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莉芳——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案

聂莉芳——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案

患者刘某,女,63岁。05年7月27日初诊。

患者2001年6月份体检发现血肌酐为168umol/l,后血肌酐逐渐升高,多处诊治,效欠佳。于05年7月27日慕名前来聂莉芳教授门诊处就诊,就诊时症见乏力,腰部酸痛不适,胸闷,纳眠差,胃胀,小便可,大便二三日一行,舌暗红,苔黄腻,脉沉。查Scr516.3umol/l,双肾B超示:左肾 8.0×4.2×4.2cm;右肾8.6×4.3×4.2cm。

辨证为脾肾亏虚,浊瘀内阻,

治疗以补脾益肾,化瘀泄浊为法,

处方参芪地黄汤加减:

太子参20g 生黄芪15g 生地15g 山药15g 山萸肉10g 茯苓12g 川断20g 广木香12g 枳壳12g 竹叶10g 天麻20g 苏梗10g 秦艽12g 黄芩10g 丹参30g 薤白10g 紫河车10g 当归尾12g 银花30g 制大黄15g(另包)

服药两月后二诊:微感乏力,眠差,余无不适,查SCr190umol,予上方去薤白,此后患者即长期以此方加减服用,至06年11月20日来诊时已无不适,查SCr116umol/l,现仍坚持服药。



按:患者禀赋不足,加之年逾花甲,脾肾亏虚,故可见乏力,腰部酸痛不适;脾肾亏虚,无力推动气血运行则可至浊瘀内阻,阻于胸中则可见胸闷,阻于中焦则可见纳差、胃胀,阻于下焦则可至大便不通,因“肾者,胃之关也”。故用药以参芪地黄汤去丹皮、泽泻以补脾益肾;聂莉芳教授认为人体气血贵在流通,用药力避呆滞,故以薤白、枳壳宽胸行气,苏梗、广木香理中焦之气,一以复脾胃升降枢之职,一以行药滞,制大黄化瘀通腑,丹参活血化瘀。聂莉芳教授治疗此病常喜用紫河车,《本草备要》极赞其功,谓其“本人之血气所生,故能大补气血,治一切虚劳损极”,此外,浊瘀内阻日久,必然郁而化热,故常喜用银花、竹叶清透郁热。临床上聂莉芳教授治疗此病据其标本虚实缓急轻重之不同,将此病分为虚损期和关格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辨证,执简驭繁,高屋建瓴,大大提高了辨证的准确性。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疗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薤白   紫河车   枳壳   中焦   黄汤   内阻   木香   丹参   大黄   竹叶   胸闷   气血   乏力   不适   患者   教授   游戏   聂莉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