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No. 5





旧时扬州,属于典型“别人家的城市”,传世美名与文人典故俯拾皆是,让人眼馋得很。


尤其是文人典故,简直又多又密又好。


词人姜夔一生诗词、散文、音乐、书法无一不精,但谁承想,流传最广的竟是顺手写扬州的几句话: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一度,他还因此得了“淮左名都”君的誉称,传为后世佳话。而扬州“淮左名都”的别称也因此而来,文艺雅称可谓天下独一份。


「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Akira


当然,在文学上论扬州,杜牧无论如何都是榜单前三甲候选人。


因为写给扬州的诗太多,扬州野生代言人姜夔在《扬州慢》里引的也多是杜牧典故,说什么“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这里重到两字做了省略处理,说的正是重到扬州的意思。只是,下放为扬州节度使掌书记的杜牧其实不算官,只为幕僚,一腔报国之志难抒,自然放浪形骸一些,诗词也多是赏玩,为时人所不喜。


好在,老百姓喜欢。比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又比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一句几乎和“烟花三月下扬州”不相上下。


林林总总,道尽了繁华扬州对不得志才子的宽慰,也算是文学史上的一段有趣注脚。


「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同辉


作为古代著名的文化、美食、娱乐之都,扬州地位超群,文人称颂因而众多。但比起声名赫赫的那些,我独爱释宗杲的一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特别纯粹,特别真实。想想看,鹤在中国古代地位卓绝,不是凡俗的花鸟鱼兽,骑着鹤到扬州游玩那是何等神气和气派啊。也足可见扬州的地位不一般。


类似的,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也曾借着主人翁的口吻说:


“我开始喜欢纽约了,喜欢夜晚那种奔放冒险的情调,喜欢川流不息的男男女女,喜欢车水马龙让双眼应接不暇的感觉”。


从隐喻意义上,这里的纽约和骑鹤的扬州相当,而且从表达手法上,骑鹤意象显然更加浪漫而宏大,它撇除掉了扬州最为物欲的部分,用文学的想象力为其插上翅膀,这种一个城市对人的极致吸引,经由叙事流传下来魅力亘古不变。


「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李别笑

「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李别笑


不可否认,即便去掉文学滤镜,扬州本身也是座极其可爱且极富魅力的城市。


首先,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是南上北下,西进东出的航运重镇。在唐朝时,由于驿路与水道并线而行,扬州俨然成为当时的水陆物流集散中心,繁华自不在话下。


其次,受益于航运位置,扬州在对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与当时的大食、波斯、东南亚等诸国进行外交通使和贸易往来,永远处于潮流第一线。


吃的、喝的、用的、玩的总是最好水平,且时时翻新。沈括在《梦溪补笔谈》中也认为“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十三步。”地位仅次于当时的长安和洛阳,排在第三位,入眼皆是“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的阔大景象。


最后,盐业崛起为与航运并驾齐驱的经济支柱。清中叶,朝廷每引食盐的批发价为12两银子,盐商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贩运食盐,转手之间就能赚取至少25%的利润。


「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Akira


彼时正值人口大爆炸,食盐出现供需两旺态势。盐业迅速崛起为扬州(朝廷盐铁中转港口)新的经济支柱,开始和航运难分秋色。


只可惜,后来运河受阻,朝廷改走海运并此后成为定制,扬州自此大不如前。同时,因为官盐矛盾突出,朝廷推出“票盐制”,盐业由盐商专卖转变为自行贩卖。航运和盐业的相继衰落,扬州命运已成定局。


到如今,似乎只有到“寄啸山庄”、瘦西湖、个园、东关老街且走且逛,才能重拾一点昔日荣光。


「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Akira

「 隐居雅生活 」No. 5 | 扬州:骑鹤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李别笑


正因如此,有人评价说,扬州从曾经顶流沦落到如今三四流,着实可叹,言语间感触还颇深。我倒觉得,城市皆有自身使命,传奇过足矣,当不必介怀。


扬州人自己倒挺释怀,能不时地去冶春茶社就大煮干丝或蟹黄汤包喝个早茶,去皮市街畅享半日闲光就蛮满足了。毕竟,谁能否认一个曾经让人有冲动骑鹤的城市不是一座好城市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扬州   拉德   介怀   盐商   纽约   盐业   食盐   典故   朝廷   航运   文人   美文   地位   日子   喜欢   城市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