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有人说,每一个女人都有一个逃离家庭的梦想。


可,仅仅只是梦想。


但一个56岁的阿姨,决定离家出走,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01

在丧偶式婚姻里

耗尽半生的女人


整整30年的光阴里,苏敏一直过着无性无爱,还会遭遇家暴的AA制的生活。


“我最爱吃的就是辣椒。”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苏敏在视频里边介绍边大口的吃起来,这样自由地吃辣椒,是以往30年里想都不曾想到事。


因为丈夫口味偏淡,强制苏敏做饭不要重口味,在丈夫说一不二家庭里,她选择迁就。


连看电视这样的小事中,苏敏都没有选台的决定权。


每一次,苏敏都要在一旁等到丈夫看累了,扔下遥控器走进房间,听到关门的声音时,她才会拿起遥控器,看自己的喜欢的节目。


从结婚至今,丈夫实行AA制,家中开销,供养女儿通通都靠苏敏。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连刷他医保卡给妈妈买药治病,也被他用修改密码这种实际行动来制止。


家里的车,是苏敏的积蓄和女儿的资助才买下来的,但使用权在丈夫手里。因为上高速会刷丈夫安装的ETC卡,为了避免被丈夫谩骂,出门后,她更多的时间是在危险的山间绕路。


做家务,去赚钱,供养女儿,苏敏就像是马达一般轮轴转,一刻也不得闲。邻居劝她休息,她说:“我休息了,谁给我钱花呢?”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形同陌路的丈夫早已让苏敏死了心,为了不引起没必要的争端,她事事迁就,处处忍耐,但即使这样,也还是无法避免被家暴。


暴躁时,他会家暴;

冷静时,他会挖苦;

但更多的时候,他选择无视眼前这个女人。


苏敏对他来说,虽然是妻子,却与他毫不相关。


她就像个免费的保姆,在清洗、喂养、照顾,听着“不行这样,不能那样!”的各种“规章制度”当中,她的生命渐渐流逝。


他不在乎她是谁,只是接受她的服务。


丈夫是围墙,他把苏敏的人生圈在这一道围墙里,他有绝对的权力,至少在小事上如此。对于他那些无理的要求和令人费解的饮食习惯,奇怪的偏见,苏敏没有大喊大叫、喋喋不休,而是选择了沉默和隐忍。


女儿长到初三时,苏敏和丈夫分房睡,他们从没有彼此靠近过。分房后,更是彻底变成了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苏敏的婚姻,既孤独又不幸福。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她也不是没有想过离婚,早年考虑到女儿,她放弃了这个想法。她说家和万事兴,她要给女儿一个看起来完整的家。


在几十年的劳作中,苏敏赚来的钱全部用在家庭开支和供养女儿上,车的法定归属是女儿,房子是丈夫的,如果离婚,她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考虑再三后,她彻底不再想离婚的事情。


渐渐地,在压抑的生活中,她患上了抑郁症。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02

被束缚的女人的一生

谁“杀死了”她们


这场逃离蓄谋已久,或许是从儿时起,就有这样的梦想扎根在苏敏的心里。


但想要出去走走的想法,更像是非分之想,如同病人等待自然康复时那样,仅仅是怀着希望而已。


苏敏的前半生,映照了很多女人的生活:


多少年来,她们用早起晚睡,做着经济实惠又有营养的一日三餐;


她们学会听到咳嗽声就醒来,她们伤透脑筋去计算最有效、费时最少的方法为家里的老公孩子们的生活服务;


清洗厨房地板并打蜡,无一不会。


她们一边照顾家里,一边工作,把买衣服和护肤品的钱存起来,供孩子上大学——这些平凡无奇的事情不仅需要精力、勇气和头脑,还构成了她们生活的核心。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中国女人有着四大不幸: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作家桌子曾这么描述中国式的丈夫:


