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昔日知己为何反目?


十九世纪的美国,人们因一则重磅新闻而翘首以待,孔雀从英国来啦!


漂洋过海来的可不是真孔雀,而是如今举世闻名的孔雀屋,置身其中的人们总会为其精妙设计喟叹。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弗里尔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孔雀屋


令人震惊的是,这屋子竟藏着一段艺术家和金主之间的恩怨,他们曾是情比金坚的多年知己,为何反目成仇呢?


01 叛逆艺人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詹姆斯·惠斯勒自画像

这如今被誉为神迹的室内设计,是艺术家詹姆斯·惠斯勒枉顾金主意愿任意“涂改”的产物。谁都知道,工作中最不能得罪大客户,他为何反其道而行呢?


这叛逆乖张的性格,在他早年已见端倪。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惠斯勒一直画个不停,测绘图纸也能变成他的画纸

除了绘画,成绩一塌糊涂的惠斯勒被西点军校开除之后,去做地图测绘员,然而上岗几天就被炒鱿鱼,因为他交的图纸上画满了风景和小怪兽,却唯独不见任何测绘。惠斯勒意识到艺术才是自己挚爱,果断前去艺术之都巴黎学艺。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在这艺术氛围的浪漫大都市中,惠斯勒的天性得到了解放

在巴黎,惠斯勒如鱼得水。他与拉斐尔前派和印象派画家们畅谈创作,广为结交藏家和批评家,其中就有他之后纠葛一世的弗德里克·雷兰。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弗雷德里克·雷兰像/罗塞蒂

惠斯勒和雷兰的友谊,是因画而起的。那时,一场东方热席卷欧洲,瓷器和浮世绘走入印象派,艺术家们纷纷的对那遥远的东方浮想蹁跹,日本主义之潮由此而来。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沉醉于紫与金/惠斯勒/弗里尔美术馆/和服、莳绘漆盒、金画屏、青花瓷和浮世绘东方艺术在画中比比皆是

惠斯勒醉心东方意韵,挥笔画就杰作《玫瑰与银色,来自瓷器国的公主》。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玫瑰与银色,来自瓷器国的公主/惠斯勒/弗里尔美术馆/正是因为这张画,惠斯勒与雷兰成为了挚友

深通音乐的他笔下,唯美如歌的色彩有节奏地在和服女子身上轻柔曼舞,丝毫看不出画家桀骜任性。可是他的买主却完全看不起这作品,拒绝付款。正在惠斯勒为此丧气时,是雷兰对画中创意赞不绝口,毫不犹豫地将其买下。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唯美而有诗意的用色,让惠斯勒成了“唯美主义”艺术的代表


惠斯勒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

相谈之下更发现二人共同之处远不止于此。


02 高山流水遇知音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惠斯勒可以随时造访工作繁忙的雷兰,两人谈什么都很开心


船运大亨雷兰也对东方艺术如痴如醉,每次出差必会带回远方瓷器,他还自学音乐。志趣相投的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赏瓷器、聊音乐和艺术,相谈到天明。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蓝与银的夜曲/惠斯勒/波斯顿艺术博物馆/人人看见画中宁静夜色,只有雷兰听见艺术家心曲


看着惠斯勒画下深沉迷蒙的夜色,雷兰说:“我从中听见了《夜曲》。”惠斯勒大受感动,只有雷兰看出他有着作曲家的灵魂,每一笔都是跃动的音符。


我用言语无法表达对你想到的《夜曲》画名的感谢,这名字优美而富有诗意,一语道尽我在月光下作画之时所想的一切。

—— 惠斯勒写给雷兰的信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夜曲:蓝与金老巴特西桥/惠斯勒/泰特美术馆

正因为这般灵魂共鸣,雷兰对惠斯勒的创作十分支持。在当时,资助人一般收到作品才付费,因不满意拒收的也不少见。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白色交响曲之三/惠斯勒/雷兰为交响曲系列预付了大量画款


雷兰不仅在向惠斯勒订画时就全额付款,更是对后者的晚期拖延症全然包容,说好作品值得多年等待。


而容忍拖延症,比起接下来的事情根本算不得什么。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惠斯勒画的雷兰夫人,笔触透出别样柔情/弗立克收藏


雷兰总出差,他不在的时候,惠斯勒常来府上以雷兰夫人为模特作画。一来二去两人竟互生情愫,这种见不得人的关系,常人恨不得藏着掖着,越少人知道越好。而他们不仅公然表达爱意,还毫不避讳地在各种高级社交场合出双入对。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每次雷兰夫人出门前去剧院,总是要惠斯勒相陪

自己的挚友,居然登堂入室,和自己的妻子有不可告人的亲密关系!这种大部分人都难以接受的事传到雷兰耳中,他虽心里介怀,却出人意料地,原谅了他们。


03 决裂:孔雀屋


这都可以原谅,还有什么不能原谅呢?雷兰和惠斯勒,又是如何从惺惺相惜,走到水火不容地步的呢?

