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观

启动思维引发思考。欢迎理智交流探讨,没人是全对的。

世界上人因各自的独立思维、思考方式、侧重优先考虑、经历选择、受到信息教育程度而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都是基于自身意愿而产生的行动思考行为——如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情感血缘偏重(亲人朋友妻子)

特长爱好(明星运动之类)

学习认知,归纳总结(这是最好的)

最特殊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如符合以上及自身逻辑经历(社会逻辑带动自身逻辑)人们更愿意相信。


人居于各种经历形成人格,因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经历,人格思想不可能完全相同,只会有相似的经历产生共感。

像80后90后00后就是一些人自己对相似相近经历者产生的一种归纳总结,至于这些被标签XX后有没有认同、有无共感或者有多少共感又是另一回事。(这水很深,要讲的太多)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经历迭代的速度远超想象。

若无独立思考,塑造的人格价值观倾于相近的。

比如现在越来越倾于一致的金钱价值观,被盲目推崇的资本价值观(美国就是个资本价值观控制了上中阶层的典型代表,底层不是不追寻资本,是没条件)。

资本不是不好,只是盲目崇拜,如指缝寻路,注定一角,其他未见道路,都是其眼中黑暗的万丈深渊。(下期想谈谈资本,也就是钱)


情感偏重是好的,这是维持人际关系的基础。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轻重适度影响。

情感偏重如果过重,又无理智思考,这容易偏袒。

情感重,有思考,这就是重感情,前提只要遇到对的人,会有好结果。感情是相对的。

情感维持、如何维持是每个人思考的一环。


特长爱好,特长相同的人容易走到一起,价值观相同,共同促进。

爱好比较广泛,最值得探讨的是现在青少年的“明星”爱好。

“明星”应当起正面作用才对。

但青少年这一“爱好”上倾注的爱比最应该情感偏向的父母还要多,这已经有种病态了。

爱是会稀释的。父母两个人给孩子两份爱,孩子却只能一份爱分成两半给父母。请思考下为什么单亲教出来的孩子更显得爱家庭长辈。(这里设一个人的爱是恒定的不是变量,毕竟社会有孝顺的,有不孝的)

设有上万人爱明星,明星能分出多少关注?一个人正常社交光维持300个朋友都要耗尽所有时间精力,上万怎么可能?

所以明星那里你连朋友都算不上,但又不是完全陌生人关系,那就叫粉饰(粉丝)吧。再次感叹文字的博大精深。粉丝数据只是明星比拼的粉嫩装饰罢了。

我不是讨厌明星,我只是讨厌设计的流水量产明星。

明星是为了让人学习其优点,完善于自身,正面引导社会整体价值。最终个人价值上升到社会价值的提升——这才是明星。

真不希望:“明星”这词以后变成贬义词。流量明星已经是贬义词了。


学习认知,归纳总结,思考完善自身本我他我。这是一切的核心。引申作用从古至今。

中国崛起是建立在5000年的总结、试错、完善、传承。加上革命先辈璀璨如明日星光般的指引教导。

警惕那些被刻意引导雕刻出来的价值观。整体社会价值促进有限。

或许有一些把,如果人被收割了、被骗了,会思考了,会想问题了,也确实有点教育意义。真是魔幻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价值观   贬义词   美文   归纳   认知   特长   人格   逻辑   资本   父母   价值   情感   明星   社会   朋友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