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贾六金:治肺六杰十二法

治肺六杰十二法


小儿肺脏娇嫩,不耐寒热,卫外不固,极易感邪。因此,肺系疾病占据儿科疾病十之六七,及时准确的治疗尤为重要,一旦失治,娇肺遭伤不易愈。


贾老针对肺系疾病,总结出“治肺六杰十二法”。


所谓“六杰”是指具有特殊功效的六味中药,即:麻黄开肺闭、黄芩清肺热、黄芪补肺气、葶苈子泻肺实、甘遂逐肺饮、皂荚消胶痰。


一、治肺六杰


(一)麻黄


具有发汗、开闭平喘、利水之功效,为治肺要药。《本草纲目》言:“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经方中多有用之,如麻黄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


贾老擅长用麻黄治疗诸多肺系病证,特别是咳喘病,不论新久,均可用之,常与杏仁相使,“麻黄常常以杏仁为助臂”。麻黄非特治表证,凡里病可使从表分消者,皆可用之,故贾老用生麻黄于气阳不足者,每获良效。因此,贾老称麻黄为治肺杰出要药。


(二)黄芩


黄芩苦寒,集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于一身,主入肺经,专清肺热。黄芩治肺热是李时珍的亲身经历。


《笔花医镜》称黄芩为清肺猛将,贾老也称其为清肺第一要药。承张仲景用黄芩之三法:协柴胡清气分之热,协芍药泄迫血之热,协黄连能解热生之湿。温热病和肺热咳嗽是必用之品。除协柴胡以解热自拟银柴退热汤外,协菊花以清热通窍于风热鼻鼽,伍皂刺清热解毒于肺热痤疮,同黄连、茯苓等配伍治湿热泻泄痢。


(三)黄芪


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素问·五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黄芪为补气要药,通过补益肺气,使卫气充分发挥“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之功,使人体正气健旺。


贾老临证擅长重用黄芪,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汗证、遗尿等病证;并以黄芪治疗小儿烂乳蛾,取托毒生肌之功,疗效显著。


(四)葶苈子


大苦、大寒,作用峻猛。《本经》言:“主癥瘕积聚……破坚逐邪,通利水道”,故凡水气坚留一处有碍肺降,宜用之。葶苈子泻肺实、逐痰水,为治肺要药,主治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咳喘、水肿等病证。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葶苈子除止咳平喘外,有强心、利尿及抗菌等药理作用。


(五)甘遂


有毒,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身面浮肿、大腹水肿及胸胁积液,还可以用于风痰癫痫。甘遂性径直行,祛经络隧道间水,上至胸中,下至于腹。


师张仲景之法,贾老擅用甘遂主治悬饮,作用显著,因其泻水之力峻猛,称其为“破水饮”之要药。


(六)皂荚


祛痰作用强,药力峻猛。用于顽痰阻塞,胸闷咳喘,咳痰不爽之胸中痰结证,西医称痰栓。《金匮要略》称皂荚丸所治之“痰”,其性黏、浊、老、顽,用皂荚宣壅导滞,利窍涤痰。《本经疏证》言皂荚于“肺有寒邪,黑痰胶固不可拔而为喘咳膺胸咽喉之疾者宜之”。


因其祛痰作用峻猛,贾老继承《经方实验录》经验用于顽痰壅滞胸中咳逆上气者。因有小毒,宜中病即止。


贾老临证用这六味中药治疗不同病证,功效卓著,犹如英才俊杰,故称“治肺六杰”。


二、治肺十二法


(一)宣肺法


主治风邪犯肺,肺失宣肃证,以咳嗽为主症,咳痰不畅,可伴有发热、流涕。因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且不论风寒风热之邪均易致病。


邪在肺卫,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时以肺为主,宜轻宣肺卫,疏风散邪为主,贾老擅用三拗汤、止嗽散、华盖散、银翘散、桑菊饮等。


常用药物有紫苏、荆芥、前胡、白前、桑叶、菊花、桔梗、薄荷。


(二)开肺法


主治外邪犯肺,肺气郁闭证,以咳嗽、喘息,甚者鼻煽为主症。


因肺主气,主司呼吸,以开宣为顺,郁闭为逆,外邪犯肺,肺气不得开宣,肺气郁闭而上逆,出现咳喘,以喘为主。


常用代表方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不论寒热,郁闭肺气,均以麻黄为主药,为肺经专药,有开宣肺气,平喘止咳之功。