他们一切矛盾的爆发点,就是孔雀屋。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孔雀屋/惠斯勒/弗里尔美术馆


孔雀屋本是雷兰委托设计师托马斯·杰基尔设计的餐厅,希望这个空间能与他的东方瓷器收藏相配。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惠斯勒构建出一个很特别的瓷器陈列空间

谁知,快竣工的时候,惠斯勒突然跳出来抱怨装修风格和他那挂在屋子北墙正中央的《瓷器公主》格格不入,自告奋勇地要“微调”。雷兰想着都装修到这地步,惠斯勒难不成还能翻上天去?随口答应就出差去了。


现在的餐厅是真的美而活了,光彩夺目、精美绝伦,如果说先前的大厅设计是练习曲,我的作品就是交响乐。

—— 惠斯勒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孔雀屋的陈列架与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相称得十分雅致


雷兰的想法太天真了,他一回来,就被惠斯勒创造的大惊吓气得暴跳如雷。


这哪里是微调?


眼前的餐厅他根本认不得了,惠斯勒居然在没知会他的情况下,把整个空间推了重装!雷兰钟爱的都铎风格天花板全被惠斯勒敲掉,画成孔雀莹亮的颈羽。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各种孔雀的元素遍布这个空间的各个角落,让其浑然一体

最让雷兰痛心的,是墙壁上他花了不下1000几尼(约合今日10万美元)购得的昂贵壁纸,居然被惠斯勒任性地用蓝色和金色的漆料完全覆盖。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惠斯勒的金色和蓝色,覆盖了雷兰昂贵的壁纸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他得灵感于日本莳绘漆器

惠斯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艺术灵感一上头就根本停不下来了。他满心满眼都是日本莳绘漆盒的点点古雅金光,跃上中国瓷器之天青的场景。他沉醉地落笔,让这空间化作心中绝美的东方之韵。


画着画着就停不下来了,图案自动在笔下流淌,最后渐臻佳境、每一笔都是神来之笔,最终蓝与金的协奏曲跃然笔下,一切的一切消失在创作的愉悦中。

—— 惠斯勒在自传中写道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惠斯勒的神来之笔汇聚成的孔雀,周身每个线条都恰到好处


对雷兰的震怒,惠斯勒万分困惑,因为他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丝毫不妥。雷兰这么懂他,怎会不喜欢他最引以为傲的作品呢?所以他不仅大言不惭地索要2000几尼(约合今日20万美元)的高价报酬,更是自豪地请来众多好友和各路媒体,大肆宣传自己得意之作。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惠斯勒擅作主张请来一群人,让雷兰更加反感他


看着自大的惠斯勒,雷兰直言表达不满,说他不觉得惠斯勒在没事先告知的情况下能擅做如此昂贵的大改。结果惠斯勒听了毫不悔过,让雷兰实在忍无可忍。雷兰最后勉强同意付一半价钱,且此后不再资助惠斯勒。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惠斯勒《白色交响曲》系列完成的作品,雷兰看了十分喜爱,向他订购了《三少女》以挂在《瓷器国的公主》对面


惠斯勒收到报酬时,觉得大受侮辱。因为雷兰付他的,是当时只会在生意场上流通的英镑,以表明二人之间再无半点情谊。原来自己的多年挚友,竟如此有眼无珠!他震怒之下,把为餐厅南墙画了快十年的《白色交响曲:三少女》撕得稀烂。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白色交响曲:三少女》草稿,完成的画已被惠斯勒撕毁

冷静下来后,惠斯勒又心生一计“报答”这吝啬的金主。他找到雷兰,假意道歉,说愿为南墙补画一幅作品“以示歉意”。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艺术与金钱/惠斯勒/弗里尔美术馆/右边占上风的孔雀是雷兰,而左边落败的是画家自己

