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这个政策为西汉避免了秦末的悲剧,但却给后世带来巨大隐患

一、大秦帝国因何灭亡?

刘邦的这个政策为西汉避免了秦末的悲剧,但却给后世带来巨大隐患


秦始皇在位期间,秦国的国力可以说到达了巅峰。

秦帝国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霸业——先是十年时间,横扫六国,然后,南下征伐百越,北上追击匈奴,这丰功伟绩,尧舜禹汤都没办到,周文王父子,春秋五霸,也都没这个成就。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强大的帝国,会在秦始皇死后,就轰然垮塌。

而秦帝国的崩溃,当然背后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六国百姓、百越百姓的不认可,以及六国贵族的复辟。

二、刘邦吸取了教训

刘邦的这个政策为西汉避免了秦末的悲剧,但却给后世带来巨大隐患


秦国依靠武力征服六国很容易,但是,征服之后,新秩序的建立、民心的归附,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秦国对于新征服土地的统治,一定程度上,是要依靠当地土势力,和秦朝派去的官吏进行管理的,而在当时的条件下,秦国要统治比本土大太多倍的新征服地区,可想而知,在不具备经验的前提下,困难多大?

而一旦出现纰漏,可能对帝国来说,就是致命的问题。

比如陈胜吴广起义,其实就是个突发事件,但是,这个突发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最终动摇了帝国的国本,敲响了帝国的丧钟。

刘邦建立西汉帝国以后,也感觉到不能重蹈秦帝国的悲剧,加上当时政治环境的特殊性,于是,刘邦分封了一批异姓王。

而随之不久,除了长沙王以外,其余的异姓王——包括齐王韩信(后来改封楚王)、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韩王信等陆续都被刘邦铲除。

而刘邦铲除异姓王之后,又分封了大量刘姓子弟为王。

刘邦维护分封制度的背后,就是考虑,在帝国没有治理庞大版图经验的情况下,采取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并存的局面,这样,有利于帝国的稳定。

刘邦这么做,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西汉初年的稳定。

但也给后来埋下了祸根。

三、七王之乱

刘邦的这个政策为西汉避免了秦末的悲剧,但却给后世带来巨大隐患


刘邦分封诸侯以后,起初,西汉朝廷还能对诸侯进行有效的管控,比如吕后在世期间,对于诸侯王,经常是说杀就杀,说罚就罚,甚至吕后死后,汉朝朝臣铲除吕家人以后,依旧可以选择谁来接任帝国的皇位。

而到了汉景帝时代,地方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力强大,并且得到土势力认可以后,逐渐的,开始有本钱和朝廷叫板了。

汉景帝时代,汉朝发生七国之乱——以吴王、楚王为首领的七个诸侯国,发动了反对汉景帝的叛乱战争。

这场战争,几乎推翻汉景帝的统治。

可以说,这也算是刘邦祸及子孙的一个政策,但刘邦如果不选择分封制,可能,汉朝未必熬到汉景帝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陈胜吴广   刘邦   西汉   郡县   吴王   秦国   楚王   帝国   汉朝   朝廷   突发事件   后世   诸侯   隐患   势力   悲剧   制度   政策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