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1998年,《还珠格格》横空出世,收视率最高点突破65%,创下至今无人超越的收视纪录。

担任一部这样现象级电视剧的主角,按说该是一个演员不可多得的资历和成就。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当其他演员还在不厌其烦地讨论着这部剧曾经的辉煌时,周杰却将其视为自己人生中的一碗“馊饭”。

“《还珠格格》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我回答了几十年这个问题,对我来说简直是,不是剩饭的问题了,都是馊饭的问题了。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后的周杰,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因为一次捐赠登上了热搜。

他向疫情中奋战的医务工作人员捐赠两万斤大米,引起网友调侃:

“明星种地第一次见,真接地气。”

从火遍大街小巷的“尔康”到种大米的“农民”,远离开娱乐圈这个是非之地后,周杰真的落魄了吗?


01

娱乐圈配不上他


出演《还珠格格》时,周杰已经28岁,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演技过硬,但却籍籍无名的话剧演员。

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周杰凭借自己优异的专业成绩进入了其他人梦寐以求的国家大剧院。

22岁那年,周杰参演香港电影《阮玲玉》,和梁家辉、张曼玉等前辈同台演戏。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他的起点有多高、演技有多好,可想而知。

只可惜,在当时,周杰的知名度并不高。

直到1998年,凭借着那个温文尔雅、深情款款的“尔康”,周杰一炮而红,成为名副其实的当红小生。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此后,周杰又在《少年包青天》中演绎了一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包拯”,他的演艺事业也达到了巅峰。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剧本如潮水般涌来,但他却一推再推。

面对《少年包青天》导演“后两部的主角都是你”的承诺,周杰不为所动,他说:

“我要先看看剧本好不好。”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后来,剧本没能说服周杰继续出演《少年包青天》,即使续集仍有大爆的可能。

将《还珠格格》比作让人作呕的馊饭,对剧本“挑三拣四”,周杰成为了大众口中那个过于自傲、不知好歹的存在。

但其实,他这么做,不过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原则和坚守,不愿为了名与利,去随波逐流、附和讨好。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这一切,如今的周杰,说不定不会和娱乐圈割裂地如此决绝,甚至可能会成为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2014年,林心如在综艺《康熙来了》上被主持人问到“有没有人曾经在拍吻戏的时候试图用牙齿顶开你的嘴唇”时透露:

“我嘴巴闭得多紧啊!”

“就一个吧,尔康啊。”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周杰因此陷入“舌吻门”,一夜之间,无耻下流、没有艺德、人品败坏......各种骂声笼罩着周杰。

和别的明星面对谣言时的态度不一样,周杰一直隐忍不发,不做解释。

只因为他始终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大众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沉默等到的不是沉冤得雪,而是一波又一波的骂名。直到2017年,#周杰舌吻林心如#又一次冲上热搜,周杰忍无可忍,才站出来回应。

不辩解,不澄清,而是犀利地反问:“”如果感到被冒犯,为何不当场抗议?”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与此同时,和尔康有关的表情包盛行于网络。

对于绝大多数艺人来说,被网友做成恶搞表情包,甚至被恶意P图,都是“敢怒不敢言”的事情。

但是周杰却不愿无底线地纵容这种在他看来十分无礼的行为:

“这是不尊重,这是一种丑恶的内心表现。”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因为他的较真,周杰又一次被大众取笑,被贴上“低情商”、“不懂自嘲”、“不懂人情世故”等标签。

而他却在《吐槽大会》上公开回应:

“我可以懂,我不想懂。”

“你们一定要把我变得这么世俗吗,我不想配合你的俗气。”

经历了这么多,他始终没能说服自己磨平棱角,仍然没学会成为一个“讨喜”的演员。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0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想要在娱乐圈这片浑浊的水域里独善其身,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对此感到厌倦的周杰,选择激流勇退,离开娱乐圈,去打造自己的“桃园”。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网友以为周杰沦落成了一个种地的,甚至是“快要饭了”。

但是他曾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农场的航拍图,却又让很多人艳羡不已。

被耕地包围着的庄园,被绿地包围着的小楼,在这纷扰的世间,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就这么安静地存在着。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农场设计巧妙之处在于,一条绵延弯曲的道路,将耕地划分开来,酷似一幅“太极图”,十分壮观。

小楼内部,也被周杰打理得十分精致。

房子用的都是一些名贵木料,看起来很有古香韵味,令人心旷神怡。墙上的挂饰散发着西欧中世纪的复古味道,架子上放置的却是我国古代酿酒用的酒坛。

这样中西合璧的小酒馆,只看一眼,便让人心生向往,想要坐在吧台上畅饮一杯。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周杰喜欢亲近自然,院子里自然少不了绿植。晴天,阳光渗过树叶,铺展在石墙上,光影摇曳,是大自然最美的画作。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在这样闲适惬意的环境中,“农场主”周杰泡上一壶好茶,伴着清风和鸟语,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周杰从30岁就开始养生。

