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课能听懂,做题却不会?

你有没有去新地方开车的经验?在十字路口、T字路口,你会不会迷茫,不知道该从哪条路走才能到达目的地?

但是,如果你开了导航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开车会非常自信,你知道自己绝对不会开错。因为导航总是在路口前几百米的时候就会告诉你,“即将右转”“前方红绿灯保持直行”“请选择左侧车道”“前方有测速”等等。

开着导航上路和自己上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和老师上课教你做题与自己做题的感觉完全一样。


哪怕是特别复杂的压轴题,老师上课时候也会清晰地告诉你,第一步,做BD两点的辅助线;第二步,运用什么公式;第三步,再做什么辅助线,运用什么定理;第四步,计算或者论证。就好像带上导航上路,哪有听不懂的道理。

而自己做题呢?图上ABCDEFG七个点,连哪个辅助线啊?这学期讲了那么多公式,到底该用哪个公式啊?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我该伸哪只手啊?


所以千万别把听懂老师讲题,当做你已经掌握了这道题。听懂怎么做,离自己会做,还差得远呢!


为什么上课能听懂,做题却不会?


我们都知道象棋是“马走日象走田,車走直线仕斜边”,但是为什么我们下象棋总是输?

那是因为我们往往只能看到眼面前的一两步,而对手却总是能计算到之后的三四步甚至五六步,高手能计算到之后的十几步。

当我们面对复杂的题目时,就和下象棋一样,我们只知道单一的公式和定理,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一个个公式和定理串联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老师教我们一步步解题的时候,问我们这一步懂没懂,下一步懂没懂。我们连连点头,每一步当然都是懂的,就好像你说炮这样打过去,马这样吃掉象,我们都懂的。但是当我们自己去下棋的时候,却依然被对手吊打。


为什么上课能听懂,做题却不会?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自己不会做题的现状呢?

1、听懂老师讲解的例题是第一步:

这是最基础的一步,你至少要知道这个公式是用在什么类型的题目上,知道如何代入公式;

2、要能独立完成老师讲解过的例题:

课后去把原题重新做一遍,要能够不打结的顺利解出来,并且计算出正确答案。

3、要做类似的题目去形成解题思维:

比如,证明全等三角形会用到边角边定理,(请原谅我一时只能想出来初中的例子)当边角边并不是条件直接提供的时候,你要大胆猜测哪个是全等三角形,然后寻找已知条件,再去想办法用已知条件来得到其他结论,从而满足边角边这个定理,得出正确结论。

学会倒推是一个办法,而看到这种题目就知道倒推法,就属于解题思维了。

看到机械能就知道要守恒,看到电路的动态分析就知道要用到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性质,看到电磁的题,就知道要综合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定则等规律。这些都属于解题思维方面的训练了。

没有一定的题目训练,是很难达到这种敏捷的解题思维的。

4、尝试讲解大题:

曾经不会做的大题,你现在会做了,但是有可能印象不深,或者你仅是凭着死记硬背会做的。

你可以尝试把它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出来,讲给自己听,讲给家长听,讲给同学听。

当你能明明白白地讲给别人听的时候,你就是真正掌握了这道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法拉第   安培   楞次定律   串并联   定则   角形   边角   例题   定理   公式   路口   题目   思维   条件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