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屈原的故乡,一位老人为屈原庙捐出一生积蓄,义务讲解38年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今天来到了屈原的故乡——湖北宜昌的归州镇。

在屈原的故乡,一位老人为屈原庙捐出一生积蓄,义务讲解38年

湖北宜昌的归州镇,地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紧靠三峡最舒缓的江面。归州历史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归国在此建都,春秋时期,楚国从这里兴起,发展成日后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唐代开始,归州设立州府,一直延续至今。归州古镇不仅是“中国脐橙第一镇”,更是屈原的故乡,他的故事也在古镇人中流传了千余年。

在屈原的故乡,一位老人为屈原庙捐出一生积蓄,义务讲解38年

白墙青瓦,飞檐翘立的屈原庙,是归州人祭祀屈原的地方,历经300多个春秋的黄桷树,为门口的屈原铜像遮风挡雨。农历冬月初八是徐老的生日,一大早,他就开始准备,从屈原庙下山回家,和子女们吃顿团圆饭。还没出门,徐老就接到镇里打来的电话,说一会儿有客人要参拜屈原庙,请他做好现场讲解的准备。

在屈原的故乡,一位老人为屈原庙捐出一生积蓄,义务讲解38年

徐老说,远方来的客人来一趟也不容易,不能让远方来的客人空手而归。徐老是屈原村的一名义务讲解员,上小学时,老师在课余时间常常会讲起屈原的故事,悲壮的家国情怀,深深地震撼着他幼小的心灵,从此,屈原就成为了他心中的偶像。

在屈原的故乡,一位老人为屈原庙捐出一生积蓄,义务讲解38年

退休之后,本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徐正端,毅然放弃了闲适的生活,每天坚持到屈原庙,为前来参观的人做义务讲解,讲着讲着,他发现空荡荡的屈原庙,似乎还缺少些东西。

在屈原的故乡,一位老人为屈原庙捐出一生积蓄,义务讲解38年

徐老说,当时我退休的时候,手里有4万块钱左右,我4个子女,我想给他们一个人还分不到一万块钱,分了都不起作用,我就把这个钱拿来,请人买了石头,我把屈原的25篇著作,用毛笔写在石头上,请刻字的工人把字刻好了,安在屈原庙内。4万元钱是徐老辛劳一生的积蓄,但是为了屈原庙,他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屈原在山上,与徐正端老人的家相隔四公里,山路难走,每天往返一趟不容易,后来,他干脆搬到庙里住了下来,每天焚香,除尘,一心守护屈原,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38年。徐老说,我守这个庙38年,不是守别的,就是守屈原精神。

在屈原的故乡,一位老人为屈原庙捐出一生积蓄,义务讲解38年

徐老在大山深处38年,坚持讲述屈原故事,他坚信,无论时代变迁,光阴荏苒,屈原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当年听老人讲故事的年轻后生,现在也像老人一样,给他们的孩子讲述着屈原的故事。无论历史的洪流如何激荡,归州人总能坚定不移地将屈原精神传承下来。为了国家民族的大义,归州人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屈原   西陵峡   青瓦   楚国   故乡   义务   块钱   古镇   积蓄   子女   春秋   客人   石头   老人   精神   故事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