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如今的工厂,除了拼业绩拼利润,更在意的是招工。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是1900万人,到2025年将扩大至3000万人,用工荒现象越来越严重。

在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最缺人的一百个职业中,制造业占到了70%以上。十几年前,是工人排着队找工作,如今却成了工厂老板举着牌子奋力吆喝找工人。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而另一方面,截止到2019年,我国劳动人口为8.96亿人,占了总人口数量的64%,如此看来并不缺人。

一边是劳动力富足,一边是工厂为招人绞尽脑汁。就连制造业巨头曹德旺都说,现在的年轻人以进工厂为耻。

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只是因为不够勤奋吗?

1、时代变了,没人再想做颗螺丝钉

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中,底层工人查理在生产线上重复着拧六角螺丝钉的工作。在工厂的压力下,查理没日没夜疯狂的拧螺丝钉,甚至看见任何六角形的东西都想情不自禁地去扭。

日复一日,查理这样的人仿佛也活成了那个时代生产线上一颗只会机械劳动、没有任何感情的螺丝钉。电影虽然搞笑,但是处处尽是对“血汗工厂”的讽刺。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而在如今的社会,年轻一代已经不想再守在生产线上重复单调乏味的工作,他们从事蓝领工作的意愿大大降低。

曾经有一个在工厂打工的姑娘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她的遭遇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今年轻人反感工厂工作的原因。

打工妹因为只有初中文化,应聘到了一家工厂做产品基础组装工作,由于工厂的制度是三班倒,隔几天就要轮夜班。

像打工妹这样的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在3000-4000元,一天工作十个多小时而且没有休息日。

因为在工厂工作繁忙,动辄就要加班干活,打工妹没有太多的时间与人交往。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工作了几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为接触的人群少,打工妹只能通过相亲的方式找对象,而且因为长期夜班伤身,打工妹看起来比同龄人要老好几岁,相亲的时候也总被人嫌弃。

打工妹想辞职重新找工作,但她在工厂混的这些年只是在重复简单的机械劳动,没有任何技能的提升。错过了最佳年龄又没有一技傍身,打工妹只能继续在社会的底层劳动,就连婚嫁都成了问题。

工作内容单一枯燥、工作时间过长、工资待遇还没有优势,而且对个人能力提升没有任何帮助,这些都导致年轻人不愿进厂工作。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图源·中智咨询

辛辛苦苦付出了青春,进去是个年轻的底层工人,出来后成了个年长的底层工人,这样的人生道路谁会选择。

2、工人留不住,只因工厂套路伤人心

每当招聘季,各家公司的招聘广告都在拼“画大饼”的实力,谁家大饼画的大,谁的员工就招聘得多。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比如,一家工厂的招聘单页上明确标注:入厂后月薪过万、管吃管住、伙食质量高、居住环境好,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为员工缴纳保险。

然而,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进了工厂后才发现,所谓的月薪过万只是激励工人拼命干活的手段,一个月到手的也就四五千,这还不算因为生病、私人办事、迟到等克扣的工资。

管吃管住、伙食和居住环境好也是谎言。所谓营养搭配合理的饭菜不过是馒头米饭加萝卜青菜、良好的居住环境就是十几个人睡一间没有宽带没有空调的集体宿舍。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更是纸上谈兵。很多工厂两周休息一天甚至一个月休息一天,平常工作时间能按时准点下班的时候极少,总是领着微薄的加班费加最长时间的班。

对于员工保险,大部分工厂也只是说说而已。有些小工厂甚至不会和流水线工人签订合同,也不会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当工人被辞退时没有任何补偿。

工厂和工人之间,好像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最终解释权归工厂所有”,在画大饼和现实之间,他们切换得游刃有余,只为充分利用工人的价值。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而且,当一批工人年龄大了,效率变低了,会被毫不留情地辞退,再招年轻人来填补空位。

这样的套路早已经伤透了工人们的心,谁还会再冒险进厂工作呢。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有数据统计,2021年6月到7月,仅六个月全国外卖骑手增加了约200万人,其中30%是从工厂转行而来,也就是说,有大约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为了生存也为了生活,这些忙得热火朝天的年轻人,放弃了工厂的流水线工作,带着一张张微笑服务的脸,成了一个个奔走在大街小巷的骑手。

3、经济多元化发展,投机机会增加

年轻人不愿意进厂当工人,除了对工厂的失望和自身的认知改变之外,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一个四五十岁的人有可能不会梦想一夜暴富,但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同,在这个时代,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电商虚拟经济崛起,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也诞生了一大批网红巨富。

尤其在电商直播的风口上,有些人仅靠几支短视频就成为网红,收获大量粉丝后开始带货,如果足够幸运,豪车别墅都不费吹灰之力就到手了。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这些一夜成为网红而成功的例子无形中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在投机性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年轻人变得浮躁,好高骛远,宁愿想尽办法寻找“草根逆袭”的捷径,也不愿安下心来做个踏踏实实的蓝领。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在时代的大浪中找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发掘出更多的创业商机,早早地成为“创一代”。

他们已经明白,如今的社会早已经不是靠勤劳就能致富的时代了,唯有靠着异于常人的商业思维、把握好机会,才有一飞冲天的可能。

60万人从制造业转到物流业,为啥送外卖比当工人更吸引年轻人?

另一方面,90后00后的年轻一代大多数没有物资匮乏的经历,他们的父辈或者在工厂里埋头苦干一辈子或者靠着勤劳创业致富或者有份体面的工作,为后代买下房子也攒够了自由选择人生的资本。

这些经济压力小、没有房贷之苦的年轻人,他们怎么可能甘愿去做无趣乏味的流水线工人呢。

从前我们总说中国处于人口红利期,如今来看,人口红利期即将过去。那些为了招工伤透脑筋的工厂主们,他们面临的不是招工难,而是招到廉价的劳动力太困难。

处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阶层上升通道已经固化,而未来的一切又充满了变数,现在的年轻一代也难免会有些张狂自傲,甚至浮躁厌世而赌气要“躺平”。

但是,年轻人的不上进不勤奋绝对不是工厂用工荒、招工难的借口。

如果,企业能够改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工作岗位不再机械烦躁没有前途,而是有更多的上升空间,这个社会对蓝领工人不再充满歧视,这些年轻人照样可以春风满面地走进工厂,安心工作。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心向吾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制造业   工人   年轻人   打工妹   螺丝钉   蓝领   大饼   外卖   流水线   底层   工厂   环境   年轻   社会   时代   工作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