曾经一天抽两包烟的他,说戒就戒。

数十年不吃垃圾食品、不吃味精鸡精,所有的盐都从专门从国外进口。

为了能保证自己和家人吃上健康的大米,他甚至在东北开发了一个大米基地。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为了保证大米的健康,提前5年就开始“养地”,一片土地储备到第10年,土地检测达到国际标准之后才开始种植。

为了产出精良的大米,他请来专业团队负责种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拒绝采用机械收割,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大米被污染。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不仅是大米,周杰还自产油盐酱醋茶。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样健康的农产品,他成立了自己的品牌,也办得小有名气。

在物质极度丰富,养生之道盛行的当下,这样经得起检验的有机产品当然大受欢迎,品牌本可以做得更大,但是周杰却在采访中表示:

采取高端定价的饥饿营销方式,只走精品路线,并且只能向他个人购买,之所以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分销商售假。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虽然不屑委身娱乐圈,但是周杰并没有放弃演戏这个职业,他仍然在等待着能让自己满意的剧本。

同时,富有商业头脑的他还跨界做起了投资。在全球各地布置自己的产业,还先后成立了上海成立了周杰(上海)影视文化工作室以及上海神马汇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专门做影视投资。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网友们只记得他的表情包,却不知道在不知不觉中,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你想要的样子:

既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场主”,又是有过亿资产傍身的“周老板”。


03

“大家是谁我也不知道,

我做我自己就好了”


车祸肇事逃逸、殴打保安、舌吻女星、欺压台湾籍艺人......爆红之后的周杰,承受了许多莫须有的诋毁。

他的隐忍和不屑解释,成了媒体和大众肆意朝他泼脏水、扔刀子的理由。

提到周杰,伴随着的往往是各式各样的罪名,同组演员的解释和他自己在忍无可忍时做出的回应,都被视而不见。

但是,这些风雨没能侵蚀周杰对生活的热爱。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我不在乎大众舆论。谁是大众?有具体人吗?就是一个含糊的概念......为了一个虚妄的、不固定的东西去挣扎你的一生,这简直就是一个很失败的人生。

就好像网友无视他的解释一般,他也对网上铺天盖地的骂声视而不见,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除了养生,他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寻精神的自由。

他将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周游世界,因为“太想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了”。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他爱好阅读和收藏名画,喜欢摄影,用相机记录生活,分享美好。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这个世界毫无保留地向他释放恶意,但他却主动与这个不美好的世界和解,并用善行去创造美好。

早在2004年,他就做起了公益,为贫困区的孩子捐款建立希望小学。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在学校施工期间,他亲力亲为,多次去当地监工,为的就是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出于孩子安全考虑,教室的窗户都是按照身高孩子来设计,对于钱财他毫不吝啬。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2008年汶川地震,周杰是第一位捐款到位的明星,他收到消息后二话没说就打了10万块钱过去。

2009年4月,周杰专程从北京赴重庆涪陵慰问烈士,并积极筹建设立专项烈士基金。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同年,周杰参与慈善活动为“爱遍中国”拍摄公益宣传片。

多年来,他一直低调公益,曝光少,不宣传炒作。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也许在浮躁的今天,人们会慢慢遗忘这个温暖厚重的演员,忘记他曾经怎样慷慨解囊,大爱无疆。

也许新一代网民长大的之后,提到周杰,想到还是“舌吻女星”这个标签,手机里的表情包依旧是那个留着长辫子的“尔康”。

但就像周杰曾接受采访所说的:“大家是谁我也不知道,我做我自己就好了。”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周杰一生追求本心,活得纯粹,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曾与周杰合作过话剧的导演田沁鑫评价周杰:有的人外表是大人,但内心是个孩子,而周杰的外表和内心都是孩子。”

“尔康”周杰转型当“农夫”,建农场、去旅行做公益......

人生苦短,几十年稍纵即逝,何必盲从?

大可以为自己而活,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去看看世界,去品鉴名作,去感受自然,去日行一善。

不为他人的闲言碎语所扰,不被无穷无尽的物质欲望所困,大胆地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听从自己的内心,守好该有的底线,不虚伪,不谄媚,看淡人生的起起落落,“平安、健康、保持尊严、平静地过完一生”。

这才是真正活明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还珠格格   农场主   大众   农夫   上海   农场   大米   剧本   公益   娱乐圈   内心   演员   表情   美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