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八陡镇,因八个大的陡坡而得名,有两匹残破的“回头马”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今天我们去山东省淄博市的八陡镇,这里有两匹残破破的“回头马”,很有意思。

山东淄博八陡镇,因八个大的陡坡而得名,有两匹残破的“回头马”

八陡镇历史上地处齐鲁交界之地,曾是齐国的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境内的黑山上至今还留存着2000多年前的齐长城遗迹。八陡地处鲁中腹地,环邑皆山,因为周围有八个大的陡坡而得名。

山东淄博八陡镇,因八个大的陡坡而得名,有两匹残破的“回头马”

黑山矿产丰富,八陡的陶瓷、琉璃业也因此蓬勃发展,家家有窑,户户烧瓷,古镇因矿而兴。这里烧制的瓷器,虽然不及景德镇精美,但因为内容偏爱刻画家庭生活和温暖的亲情,而受到广泛的欢迎,其中有许多都是以颜文姜传说衍生而来,这些陶瓷和琉璃作品,成为了孝文化的载体,进入寻常百姓家中。繁荣的经济和和谐的社会关系,使得这里人们安居乐业,人才辈出。

山东淄博八陡镇,因八个大的陡坡而得名,有两匹残破的“回头马”

自宋代开始,八陡的陶瓷、琉璃业蓬勃发展,使得这里一度商贾云集,经贸发达,这条老街曾经是八陡最繁华的所在,吃饭穿衣,剃头缝补,五行八作,无所不包。如今,繁华落尽,然而,老街上的一段孝义佳话却历久弥新。

山东淄博八陡镇,因八个大的陡坡而得名,有两匹残破的“回头马”

八陡北河口老街静静的一隅,坐落着明朝帝师王让的故居,这座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宅,房檐屋角间,还依稀能看出当年屋主人崇高的地位。王让曾官至明代吏部右侍郎、贵为帝师。但在八陡人的口耳相传中,更多的是他作为孝子的孝义故事。有一年,他母亲去世,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要守墓三年。这一年夏天,雷雨交加,他又趴他母亲的坟头上来,有很多人不解,下雨的时候,你怎么还趴来父母的坟头上,他说他母亲生前最怕打雷,所以说他趴坟头上和他母亲做伴,使九泉之下的母亲不再害怕。他那个孝行传遍了我们孝乡,也越传越远。

山东淄博八陡镇,因八个大的陡坡而得名,有两匹残破的“回头马”

王让异于常人的孝行使他声名远播,明成祖朱棣得知后,对满朝文武说:“朕闻让孝于其亲,故擢用之。”王让因此成为太子朱瞻基的启蒙老师。王让一生为师,致力于教授和传播孝文化,把孝作为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山东淄博八陡镇,因八个大的陡坡而得名,有两匹残破的“回头马”

然而,世事难料,他去世之前,自己的儿子做了错事却不知悔改。为了让儿子明白回头是岸,他叮嘱自己死后,要立“回头马”于墓园之中。王让死后,儿子悔不当初,便遵从父命,雕刻了一对回头张望的石马,置于墓前,警示后人。王让后人每年去上坟的时候,看到‘回头马’,也是对后人一种警示吧。孝敬父母必须要在父母、长辈健在的时候,你孝敬他。一旦人去世了以后你再听话,一切都没有用了。

山东淄博八陡镇,因八个大的陡坡而得名,有两匹残破的“回头马”

今天两匹残破地“回头马”,仍静静矗立在墓园里,像是时刻提醒着后世子孙,“子欲养而亲不在”,世间万事,唯有尽孝不可等待,对父母尽孝要趁早,才不会留下人生的遗憾。王让生前身后的孝义故事,在八陡广为流传,他的后人曾创办八陡最大的义学,仍然沿用他“施教以孝为先”的教育理念,有力地推动了孝文化在八陡的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孝行   残破   孝义   老街   陡坡   坟头   墓园   琉璃   蓬勃   后人   山东淄博   陶瓷   儿子   父母   母亲   故事   文化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