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 黄 严,隐居品牌创始人




“接下来的一周我要完成一篇5000字的历史剧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一篇500字的社会活动实践报告,两场辩论比赛的赛前准备。每天八点出门六点回家忙着学习的我到底怎样才能做完这些事情!!”


元宝在朋友圈凡尔赛地说着。但我真正被打动的,却是她发的另一句话:“虽然辛苦,但我还是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Chirag Saini


今天早上六点,我妈打来电话说:“女儿,我们聊一聊。”


因为此前我亲爱的爸妈做志愿者已为隐居忙活了一周。76岁的老爸与72岁的老妈组队出战,就在隐居新接手待翻牌的酒店里四处操心。


北大毕业、高级工程师老爸,面对一家酒店的整体提升方案,摩拳擦掌:“我能帮大家省力又省钱。”老妈只好跟着去照顾老爸。


可老妈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看到大家忙碌,她居然也不由分说地上赶着帮忙,不但帮着各种查漏补缺,还不时自觉承担跟我聊一聊的角色。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Mwabonje


而我呢,我在持续满负荷地高速运转。我与许多爸妈一样,刚刚成为高三学生的家长,扑面而来的高考压力会持续释放能量。我在复兴隐居和陪伴元宝考上理想大学的两大目标里,来回切换自己的角色。


同时,小珠宝也是不能被冷落的,家中四位老人的健康更需要时时关怀。我一向认为自己可以平衡事业与家庭。可这段时间,我也真心应接不暇了。


高三学生要研究的“三位一体”、“强基计划”决不比隐居度假综合体的商业运行全案要简单,而爆发增长的新项目从四面八方涌来,每一件事都要尽心竭力。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Nitish Meena


哦,这真的是一个滚烫的暑假。


我家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滚烫的人生。无论是17岁、45岁,还是76岁,我们都在过着滚烫的生活。我们虽然汗如雨下,虽然腰酸背痛,可是,每一晚,我们躺下的时候,都觉得幸福且安心。


可是,这世上有很多人,不是这样的。想到他们,我常常觉得揪心。


我经常会想,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得了病,“空心病”、“焦虑症”、“抑郁症”……


我看到过一个数据,抑郁症的发病率,在20年前是0.05%,现在是6%,20年里增长了120倍。而美国人抑郁症发病率是9.5%,比我们还高。


在躺平与内卷的选择中,许多人被压力驱赶,却无法自我排解。不时有朋友告诉我:“我在吃抗抑郁药。”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Benjamin DeYoung


与元宝讨论如何排解高考的压力时,元宝也会认真地说:“妈妈,别只管我成绩好不好,就算考上北大,也有人会自杀的。”


有个高考状元说,他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真正活过,所以,他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那些孩子为什么会找不到自己,因为身边没有好的范例,没有活生生的引领者——满眼都是商品化、功利化的,连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学习好我就爱你,争气、为我长脸我就爱你——当他身边的师长父母都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应当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思地活着,让他们何去何从呢?


所以,许多人茫然地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尽头。”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Cristofer Jeschke(左)

©Annie Spratt(右)


在接触的许多人身上,我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份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有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一些朋友并没有问出口的话:“黄严,你为什么活得这么带劲?为什么你不会抑郁?对于自己的遭遇,你为什么不怀恨?对于复杂的现状,你为什么不焦虑?”


因为我所坚信的,不过十二个字: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


而我真正向往的,不过是一首小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经历越多,我越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愉悦。我是活着的,我每一天都用力地投入生活。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Mourad Saadi


许多人,呆在舒适区里,只追求即刻的满足。一点一点,放弃了自己生命的活力,也放弃了人生的韧劲。所以,生命中所有的风浪,都会轻易地击溃他们。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内心当中有吗?如果我们没有,怎样传递给孩子们?躺平,生活的压力仍然是在的;内卷,争夺资源不如去创造资源。


我们是一群不想躺平,也不愿内卷的人,只是踏踏实实地、不怕流汗地、认认真真地投入每一天的生活。


专栏 | 不想躺平,不愿内卷

©Vesela Vaclavikova


很用力地活了这么些年,我仍然不能很简洁地说出,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我希望如《奉橘帖》展现的人生韵味那样,有滋有味地活过我的一生。王羲之送给朋友三百个黄澄澄的橘子时,留下了一张便条,只有十二个字,却有情味悠然,他写道: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我愿我能如王羲之一般,品得橘子之甘美,懂得朋友之珍贵,惜得四季之佳妙。最后,我会渐渐拥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王羲之   小诗   知雄守雌   赛地   凡尔   发病率   元宝   橘子   美文   老爸   北大   用力   身上   压力   专栏   人生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