结果,雷兰看见南墙上完工的壁画时,又一次差点没气得背过去。只见两只金孔雀正打架,占尽上风的那只羽毛尽竖,脚踩先令银币,一毛不拔。惠斯勒不正是用画讥讽自己待人气焰嚣张,还克扣工钱吗?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雷兰孔雀满身是克扣惠斯勒的先令,牢牢地踩着,分毫不让

惠斯勒生怕雷兰不解其深意,将这幅画命名为《艺术与金钱》。二人在画前爆发激烈争吵,其后水火不容。可就算盛怒决裂,雷兰还是将这张作品保留了下来,且生前不允许任何人动它。


04 落魄

惠斯勒与金主闹翻之时,大概是没想到失去赞助的自己举步维艰。他与雷兰的争执迅速传遍了艺术圈,一时间没人再敢向恶名在外的惠斯勒订购作品。其他的艺术家就不会像他那样自我,为何选择他呢?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黑与金的夜曲:烟火落下/惠斯勒/底特律艺术学院/这张画是压倒惠斯勒的最后一根稻草


屋漏偏逢连夜雨,陷入严重经济困难的惠斯勒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时评家骂上了头条。而受到攻击的,正是当初雷兰命名的夜曲系列作品《黑与金的夜曲:烟火落下》。


艺廊让这种不堪的作品参展实属不智之举,这张画就是毫无教养的艺术家有意的欺诈:一个流氓动手将颜料罐往公众脸上一扔就要价200几尼,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 艺术时评家罗斯金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当时的人们还不能接受这种色彩抽象的视觉语言


惠斯勒断断不能忍受如此恶评,不惜用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为自己的艺术正名。他状告罗斯金诽谤,而法庭上的辩论,引出一个永恒的困扰:


律师:你在这幅画上用了多久?

惠斯勒:大概两天,一天准备、一天去画。

律师:只有两天你就要价两百几尼?

惠斯勒:这价钱,是为了这画里我用尽一生所得的知识。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惠斯勒的画室,眼看自己最爱的空间被夺走,他如何受得了?


惠斯勒赢了官司,却不堪巨额诉讼费而破产,曾经一直慷慨地给他预支画款的雷兰成为了他最大的债主。他的资产被清算,画室、房子……惠斯勒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深爱的一切,一样样被夺走,知道它们会落入雷兰手中


雷兰写信给惠斯勒:你学不会谦虚,在过去八九年,我预支了你近一千几万,从来没收到一幅作品!


惠斯勒回信:难道孔雀厅没画完吗?


越去想,惠斯勒就越是满心怨怼。在即将被查封的宅子中,他拿出画布,咬牙切齿地宣泄着自己心中的恨。他要给前来清算的昔日知己,今日敌人来一份“惊喜”。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拜金者:不义之财

拜金者:不义之财/这画框曾是惠斯勒为《白色交响曲:三少女》设计的,他特意用在这里,昔日美好,今日却令人惋惜


惠斯勒所用的画框,是二人感情最好时所制,彼时惠斯勒和雷兰看着画中女孩们的纯真面容,默契地相视一笑。伴随少女化作碎片,而今这画框包裹着的,却是狰狞的怪物,正如相知相惜的挚友,落到势不两立的田地。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瓷器和形态各异的孔雀相得益彰


多年以后,曾是雷兰和惠斯勒矛盾核心的孔雀屋漂洋过海,成为美国弗里尔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它被誉为十九世纪日本主义最伟大的创造。它的伟大,来自对于艺术中两种相处模式的挑战。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孔雀打斗间,是永恒的思考


不管在哪个年代,东西方艺术的相处,总让来这里的人们乐此不疲。康熙年间的青花瓷与这个西方的设计空间,不断交谈着,碰撞出奇特的火花。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艺术是可以的三维体验


惠斯勒还用孔雀屋,彻底改变了观众与作品的相处。艺术不再是被高高挂在墙上,让观众只能站在跟前欣赏的存在。孔雀屋就像个主动包围观众的莳绘漆盒,不管在空间中如何移动,观众总会发现瓷器公主的目光如影随形。


为了这只孔雀,他骂遍全城艺评家,与挚友老死不相往来,值得吗?

瓷器公主的目光,一直跟随这个空间中的人们


人们身处其中,能全身心地感受作品的立体环绕,艺术就此超越了单纯的视觉体验。


为了创造这个艺术奇迹,惠斯勒赔了家产,也失去了挚友,他最后赢了吗?


小编 | 霁泠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挚友   孔雀   罗斯   老死不相往来   交响曲   日本   全城   美术馆   瓷器   夜曲   艺术家   白色   公主   少女   艺术   作品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