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剧情设计的合理性及起用郭麒麟的必然性

有一种剧叫戏说历史。我们看得多了。

有一种剧也含喜剧、也含历史,却不能叫做戏说。比如刚看完的《赘婿》。

有穿越、有搞笑、有郭麒麟的《赘婿》不能叫戏说,那该叫什么呢?这就是大喇叭今天在这儿想跟大伙探究的一个话题。


《赘婿》剧情设计的合理性及起用郭麒麟的必然性

剧照来自《赘婿》官博。


通俗喜剧和历史正剧之间“反差”的合理性


从题材来看,《赘婿》是基于穿越剧固有套路模式之上设计编制的一个故事,因此我们在看前面几段剧集时,喜感非常足,很容易忽略掉它的历史题材属性,捧腹大笑之余,感觉跟戏说没有两样。甚至认为:由于郭麒麟的相声演员身份及其台词的无厘头程度,这部剧的定位应该轻喜剧都不止,是纯喜剧无疑了。但后边由于历史剧情部分的呈现越来越有模有样、越来越趋于正剧的表现风格,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逐渐产生推翻前面“轻率”判断的想法。

这是好事。但问题来了。


《赘婿》剧情设计的合理性及起用郭麒麟的必然性

剧照来自《赘婿》官博。


有些人认为《赘婿》这样的剧情架构设计,从某种程度来说不但不高明,还有断层或者前后被隔离开来的感觉。简单来讲,就是通俗喜剧和历史正剧之间存在裂痕,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连起来稍显突兀。

大喇叭对这种看法的认同占10%,但其余90%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在没有快餐文化的时代,循序渐进的表达方式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中都算是高雅的手法、怡情的招数;那种一上来就是爆点、刚开始就见高潮的读物或影视剧,是浮华时代才催生出来的产物,它们仅仅只是满足了一部分人一时的体验快感罢了。

所以本着循序渐进的心理,谨记“冷水泡茶慢慢浓”的原理,你就能体会到《赘婿》在剧情结构设计上的良苦用心,就能理解剧集前后“反差”的合理性了。


《赘婿》剧情设计的合理性及起用郭麒麟的必然性

剧照来自《赘婿》官博。


郭麒麟饰演宁毅的必然性和他注定的不甘平凡


来自选角的质疑:《赘婿》起用郭德纲大公子、德云社当红小生郭麒麟担纲男主角,是为了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最统一的答案不外乎是“因为他是郭德纲的儿子呗”,其次应该就是“因为他本来就是喜剧演员呀”。看似都对。但“星二代”很多,喜剧演员很多,凭什么只用他郭麒麟?所以但凡过个脑子,两个理由均不能说服人。


《赘婿》剧情设计的合理性及起用郭麒麟的必然性

剧照来自《赘婿》官博。


我们可以寻找更深层的原因。而一寻找,你就会发现年轻人郭麒麟在拥有一位名望父亲、倚靠着一家著名文化企业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有他自身注定不甘平凡的成长轨迹。试想,从小亲母疏离、亲父繁忙的他,估计在同龄人那里曾经遭受过不少嘲笑与排挤吧。小孩子的世界,你别告诉我这些不可能发生。而如若发生了,在小麒麟的心里,必然就埋下了一颗不服输的种子。

感谢这种“不服输”被导演发现了。感谢这种“不服输”把宁毅演活了。略微“无厘头”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不服输的心,这就是郭麒麟在《赘婿》中塑造宁毅这个角色时最本色的表演,最出彩的表演。


《赘婿》剧情设计的合理性及起用郭麒麟的必然性

剧照来自《赘婿》官博。


所以拍历史,《赘婿》是认真的;用郭麒麟,《赘婿》也是认真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界定这部电视剧的类型时,会遇到文章开头所讲的问题:集中了穿越剧、喜剧、历史正剧等影子的《赘婿》,到底属于什么剧呢?

过度的纠结不是打开一部好剧作的正确方式。对于大喇叭而言,《赘婿》其实就是一部用喜剧泡沫洗涤历史忧伤尘埃或擦洗历史庄严面庞的非典型历史正剧。它有创新尝试,更有示范意义。

说得有点玄了吧。你觉得呢?(《云南大喇叭》主笔 禾川/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赘婿   麒麟   无厘头   剧情   剧集   必然性   越剧   合理性   正剧   循序渐进   反差   剧照   通俗   喜剧   演员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