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朝阳门内的新鲜胡同,老北京人应该都知道,这条胡同里有两座宅院之前升格为北京文物保护单位,说的正是新鲜胡同小学,而这座新鲜胡同小学过去是老北京正白旗觉罗学,第二个地儿则是莲园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从正白旗觉罗学开学的那天起,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了,早在雍正二年,雍正皇帝一口气建了八座觉罗希望小学,现如今还保留着原址原貌的觉罗学为数不多了,新鲜胡同里的正白旗觉罗学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了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正白旗觉罗学的招生条件跟现如今完全不同,首先您得是正白旗的旗人,觉罗学都设在各旗管辖地附近,跟现在的就近入学是一个道理,其次您得是觉罗子弟,换句话说,您家的家谱往上头倒得是努尔哈赤的叔伯兄弟,这就叫‘觉罗子弟’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可即便这样,觉罗子弟的家长们,也天天抱怨入学难,清朝的皇家学院也分三六九等,皇帝这支血脉上的是宗学,皇帝的远房亲戚们上觉罗学,普通的八旗子弟只能上官学,这么一比觉罗学也算得上是区重点了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如今为了上重点,孩子得争气,而在清朝上觉罗学这个区重点也不例外,举个例子,正八旗觉罗学,总共只招收40名学生,年龄10到18岁都可以踊跃报名,您想想正白旗社区,到达入学年龄的孩子得有多少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就在这40个名额,您就打破脑袋争吧,而实在没挤进来的,也甭灰心丧气,赶紧麻利儿走关系当候补,觉罗学入学难考试也不容易,满文汉文双语教学,还得体育加试骑马射箭,考试成绩不好的要写检查,没及格的直接劝退,跟现如今的孩子们比比上学的压力,上觉罗学心理负担可是一点都不少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在新鲜胡同的另一端,两栋楼房之间,还有一处宅子,这就是莲园儿,在《乾隆京城全图》上,莲园这个位置,已经是一处有规模的大宅院,但他的主人是谁,居然在官方资料上查不到一点答案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但我从老北京人口中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过去这是绍祺和绍英哥俩的宅子,都是晚清的大官,满姓马佳氏,绍英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内务府总管,溥仪被轰出紫禁城前后,各种大小事宜都由绍英一手操办,这样说来的话,莲园无疑是马佳氏祖上的产业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证据确凿,老街坊说莲园北边过去是马佳氏是大宅子,而莲园说白了就是一个后花园而已,不少老北京人小时候还进去过莲园,后期这儿就变成了居民院,但是假山,亭子,游廊,还都能看出当年花园的样子,话说到这儿,朝阳门内寸土寸金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这是一座别具特色的私家园林,具有很高的造园艺术,这在老北京东城区来讲,是不多见的,所以它很有价值,要说北京的花园大到颐和园,小到恭王府,为了体现园子主人的品味,都会在园子当中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这个园子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亭子,它是四角攒尖儿的亭子,宝顶上面的装饰是比较独特的,它不是圆形的宝顶,是个方形的,北京亭子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圆顶的,像这种方头亭子,是典型的南方风格,可马家是满人,打东北过来的,居然设计了一个江南风格的花园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莲园是马家从别人手里买下来的,而莲园最初的主人究竟是谁,一直都没有个准确答案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再来聊聊最趁钱的锅炉工,宣武区钱市胡同,早在清朝,北京出现了一批先富起来的锅炉工,他们的工作地点就是北京宣武区钱市胡同,工作单位是清朝内务府下设的一个金融机构,叫‘炉行’相当于现在的四大国有银行之一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金融机构的白领们薪水高,这不新鲜,但金融机构的锅炉工也能发大财,所谓‘炉行’就是把国库里的碎银子扔进大熔炉里化成银水之后,再铸成标准重量的大银锭子,说白了就是化零为整,负责这项工作的人,自然就是‘炉行’里的锅炉工了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国库的散碎银子也有块儿大的,不容易融化,于是锅炉工们就要用一种老虎钳子,把大块儿的银子剪碎,关键问题就在这把钳子上,钳子头小,身子长,仙鹤腿儿一样的握柄,容易使上劲儿,锋利的剪口便于切碎银子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然而就在这个剪口内侧,暗藏着几条由炉工们精心打造出来的裂缝,每剪一次就能挤进一些银末子,这些银末子如果不用力敲打,绝不外泄更不会被人察觉,每天一下班儿,这些卡在钳子里的银末子可就不再是库银了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而是锅炉工们的个人所得,虽然这些致富的手段是违法的,但是过去没人管,也没人查,而且在那个时候像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赚钱的不在少数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现如今咱们往银行里存钱,银行得给咱们利息,但是早在古代,您要是把钱存进银行里,还得反过来给银行利息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老北京的二十多家银行,都聚集在了宣武区的施家胡同附近,那会儿各省市的银子,含银量是不一样的,所以您要是揣着山东的银子来北京先得去宣武区施家胡同找家银行换成北京的银子,这就跟中国人到美国,得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是一个道理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当年的汇率拿北京跟山东举例子,您用103两的山东银子,能换100两的北京银子,但就在您这兑换的过程当中,银行已经在赚钱了,把银元宝掉个个儿,您就明白了,大窟窿小眼儿都是在铸造的时候由于冷热空气接触而产生的的,俗称叫‘马蜂窝’当银行给您兑换的时候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一手拿着银子,而另一只手,则攥着块白蜡,正往马蜂窝里填呢,所以用103两山东银子,只能换来九十多两北京银子和二三两的白蜡,换句话说,您在银行这么一存一取一兑换,已经相当于给银行付了百分之二三的利息了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过去在东四大街就有几家商店,开设了‘卖官鬻爵特许专柜’它们正是咱们北京人熟悉的四大恒金店,清朝末年的时候,国库空虚,皇帝缺钱,紫禁城的房子不能买,内务府的古董皇帝又舍不得,所以只能卖官儿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但是话说回来,卖官儿这种新兴行业也不能靠发小广告打开销路,于是就开设专柜公开销售,之所以选择金店,原因也很简单,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儿还有钱去买官儿,而金店的客人都是有闲钱的,是‘卖官鬻爵’的目标销售群体,因此东四牌楼的四大恒金店里,纷纷开设了专柜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而且人家保证,一分钱一分货,柜台上卖的官职,一般分为实职和虚职两种,这实职就是您能够直接走马上任的,虚职就是徒有虚名,为了脸上好看,当然了,这虚实之间的价格可就差老鼻子了

新鲜胡同小学,扎堆在宣武区的老银行,解析老北京的历史往事

五品的实职6000两左右,虚职600两,七品实职2000两左右,而虚职只要300两,九品实职1000两,虚职不过才150两,而那些花重金买到实职的人,走马上任之后,自然就得堤内损失堤外补,靠贪污受贿再赚回来买官的成本,老北京胡同历史往事,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宣武区   实职   胡同   虚职   末子   新鲜   银行   白旗   钳子   亭子   现如今   山东   北京   银子   锅炉   往事   小学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