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最后一名酸汤子中毒者去世,国家卫健委提示,这些东西别吃

不久之前,一则关于“长辈食用酸汤子中毒”的新闻引发了大众的关注。事情的开始,是在2020年10月5日的早上,黑龙江鸡西的一户人家中,12名亲属在聚餐时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后,引发食物中毒。

事件发生后的两个星期内,中毒事件死亡人数逐渐上升,在2020年10月19日,最后一名酸汤子中毒者也不幸离世。

痛心!最后一名酸汤子中毒者去世,国家卫健委提示,这些东西别吃

在所有人为中毒者哀悼的同时,很多人也对这次中毒的元凶“米酵菌酸”产生了好奇,这究竟是什么恐怖的毒物?

国家卫健委通过媒体,向大家普及了关于“米酵菌酸”的知识:米酵菌酸毒素是一种细菌毒素,因为高温煮沸都不能破坏其毒性,并且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所以病死率一般在50%以上。

在日常生活当中,像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所以国家卫健委提示,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痛心!最后一名酸汤子中毒者去世,国家卫健委提示,这些东西别吃

除了国家卫建委提示的这几种食物之外,其实还有很多隐患食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

1、乌黑油亮的栗子。刚出锅的糖炒栗子,油光锃亮,看着黄嫩,但吃到嘴巴里,却有点生硬,这种栗子要特别小心,可能在炒制过程中添加了工业石蜡。

2、溏心鸡蛋。很多人喜欢吃半生不熟的溏心鸡蛋,认为这种鸡蛋更有营养,其实相比全熟的鸡蛋,溏心蛋的营养不容易被消化吸收,还有可能有沙门氏菌。

痛心!最后一名酸汤子中毒者去世,国家卫健委提示,这些东西别吃

3、久泡的木耳。“因食用久泡木耳中毒”的事件层出不穷,其实正是因为木耳在泡发过程中被细菌等微生物污染,所以在泡木耳的时候,软了就可以烹饪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减小的趋势,恶性事件接连不断发生,因此,在食品的选择上,大家更应该偏向更安全、健康的食品,在食用上更应小心注意,避免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痛心!最后一名酸汤子中毒者去世,国家卫健委提示,这些东西别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鸡西   沙门氏菌   中毒者   提示   国家   木耳   毒素   痛心   细菌   鸡蛋   食物   小心   营养   东西   发生   事件   食品   卫健   汤子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