团队、他的脱口秀节目所作出的反应,实际上就是这个市场所激发出的一种折射反应。

毛病就出在这个市场,请李诞们移步检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禾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脱口秀   现下   友善   行业   大众   截图   反感   格局   玩笑   集体   团队   节目   事件   网友   市场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