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7千次“室性早搏”,吃药后飙升到1万7,还怎么治?

这位女患者最初发病是11年前,57岁。

开始就是因为心跳“咯噔、咯噔”的,心电图发现“室性早搏”(心跳“咯噔、咯噔”、“嗓子”一紧一紧的,你八成是有了心脏早搏)。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外语音译“霍特”,发现室早8000多次。经过各项检查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可患者觉得这之前有过“感冒”,可能是有“心肌炎”(患者也是医生)。其实,心肌炎是诊断不上的。

24小时7千次“室性早搏”,吃药后飙升到1万7,还怎么治?

因为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当时就建议她用了小剂量的阿替洛尔,每天6.25mg。

交感神经过于兴奋常常是诱发早搏的原因,女性更为多见用阿替洛尔这类的β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状态,可以有效减少早搏。所以,这属于早搏、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基础治疗。

因为患者顾忌“心肌炎”,就加服了曲美他嗪,改善心肌代谢。她自己又加服了美西律、也叫“慢心律”,还间断服了稳心颗粒。这样治疗下来,早搏很快减少到24小时3000多次。之后,除了阿替洛尔坚持服用外,其他药物间断服了3年左右就都停了。

24小时7千次“室性早搏”,吃药后飙升到1万7,还怎么治?

这样,阿替洛尔一直服到今年,11年

只是2年前,患者把阿替洛尔减到了每天3.15mg,也就是四分之一片,早搏依然很少。

可是,今年9月份,患者觉得自己血压偏低,就停服了阿替洛尔。

半个月后,早搏复发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早7000多次。

早搏复发后,患者问到我,建议她恢复服用阿替洛尔,还建议她服用些“参松养心胶囊” 。

参松养心胶囊是中成药,对早搏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有一定的作用,就是说快的、慢的都管,所谓“双相调节”。从临床观察看,老年人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的耐受性更好,年轻人往往觉得“上火”,可这位患者不耐受,说她服药后“上火”。因为里面有人参。稳心颗粒也不能吃,“上火”,里面有党参。

吃药没两天,患者感觉没有好转,又加服了美西律100mg,每天3次。还是感觉不好,就加到150mg,每天3次。可吃到这个剂量之后,患者又出现了嘴麻。其实这个药本来允许吃到每次200~300mg,可个人的耐受不同。

24小时7千次“室性早搏”,吃药后飙升到1万7,还怎么治?

这么折腾了一个星期,患者住院去了。

患者住院之后,医生改用了“普罗帕酮”,也就是“心律平”,也是抗心律失常药。开始100mg,每天3次。吃了不行,又加到150mg,每天3次。

可吃药之后,早搏更多了,24小时室早达到了17888次,还有房早,加起来18000多次了,而且胃也不舒服。

为什么吃了抗心律失常药,早搏反而更多了呢?

其实,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致心律失常作用”。不是治疗的“治”,而是导致的“致”,导致心律失常。

因为抗心律失常药是作用在心肌细胞、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的,是对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起作用的,这就可能引起心肌电活动的不正常,尤其是在有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容易引起心律失常。临床上这样的病例报告也有不少。

24小时7千次“室性早搏”,吃药后飙升到1万7,还怎么治?

这位患者是不是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不好说,但“室早”确实是在用药后增多了。

那么,早搏这样的心律失常,是不是就要用药物治疗呢?

很多情况下,都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早先国外做过一个很著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试验, “CAST”试验。就是对心肌梗死以后、室早每小时在6次或以上的患者分别用三种一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同时和用安慰剂对照。结果呢?有两种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的患者,室早是少了,但是发生心跳骤停、需要复苏抢救的却多了,再发心肌梗死的也多了,死亡率增加了。另一种药物观察了两年,虽然生存率没什么差别,但是用抗心律失常药的患者副作用却明显增多了。

24小时7千次“室性早搏”,吃药后飙升到1万7,还怎么治?

这就提示我们,抗心律失常药虽然可以抑制心律失常,但不能改善远期预后,病人并没有更多获益;再就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致心律失常作用

所以,室早要不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要权衡的(心脏早搏,治,还是不治?)。

首先是要针对发生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比如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者有其他疾病;如果早搏特别多,对病人的心功能、血液循环有影响,也要治疗;再就因为早搏多,病人实在不能耐受,也可以治。而且治疗也不全是药物。

但如果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也可以耐受,7、8千次甚至更多次的早搏也是可以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

24小时7千次“室性早搏”,吃药后飙升到1万7,还怎么治?

这位患者用了抗心律失常药,早搏飙升到1万7、8,着急了。

这时候,有人建议她去做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就是放入导管,在心脏里找到发出早搏的部位,放电加温把这部分心肌处死,早搏也就不发了。这位患者的室早,从心电图上看,是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属于比较适合做射频的那种。可是室早打射频,由于一些技术原因,成功的概率没有那么高。这一点我跟她说了。

怎么办?找个顶级“大腕”请教一下。

24小时7千次“室性早搏”,吃药后飙升到1万7,还怎么治?

专家的意见,倾向于暂时不做射频。因为目前状态好,症状不重,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从心电图看,病灶的位置有些偏左,成功率在80~90%。如果本人手术愿望强烈也可以做。

专家还说,药物疗效不佳,可以停药,也不再使用胺碘酮(也是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副作用大。像患者这样的情况,出现心功能受损、心脏扩大的只占1%。

这么一说,患者释然,带着阿替洛尔出院了。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非常病例##健康明星计划#@头条健康@头条辟谣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小时   心肌炎   心律失常   养心   心电图   心肌   射频   失常   副作用   药物   病人   患者   心脏   作用   建议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