(三)降肺法


主治痰涎壅盛,肺气上逆证,症见咳喘、喉间痰鸣哮吼有声。因肺为贮痰之器,“液有余,便是痰”,水液停聚生痰,上贮于肺,痰气交阻,壅塞胸中,肺气不利,宜降气涤痰,平喘止咳。


擅用代表方有定喘汤、苏子降气汤。代表药物为紫苏子、百部、冬花等。紫苏子为降气圣药,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本经逢原》言紫苏子“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


(四)泻肺法


主治郁热、痰浊壅滞肺中的邪实证,可见喘息、咳嗽、胸满,甚则不能平卧。


肺留伏火郁热,肺痈痰浊壅滞,均以邪实为患,邪气壅滞肺中,气逆不降,则咳喘,以喘为主。泻肺即泻肺中郁热,亦泻肺中痰水,荡涤肺中壅滞,以达平喘止咳的功效。


常用代表方为泻白散。葶苈子、桑白皮二药为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要药。


(五)清肺法


主治毒热壅肺证,症见咳嗽,或喘息,壮热不退,或咳痰,色黄质稠,舌苔黄腻。肺属金,主气司呼吸,痰热壅阻于肺,肺金失于清肃,肺气上逆,故见咳喘。


清肺法既清肺热,又清痰火,擅用代表方有清气化痰汤、清金化痰汤,尤以清气化痰汤临床应用常收奇效,堪称清肺良方。黄芩为必用之药。


(六)温肺法


主治寒饮停肺,咳嗽喘息,痰白清稀,舌淡苔白之肺寒证。《素问·咳论》首次提出了“肺寒”的病名,《灵枢》言“形寒寒饮则伤肺”,《素问》中还指出肺寒与咳嗽的关系,“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肺脏尤娇,寒邪犯肺,或寒饮停肺,甚至“重寒伤肺”,当以温肺法治之。


常用代表方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


(七)润肺法


主治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证,见干咳,无痰或少痰,咳痰不爽,可伴有喘息、胸满或胁痛。肺为娇脏,性喜清润而恶燥,热病后期肺胃阴伤,肺津耗伤,则当选润肺养阴。若新感燥邪,亦当配合轻宣润肺之法。代表方有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麦门冬汤、桑杏汤等。


常用药物如南北沙参、川贝、麦冬等,润肺止咳。


(八)敛肺法


主治慢性肺病,肺气耗散,肺气不敛,久咳不已,常见于肺炎迁延不愈,肺虚久咳之证,症见咳嗽少痰,喘促自汗,气短懒言,迁延不愈,纳食不香,舌淡苔薄白。治当补气敛肺。《素问》“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代表方如人参五味子汤、都气丸等。代表药物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等。五味子酸能收敛,性温而润,既上敛肺气,又下滋肾阴,《本草备要》言其“专敛肺气”。


(九)固肺法


主治肺病咯血,肺阴虚或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虚火灼络,咳嗽,咳痰带血,喘促,手足心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病。


代表方有百合固金汤。贾老常用药有仙鹤草、白及、海浮石等。仙鹤草,味涩收敛,有收敛止血和止咳之效,可大量使用。《本草纲目》言白及“能入肺止血,生肌治疮”。


(十)益肺法


实为补脾益肺法,脾气旺则肺气易复,即培土生金法,用培补脾土的方法使肺的功能复健的治疗。多于反复外感或肺炎后期,主治肺气不足,久咳痰多,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缓。


贾老擅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人体上下表里之气均为肺所主,黄芪为主药,健脾益肺。


(十一)补肺法


主治肺之气阴两虚,虚劳久咳,咳嗽气喘,咯血,潮热盗汗等。


代表方如补肺阿胶汤、人参蛤蚧散,代表药黄芪、人参。


(十二)金水相生法


主治肺肾两虚,水泛为痰,气喘,咳嗽呕恶,咳逆多痰,或咽干口燥,自觉口咸,舌质红,苔白滑或薄腻。因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肺肾相生,为母子关系;病理状态下肺气虚损可致肾气虚弱,母病及子,反之亦可由子病及母。


贾老常用金水六君煎肺肾并调,化痰止咳。


摘自:贾六金中医儿科经验集/贾六金,薛征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咳喘   郁闭   甘遂   郁热   皂荚   宣肺   咳痰   素问   麻黄   黄芩   国医   紫苏   黄芪   胸中   大师   常用   代表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