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黄河岸边的古镇,碛口人齐心协力,布老虎成了文化品牌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的碛口古镇,如今成了旅游的好去处。

山西黄河岸边的古镇,碛口人齐心协力,布老虎成了文化品牌

碛口古镇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历史上,上游来的商船在这里停泊,货物改走陆运,是晋、陕、蒙一带,最大的水陆两运贸易码头和商贸重镇。鼎盛时期的碛口,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间回荡,镇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街灯火,昼夜不停,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山西黄河岸边的古镇,碛口人齐心协力,布老虎成了文化品牌

随着镇上的游客越来越多,一系列问题就摆在了碛口人的面前。一些热心古镇发展的人们,自发地聚在一起,平时大家各司其职,遇事的时候大家就一起商量。80后小伙小张喜欢画画,他就主动承担起宣传古镇的任务。平日里,一边经营着自家的手工坊,一边大量地创作表现家乡风土人情的油画作品。啧口镇居民小张说,“我画了一些古镇的建筑、老人、黄河,通过网络发到微博上,微信上,还是吸引了一些朋友过来玩。”

山西黄河岸边的古镇,碛口人齐心协力,布老虎成了文化品牌

游客多了,街巷如何保持干净整洁,古镇人又自发地组织起来,义务打扫街道卫生,他们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干的虽然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却事关碛口的整体形象。古镇人的买卖好了起来,老人给孩子们缝制的布老虎摆上了街头,乡土特色的小玩意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闫姐当过几年裁缝,她制作的布老虎最为精致,也最受游客的欢迎,布老虎为闫姐带来了收益,镇上其他人纷纷效仿,但他们的手艺却参差不齐,买卖也不好,闫姐看在眼里,决定把手艺免费传授给左邻右舍。

山西黄河岸边的古镇,碛口人齐心协力,布老虎成了文化品牌

闫姐说,“有人劝我说,你教会了别人,这不就抢你的买卖。这个不存在,道理很简单,假如我一天缝10个,现在需要100个,剩下的90个去哪找。所以说,布老虎缝的人越多,规模越大,全国各地来旅游的人这么多,回去一宣传,这不就把自己的东西带到了全国,名气自然就大了,大家都有买卖做。”在闫姐的带动下,布老虎的质量上去了,大家的生意都好起来了,更多的人加入到缝制布艺纪念品的行列。古镇人就这样,齐心协力地打造出了一个属于碛口的文化品牌。

山西黄河岸边的古镇,碛口人齐心协力,布老虎成了文化品牌

休戚与共的传统,为这座千年古镇带来了快速的发展,几年下来,前来碛口的游客越来越多,2016年的国庆长假期间,碛口古镇接待的游客超过十万人。依靠着旅游,古镇人家的收入日益增多,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休戚与共的朴素智慧,早已融古镇人的血脉深处,有利共取,有难共担,他们把个人命运与古镇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悠闲富足的岁月里,碛口人也从不忘与乡邻们分享他们的成功和喜悦。

山西黄河岸边的古镇,碛口人齐心协力,布老虎成了文化品牌

黑龙庙是碛口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从前,黑龙庙里的戏台上天天唱大戏,由于古戏台的扩音效果特别好,能传到方圆十里之外的地方,自古就有“山西唱戏陕西听”的说法,那里的商人们挣了钱,都会请来戏班子在这里唱上三天,古镇里的人也能免费听上三天,精彩的唱腔把喜悦的气氛,传递到碛口的每个角落,今天的碛口百姓,依然保留着有喜共享的传统,不管谁家有了喜事,不用通知,人们都会自发地前来帮忙,前来道贺,在他们心里,一家人的喜事也是镇上所有人的喜事。

山西黄河岸边的古镇,碛口人齐心协力,布老虎成了文化品牌

从当年历经灾难到成为商贸重镇,再到如今的旅游小镇,碛口人始终有难同担,有利同取,有福同享,休戚与共的精神,早已融入进古镇人的血脉,他们携手并肩地走进了崭新的时代,他们也将共同托举起古镇更为美好的明天。

山西黄河岸边的古镇,碛口人齐心协力,布老虎成了文化品牌

从当年历经灾难到成为商贸重镇,再到如今的旅游小镇,碛口人始终有难同担,有利同取,有福同享,休戚与共的精神,早已融入进古镇人的血脉,他们携手并肩地走进了崭新的时代,他们也将共同托举起古镇更为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黄河   古镇   休戚与共   携手并肩   都会   有福同享   戏台   山西   齐心协力   重镇   镇上   喜事   血脉   岸边   游客   买卖   商贸   品牌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