“他们认为家里的地板永远是干净的,饭菜永远都是自己爱吃的,衣服永远都是洗干净码放整齐的,家里什么东西没有了,或者找不到,只需大叫一声老婆就可以了。”


这些不被认可的劳动束缚着女人的一生,消耗她们的青春,把年少的自己抹的一干二净,她们记得老公孩子的一切,唯独忘记了自己。


苏敏在儿时,要给家中的兄弟洗衣做饭,弟弟们可以出门玩耍,但她要做家务;


23岁,她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这个只见过两次面的男人,以为可以和另一个男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地过完一辈子。


谁知她只是将自己的童年转移了过来。


“我们好像从来都不是一家人。”

“我承认他心里没有我。”


在经历半生的劳苦后,苏敏早已不奢望从这个男人身上获得爱或者其他,她平静的说出这两句话时,内心早已接受这个事实。


半生已过,不强求,不抱怨。


03

你要勇敢

你有权利拥有自己的人生


天时地利人和,此刻就是最好的时机。


退休后,苏敏每个月有2000元的退休金,外孙已经上了幼儿园,不必每天看护。


于是,她开始策划一场“逃离”。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在网上查攻略,买户外露营装备,学习自驾游的技能。


还在闲暇之余学会在短视频平台录制视频赚取额外的零花钱。


一切准备就绪时,丈夫开始百般阻挠,甚至要拔出车上的ETC,苏敏明白,他这样做并不是出于担心,而是害怕自己没有饭吃。


2019年末,疫情爆发了,出行暂时搁置,在几个月中,丈夫又开始冷嘲热讽,说她痴心妄想。


直到疫情开始逐渐好转,网购的装备陆续到货。在10月,苏敏开始了自驾游。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我们从旅行中获得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旅行目的地本身。”


没有目的,没有归期,就一直向南开,到春暖花开的地方去,先到成都找同学们。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漫无目的的前行,不用迁就谁,不用在看谁的脸色,爱吃什么就吃什么。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出来的几个月里,苏敏的话开始变得多了,她不用再保持沉默,也不用担心说完一句话就迎来一顿嘲讽;


她变得爱笑,路上结识了很多朋友,看了很多风景,她的生活开始变的热热闹闹,灵魂有了生机。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睡,但她从不觉得孤单,最孤单的几十年已经过去了,再也没有什么人和事能够改变苏敏的心境。


“我打算去海南过年。”


在视频里,她坚定地告诉网友最近的打算,这一次,她终于决定不再考虑任何人,“自私”地为自己彻彻底底活一次。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出发后,苏敏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经历,河南-成都-重庆-宜宾-昭通……翻山越岭,看山河湖海,品尝美食,她在无形之中,也鼓舞了很多和她一样的女性。


其中有一条留言说:“你做了所有女性想做又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


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女性的无奈。


有人说,男人可以想去哪里去哪里,想做什么做什么,就算是想一死了之都可以不管不顾,但女人不可以,因为她一睁开眼,周围全是需要她照顾的人。


很多女性,都在为别人而活,没有人知道她们暗藏在心里的悲伤痛苦,没有人真正关系她们的感受和欢愉。


一旦表现出一点歇斯底里,便会引来丈夫的苛责。


而今天,这个56岁自驾游的阿姨告诉我们,女人,在社会规训下做个好妻子,好女儿,好妈妈的前提下,是一个人,一个女人。


苏敏账号的签名是:每一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在繁忙的生活里,你应该给自己找到放松的方式,只要ta能让你过的舒服。


她也曾焦虑,也曾害怕,可还是决定冒险,于是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有一群朋友围绕在身边。


现在,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表情,她开始相信人生的各种可能。

无爱无性30年后,56岁的她决定“出逃”


愿你我,无论经历什么,也还愿意去相信人生存在各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目的   成都   疫情   半生   年后   丈夫   家里   女儿   事情   婚姻   梦想   旅行   女性   人生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