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居雅生活 」No. 3 | 南京:此处调和地气,最养文人

「 隐居雅生活 」No. 3 | 南京:此处调和地气,最养文人



「 隐居雅生活 」No. 3 | 南京:此处调和地气,最养文人



「 隐居雅生活 」No. 3 | 南京:此处调和地气,最养文人

No. 3




南京这城市,很容易先入为主,给人良好印象。


话是叶兆言说的,我也觉得不假。在还没去过南京时,我心下就已被折服,实在是为我所爱的南京作家、学者们太多了。时间近点的叶兆言、苏童、黎戈,时间更远的曹雪芹,写文都是一把好手,让我对南京心生向往。


「 隐居雅生活 」No. 3 | 南京:此处调和地气,最养文人

©绵绵


真正到南京住过,感受又不相同。该怎么表述呢,和长安、洛阳、开封等古城相比,感觉它对金灿灿的历史不大在乎,淡淡地只过着寻常日子。


但偶尔,这种淡又夹杂了肃穆和庄重,是不能深入体味的,只能潦草地凭吊,但凭吊什么,悉听尊便。实际上,南京建都的年代不长,断断续续也不过300来年,算不得最长那个,但朝代更迭多,社会变化最剧烈。尤其与民族战争常有密切关系,这和其他古都十分不同。


余秋雨说,南京的气魄无与伦比,常常铭刻着南北交战的宏大悲剧性体验。这一点在游玩时体会颇深:玄武湖边的古城墙犹在,明故宫的遗址可访,鸡鸣寺的钟声能闻,明孝陵的石人石马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潺潺,夫子庙的店铺繁密,栖霞山的秋叶泛红,紫金山的架势不移。


别的城市是把厚重历史聚在宫墙,南京是把历史溶解在自然。做工累了一天的师傅在雨花台门口歇歇脚,和人闲聊几句便要回家,这种生活化的情节在别的城市总感觉刻意,放在南京就极为正常。


「 隐居雅生活 」No. 3 | 南京:此处调和地气,最养文人


©Akira

「 隐居雅生活 」No. 3 | 南京:此处调和地气,最养文人

©Akira


相比北京过于宏大的铺排,杭州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局促,大大方方敞开一派山水,让人解读。


况且,它也不缺细腻,去中山陵的途中,路旁常有高耸的梧桐树丛,一棵一棵绵延不尽。下雨的时候滴滴答答发出声音。这种幽静是要在南京停留很久以后,才会有的感触。


自古江南多才子,而才子又多半喜欢南京,即便才子很可能不是南京人。这大约与“六朝风物”或者“魏晋风度”相关,对文人来说,一座气质上自由,骨子里烂漫的城市最适宜发怀古之思,抒愤懑之情。南京最能包容,所以关于南京的名篇佳句极多,质量也自然极好。


「 隐居雅生活 」No. 3 | 南京:此处调和地气,最养文人

©Bruce Kun


暂不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不说“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单说近代的很多描述就好得不得了,鲜活动人,看几句就想订票去南京了。


比如朱自清:


“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玄武湖最宜于看月,一片空濛,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地波响与不知何方来的萧声,真会叫你忘却身在哪里。”


比如张恨水:


“隔了窗子,看看东西两头水天一色,北风吹着浪,一个个地掀起白头的浪花,却也眼界空阔得很。你不必望正对面浦口的新建筑,上下游水天缥缈之际,一大片庐州,庐州后头,青隐隐地树林头上,有些江北远山的黑影。我们的心头就不免想起苏东坡的词,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 隐居雅生活 」No. 3 | 南京:此处调和地气,最养文人

©Xianyu hao


在南京怀古自然合适,我以为,当然是去众多陵园。


南唐二陵、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雨花台。很多时候你觉得中国最好的陵园似乎都在南京,因此,我觉得南京的肃穆、庄重是很有道理的,毕竟除了背负众多的历史往事,还有幽幽的旷古之思萦头。


但对生活在南京的人来说,这城市又十足平民。确实不太有皇城或者古城的自觉,更没有往日京城的思想包袱,活得平实极了。


吃一碗鸭血粉丝汤,饭后再来一点糖芋苗就立刻回血,哪怕心情欠佳,片半个鸭子,汤饭里来些辣油,也能畅快淋漓,非常自得其乐。


他们很容易发现一草一木的美丽,就算平常散步,或者忽然游泳,都觉得惬意,甚至会想耳边的风传来沙沙的声音,真好听。一不小心就呆到了夜幕降临,看到漫天星斗,再乐呵呵地打道回府。


「 隐居雅生活 」No. 3 | 南京:此处调和地气,最养文人

©Shio Yang


所以黎戈说,西北一带的文气燥郁生猛,东南沿海又偏港台风,只有南京最调和地气,养文人。我深以为然。


这地方没有浓重的帮派意识,商业氛围也滋长不凶,恰好处在一个亚中心地带,民风淳朴,豁达自在,稍远就闭塞,稍近就焦灼,目前刚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南京   玄武湖   秦淮河   雨花台   中山陵   紫金山   浦口   夫子庙   地气   江南   陵园   肃穆   庄重   文人   美文   自然   城市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