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为何不能成为曹操第二,长期掌控东汉朝廷?

一、董卓与曹操

董卓为何不能成为曹操第二,长期掌控东汉朝廷?

东汉末年,随着董卓大军进入洛阳,掌控东汉朝廷开始,东汉的历史,就进入了名存实亡时期,这一时期的结束,以曹丕建立曹魏王朝为止。

董卓和曹操,都曾经控制东汉朝廷,那么为什么董卓对东汉朝廷的掌控处于昙花一现的状态,而曹操则建立了稳定的秩序,并且能为后来的曹魏政权打下基础呢?

事实上,董卓为了让自己能够长期掌权,并且能顺利取代东汉皇帝,建立名副其实的董家天下,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积极向袁绍等地方实力派示好,此外,还积极结交拉拢一些当世的名流、名儒,让他们参与自己的政权,力图长治久安。

二、原因解析

董卓为何不能成为曹操第二,长期掌控东汉朝廷?

个人感觉,董卓失败的原因,不外乎三点:

1、废汉少帝。董卓废掉汉少帝,拥立汉献帝,理由是防止何家(汉少帝的支持者,何进、何太后家族)势力做大,因此需要废掉汉少帝,改立汉献帝。但是,董卓这么做,无疑是给其他地方实力派口实:就在董卓废掉汉少帝不久,各地军阀趁机割据一方讨伐、反对董卓,理由是要让汉少帝复位。而曹操呢,虽然汉献帝不止一次想要谋害曹操,夺回东汉政权,但是曹操从来没动废掉汉献帝的念头,还笑嘻嘻的把女儿嫁给汉献帝来“表忠心”,单就这点说,曹操就可以辩解自己不是什么乱臣贼子,而是汉朝的大忠臣、汉献帝的岳父大人;

2、理政能力有限。虽然看起来,曹操和董卓都控制了东汉朝廷,但是,论起治国理政水平,曹操可以很快恢复东汉朝廷在自己地盘上的统治秩序,而董卓统治下,一切都是失控的,从这点来说,就注定董卓的政权不会长久;

3、恢复生产方面。董卓虽然掌权后,积极向世家、名儒集团示好,拉拢他们支持自己的政权,但是在对待民间方面,董卓非常残暴,滥杀无辜是经常的事儿,甚至对于恢复生产这方面,没做过有效的努力,而曹操则不同,曹操在自己的统治地区,积极恢复生产秩序,甚至因为曹操实际控制区的经济运作、生产秩序得以恢复,也引起大量的文人雅士投奔曹操,在文学史上,邺下文人集团也由此而来。

三、结语

董卓为何不能成为曹操第二,长期掌控东汉朝廷?

终究,能够长期建立稳定的秩序,光依靠武力,是很难长久的。董卓和曹操的分野,也就由此而来:割据一方固然需要一定的能力,但是,能在割据的地区,建立良好的秩序,让民心依附,这更是更高的能力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东汉   朝廷   乱臣贼子   示好   实力派   文人   政权   秩序   长久   时期   理由   稳定   努力   原因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